学术投稿

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38例

余汉荣;何海龙;林淑雅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 恢复期, 针刺疗法, 补阳还五汤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加针刺及补阳还五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97.3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2%、78.95%(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能够促进神经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全面康复,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中医外治杂志相关文献
  • 推拿结合针灸对大学生偏头痛的干预研究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针灸对大学生偏头痛的干预研究.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相仿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化治疗——使用盐酸氟硅利胶囊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53.33%(P<0.05).结论:推拿结合针灸对大学生偏头痛干预研究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为适合在大学校园推广的中医适宜技术.

    作者:杨霞;侯小庆;刘坤龙;曾水红;宿绍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朱琏兴奋手法对不同证型周围性面瘫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朱琏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朱琏针法组和常规针刺组,两组均选用相同穴位,朱琏针法组采用朱琏针法兴奋Ⅱ型手法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手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朱琏针法组与常规针刺组相比治疗周围性面瘫痊愈率更高(P<0.01),对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更具有优势;其中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朱琏针法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其余各型两种针法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朱琏针法与常规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均能取得满意疗效,而朱琏针法兴奋Ⅱ型手法对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尤其是风热型周围性面瘫的面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更优.

    作者:岳进;曾珊;马玲;潘小霞;韦立富;卢敏;陈仁年;黄卫强;吴海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无疤痕灸百会穴配合马来酸桂哌齐特静滴治疗颈性眩晕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对颈性眩晕患者实施无疤痕灸百会穴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完整收集100例颈性眩晕患者,均为本院于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住院病例,随机分组进行研究,对照组实施无疤痕灸百会穴治疗,观察组联合予以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结果:不同的治疗方案之后对两组患者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减分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可得存在明显组间差异,观察组的减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治疗方案下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判定,其中观察组16例痊愈,20例为显效,总有效率为94.00%,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颈性眩晕患者实施无疤痕灸百会穴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功能,效果确切.

    作者:吴典捷;吴振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剌结合穴位敷贴治疗非急性咳嗽32例

    咳嗽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感冒时多见,一般对症治疗后1周左右即愈,但也有咳嗽长期持续不解,常规药物治疗无效,以致影响生活质量.2009版《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将咳嗽分为三类: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周~8周)、慢性咳嗽(≥8周).笔者近年来运用针刺配合穴位敷贴治疗无明确肺部疾病的非急性咳嗽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健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刺结合通脉温阳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验案1则

    蔡圣朝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运用特色针灸治疗疑难杂症方面具有独到的临床建树,通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特色治法的研究,运用针刺结合温阳补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

    作者:王明明;蔡圣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创面灵湿敷治疗足踝部创伤性中重度肿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创面灵湿敷治疗足踝部创伤性中重度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足踝部闭合性骨折后中重度肿胀病例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抬高患肢、冰敷、脱水消肿等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创面灵湿敷.通过测量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周径差、皮肤皱褶出现时间,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3、5、7天的周径差、皮肤皱褶出现时间、临床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面灵湿敷治疗足踝部创伤性中重度肿胀的临床疗效显著,能迅速消除肿胀,缩短皮肤皱褶出现时间,减少手术前的等待时间.

    作者:袁惠康;李伟;李秀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颈五针”微创埋线治疗颈源性疾病的临床经验

    颈源性疾病是与颈椎及其软组织病变相关的一类临床常见病.临床上的颈椎病变包括骨关节、椎间盘病变及颈椎周围的软组织发生退行性变,或者遭受损伤,形成颈椎小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或骨质增生、椎旁软组织肿胀、痉挛或粘连等改变.颈椎结构复杂,周围有脊神经、血管、脊髓或交感神经等,这些病理变化可以直接或间接对脊神经根,椎管内外血管、脊髓或交感神经等产生刺激或压迫,产生多种症状和体征.

    作者:孙文善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参灵扶正胶囊配合穴位贴敷治疗HIV感染者合并荨麻疹36例

    目的:观察参灵扶正胶囊配合穴位贴敷治疗HIV感染者合并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参灵挟正胶囊配合穴位贴敷治疗36例HIV感染者合并荨麻疹患者,疗程4周,观察指标包括风团数量、大小、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瘙痒、总有效率、生存质量综合评分、生理评分、皮肤生活质量评价等.结果:治疗后患者风团数量、大小、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瘙痒均较治疗前改善,生存质量综合评分、生理评分、皮肤生活质量评价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参灵扶正胶囊配合穴位贴敷可显著改善HIV感染者合并荨麻疹的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罗春艳;刘振威;蒋著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1日~2016年9月3日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共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三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其中A组给予中药敷贴,B组给予西药治疗吗丁啉口服,C组给予健脾消痞汤中药内服.三组均以治疗7d为1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胃肠功能评分、肠鸣音次数、炎症反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①各组治疗后的胃肠功能评分、炎症反应指标(白细胞数和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肠鸣音较治疗前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胃肠功能评分、炎症反应指标下降幅度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C组降幅明显大于B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鸣音次数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与C组次数均明显多于B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期胃肠功能障碍可显著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增加肠鸣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岑瑞深;罗雁;李翰林;伍瑞娟;陈旭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阿托品耳穴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

    顽固性呃逆,即现代医学所称的膈肌痉挛,是指呃逆持续时间超过48 h,严重者呃声频作,无间隙,昼夜不停,可导致患者抑郁、失眠、吸人性肺炎、精神萎靡、营养不良及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影响患者病情转归和生活质量.因此,积极探寻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医古籍中将“呃逆”又称为“哕”、“打嗝”等名称,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验.笔者结合中医古典籍及现代药理研究,运用阿托品耳穴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国榕;苏玉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药熏洗联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40例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药熏洗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予以电针疗法.两组治疗均为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患者Lysholm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的变化,并比较其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和VAS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作者:李锦恒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刺络放血结合腰椎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30例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结合腰椎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刺络放血结合腰椎斜扳法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6.67%,对照组愈显率70.00%,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刺络放血结合腰椎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有效,其效果优于对照组.

    作者:胡朝耀;刘银屏;龙喜;周长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克敏脐贴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及其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应用克敏脐贴治疗慢性荨麻疹并观察其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2例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2例,予以自制中药克敏脐贴敷脐治疗,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对照组30例,予以开水冲服玉屏风颗粒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21.88%,总有效率75.00%;与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43.33%)比较,痊愈率无显著性差异(x2=0.86,P>0.05),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 =6.45,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L-4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而治疗后IFN-γ水平较治疗前高,两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克敏脐贴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能与调节外周血中IL-4、IFN-γ因子水平相关.

    作者:孙兆圣;鞠建明;张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艾灸对剖宫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研究

    子宫复旧是指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全过程,需时6周,主要变化为子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1].如产后6周,子宫体肌纤维无法如期收缩缩复、胎盘胎膜不能及时脱落排出、子宫内膜再生功能障碍,临床上可表现为血性恶露持续淋漓不净、反复间歇性血性恶露、产后腹痛,从而继发感染、月经失调、继发性不孕等,严重影响着妇女产后的身心健康.针灸是祖国医学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法之一,笔者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应用艾灸进行子宫复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需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健膝康复操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案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增生性关节病、退化性关节炎病、老年性关节病.本病为一类侵犯各个关节的炎症病变,具有慢性、进行性、无菌性等特点[1].因其多发于活动量多且承重关节,故膝关节为OA容易发病的关节之一[2],即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其特点以关节软骨、关节表面及边缘的新骨(即骨赘)形成为主,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的膝关节肿胀、疼痛、僵硬、功能障碍,后可导致关节畸形,甚则丧失关节功能,从而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KOA已成为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而现代医学治疗KOA方法众多,然而结果参差不齐.今笔者嘱患者采用健膝康复操自我锻炼,再配合以《医宗金鉴》中的“海桐皮汤”外用,主动自我锻炼与被动中药外敷相结合,效果明显.特此报道,以飨诸位读者.

    作者:曹渺;刘晓瑞;向武;李秘;汪俊宇;黄彬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医心理疗法在不孕症治疗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中医心理疗法在不孕症治疗中对患者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不孕症患者2384例,采用HAD进行调查,根据其助孕方式分为试管婴儿组(A组)、人工授精组(B组)、指导同房组(C组);随机将A、B、C组分别分为1组(实验组)与2组(对照组)(A1、A2;B1、B2;C1、C2);A1实验组自进周期日、B1实验组与C1实验组自治疗周期日开始,临床妊娠后结束,由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每周进行1次~2次中医心理治疗,方法采用低阻抗意念导入法,A2、B2、C2对照组则只进行医学治疗.对A、B、C三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AD结果显示,A、B、C三组患者焦虑、抑郁分均大于9分,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A组A1实验组与A2对照组患者的获卵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差异不显著,A1临床妊娠率显著大于A2组;B1实验组临床妊娠显著高于B2对照组;C1实验组与C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孕症患者普遍存在负性情绪,采用中医心理疗法对提高不孕症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郑波;戴芳芳;李慧;许晓立;赵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刺行间穴治疗呃逆3例体会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根据其临床的表现,相当于中医古籍中所谓“哕”、“咳逆”、“打嗝”、“打咯忒”、“吃逆”、“吃忒”等;相当于西医的“膈肌痉挛”.呃逆可偶然单独发生,其证轻微,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不治而愈,亦可见于他病之兼症,其证多重,可昼夜不停或间歇发作,迁延数日至数月不愈[1].笔者单用行间穴治疗呃逆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宏林;张蕾;李振瑞;衣华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38例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加针刺及补阳还五汤治疗,连续治疗4周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97.3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32%、78.95%(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能够促进神经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全面康复,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余汉荣;何海龙;林淑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针刀微创松解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属于关节软骨的变性类疾病,以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主要以软骨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表现为膝关节反复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等症,以50岁~60岁为高发年龄,女性多于男性[1].目前各种研究KOA治疗方法的文献较多,效果各异.针刀是一种以针代刀的微创工具,该疗法以物理松解粘连的肌筋膜,释放压力改善局部循环,改善炎症代谢,解除压迫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采用针刀微创松解术在针刀理论和操作技术的指导下,探讨微创松解术治疗KOA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用注射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进行观察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明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TDP结合热罨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

    目的:观察TDP照射结合热罨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TDP照射结合热罨包治疗,每日1次,1次30 min;对照组65例患者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g,1dl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痊愈率和总有效率观察组为58.46%、95.38%,对照组为20.00%、81.5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TDP照射结合热罨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其无创、操作简单、效显等优点容易被患者接受,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

    作者:张鹏;刘秋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医外治杂志

中医外治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