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熥敷保健颈托治疗颈椎病的动物实验研究

赵继荣;陈文;李红专

关键词:颈椎病, 熥敷合剂, 保健颈托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熥敷合刺(中药燧敷保健颈托所带药包)的抗炎、消肿和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观察中药熥敷合剂对热刺激致小鼠疼痛的镇痛作用;采用小鼠耳壳肿胀法,观察药物对炎症肿胀抑制率的影响;采用大体标本与组织学观察法,观察中药熥敷合剂对兔颈部肌纤维炎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中药熥敷合剂可提高炎症肿胀抑制率,可提高给药后2h、4h小鼠的热刺激痛阈值;实验性兔颈部肌纤维炎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中药熥敷合剂可以促进病灶局部炎症吸收,抑制炎性反应过强及组织变性,促进肌纤维增生与修复,减少或消除滑膜的粘连和变性.结论:动物实验结果证明,中药熥敷合剂具有明显的抗炎、消肿和镇痛作用.
中医外治杂志相关文献
  • 推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后患肢水肿30例

    中风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多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一部分患者因活动受限,血流不畅,出现患肢水肿.单纯口服药物或静脉用药,疗效欠佳.笔者近2a来,应用推拿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本病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梅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仰头缩颈扩胸锻炼法治疗项背部筋膜炎60例

    目的:观察仰头缩颈扩胸锻炼法治疗项背部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项背部筋膜炎患者采用仰头缩颈扩胸法治疗,观察治疗3周后VAS评分、颈残障指数评分变化、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VAS评分、颈残障指数评分改善明显,临床痊愈45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结论:采用仰头缩颈扩胸锻炼法治疗项背部肌筋膜炎疗效确切,为防治项背部肌筋膜炎提供一种简单、有效而又舒适的运动疗法.

    作者:徐敏;王润生;黄承军;唐福宇;娄宇明;刘保新;梁柱;梁冬波;王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针刺配合三伏贴治疗过敏性鼻炎48例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易感个体接触致敏变应原后导致的包含IgE介导的炎症介质(主要是组胺)的释放和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以鼻塞、鼻痒、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为主要特征,其发病与机体特异性机制的紊乱有关.

    作者:迟晓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药熥敷保健颈托治疗颈椎病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熥敷合刺(中药燧敷保健颈托所带药包)的抗炎、消肿和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观察中药熥敷合剂对热刺激致小鼠疼痛的镇痛作用;采用小鼠耳壳肿胀法,观察药物对炎症肿胀抑制率的影响;采用大体标本与组织学观察法,观察中药熥敷合剂对兔颈部肌纤维炎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中药熥敷合剂可提高炎症肿胀抑制率,可提高给药后2h、4h小鼠的热刺激痛阈值;实验性兔颈部肌纤维炎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中药熥敷合剂可以促进病灶局部炎症吸收,抑制炎性反应过强及组织变性,促进肌纤维增生与修复,减少或消除滑膜的粘连和变性.结论:动物实验结果证明,中药熥敷合剂具有明显的抗炎、消肿和镇痛作用.

    作者:赵继荣;陈文;李红专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分期治疗褥疮20例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常发生在长期卧床患者的骨突部位,如臂部、髂部、骶尾部、耳廓、枕骨结节、肩胛部及足跟等处.偏瘫患者由于感觉迟钝或消失,褥疮发生率既高又不易愈合,因此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作者:陈小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椎病26例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和年轻化的趋势.目前颈椎病的治疗包括针灸、按摩、中药导入、牵引等,起效缓慢.于2005年3月-2010年3月间,笔者应用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本病2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晓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有关问题探讨及手法治验

    分析手法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后,发现仍存在许多方面没有存在统一认识,诊断的盲目性、轻视手法体查、对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手法运用的随意性、急性重症期的治疗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及主观盲目性.为便于规范操作,加强统一认识,以期为将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范志勇;查和萍;王继红;彭敏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药外敷治疗带状疱疹85例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采用中药外敷结合西药内服的方法治疗本病8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刘贵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青蛤散治疗婴幼儿急性湿疹32例

    婴幼儿湿疹是皮肤科和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于2009年7月-2010年12月间,采用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经验方青蛤散外用治疗婴幼儿急性湿疹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甘金林;龚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综合疗法治疗顽固性面瘫32例

    顽同性面瘫是指病程超过3个月尚未完全治愈的面瘫,常见于面瘫早中期失治误治,面神经损伤程度严重的面瘫患者.由于病程较长,往往难以治愈.笔者自2003年以来,接诊一些长时间治疗未能恢复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艾灸、梅花针叩刺拔罐及半刺背俞穴位拔罐等综合措施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段彩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120例

    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由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于1988年正式命名,并在1994年拟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本病以持续性或间断发作性疲劳为主要特征并伴有低热、咽喉痛、头痛、睡眠障碍、抑郁、记忆力下降等一系列证候群.

    作者:李丽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冻疮膏药的制作工艺及临床应用

    冻疮膏药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工艺精制而成的一种膏药新剂型.冻疮膏药克服了熬传统黑膏药易造成环境的污染,松香膏药易污染农物的缺点,它基质稳定,载药量大,常温下膏药不渗不流,不污染衣物,贴敷时不需加热,可以直接贴在皮肤穴位上.

    作者:陈兴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药外敷加电摩治疗顽固性面瘫50例

    顽同性面瘫是面神经损伤的常见疾病,运用针刺、电针等方法治疗效果肯定,但患者难以接受.我院针灸科自2006年5月以来,采用中药外敷加电摩治疗顽固性面瘫5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随机设立对照组50例进行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锦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髂腰肌徒手松解术在腰痛按摩治疗中的运用

    髂腰肌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腰大肌呈长形,起自腰椎体侧面及横突;髂肌呈扇形,起自髂窝,向下两肌相合,经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因髂腰肌损伤引起腰痛的病例在临床中十分常见.笔者通过学习西方现代按摩技术,采用腹部入路法,徒手松解紧张的髂腰肌,在急慢性腰痛的按摩治疗中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毅;肖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穴位埋线配合中药防治胃肠腺瘤性息肉再发63例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结合附子理中汤加减防治胃肠镜治疗后胃肠息肉后复(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穴位埋线(取穴:肺俞、脾俞、肾俞、中脘、关元、天枢、足三里、大肠俞、胃俞)配合中药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并与60例未做预防治疗做对照,总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2a胃息肉复发率为5.56%,肠息肉复发率为28.89%;对照组胃息肉复发率为43.75%,肠息肉复发率为72.7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改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防治胃肠腺瘤性息内有好的疗效.

    作者:韦艳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研究进展

    视神经萎缩是眼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疑难眼底病.现代医学认为,视神经萎缩是视网膜节细胞、视神经纤维在各种病因的影响下发生的缺血、变性和传导功能障碍所导致.其临床特点为视乳头颜色变浅或苍白,视力下降,视野缩小.

    作者:兰发惠;刘旭光;王月;张宝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西咪替丁联合京万红治疗水痘30例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童期出疹性疾病,常流行于冬春季节,患儿普遍易感.笔者于2007年11月-2010年3月间,应用西咪替丁、京万红治疗水痘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红军;史小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耳尖放血治疗小儿口腔炎36例

    口腔炎是指口腔黏膜因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所致的炎症性疾患.小儿口腔炎主要包括鹅口疮、口疮,发病率较高,常常会因为疼痛感而引起小儿拒食,影响其生长发育,当前已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重视.笔者采用耳尖点刺放血疗法治疗各种小儿口腔炎36例.

    作者:姚俊丽;高志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医无痛蜂针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中医蜂针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临床对100例失眠患者运用中医针灸经络理论辨证取穴,用蜜蜂尾刺直接刺入患者穴位治疗,并辅以心理护理和对症护理.结果:100例患者经蜂针疗法治疗后,失眠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治愈35例,好转5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0.00%.结论:中医蜂针和中医护理方法治疗失眠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冬香;张志勇;马常青;成永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刮痧治疗不寐32例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近年来,笔者运用刮痧法治疗不寐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舒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医外治杂志

中医外治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