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刀结合三维正脊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5例

税建军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刀疗法, 三维正脊疗法, 筋骨并重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结合三维正脊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对55例确诊且符合适应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先针刀后三维正脊的治疗方法,针刀及三维正脊次数视病情具体改善状况灵活决定.结果:55例患者,治愈22例,好转3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6%.结论:先针刀后结合三维正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且经济,值得临床尤其是基层推广.
中医外治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熏洗配合利多卡因凝胶在肛周脓肿术后换药止痛作用的临床观察

    肛周脓肿术后创面多敞开,换药时由于摩擦及清洗刺激会产生剧烈疼痛,我科通过观察肛周脓肿术后运用中药熏洗配合利多卡因凝胶150例患者,发现止痛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于2008年6月~2010年12月经一次性根治及切开挂线术的150例肛周脓肿患者,其中男108例,女42例;年龄16岁~63岁,平均42岁.

    作者:李晓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56例

    周围性面瘫是面神经损伤常见的分型,其中以面神经炎为临床多见,其中原因多以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急性病毒感染和水肿致神经受压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笔者在临床治疗时采取针刺、电针、红外线灯烤电,急性期配合口服强的松治疗本病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冀占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喙突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喙突解剖学观测,肩关节疾病喙突区疼痛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及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7个成人肩胛骨,左侧13个,右侧14个,分别对其喙突进行解剖学观测,分别观察测量喙突的长度、头横径、头纵径、径长、颈横径、颈纵径、头周、颈周、头颈夹角、颈盂夹角、切迹形状.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喙突的长度(4.097士0.371)cm,头横径(1.467土0.216) cm,头纵径(0.921土0.270) cm,颈长(1.751土0.310) cm,颈横径(2.437土0.267 ) cm,颈纵径(1.034土0.134) cm,头周(3.889土0.432) cm,颈周(6.001土0.556) cm,头颈夹角(49.70士7.37) cm,颈盂夹角(33.07土8.64) cm、切迹形状空状占14.8%.左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统计所得喙突测量结果,可以为喙突部位病变提供正常数据,以作比较,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疾病的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

    作者:冯沃君;杨会营;王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40例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脑瘫(CP),是指从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的脑损伤综合,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伴有智力、语言、视听觉等多种障碍,是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功能活动的疾病.脑瘫患病率在发达国家约为0.1%~0.4%,我国约为0.15%~0.5%.

    作者:花佳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针刀结合三维正脊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5例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三维正脊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对55例确诊且符合适应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先针刀后三维正脊的治疗方法,针刀及三维正脊次数视病情具体改善状况灵活决定.结果:55例患者,治愈22例,好转3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6%.结论:先针刀后结合三维正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且经济,值得临床尤其是基层推广.

    作者:税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京万红软膏治疗外科手术切口感染28例

    我院于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共收治28例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创面全程采用京万红软膏换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28例患者,男17例,女11例;年龄5岁~70岁.手术切口感染类型:阑尾炎手术4例,乳腺癌根治术2例,胃癌根治术3例,甲状腺手术2例,腋臭手术7例,骨科手术6例,外伤后肠道损伤4例.

    作者:邱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颈椎病(CS)是指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临床表现的一种病变.本病好发于40岁~70岁的成人,男性多于女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发生在颈椎后外方的突出物刺激或压迫颈脊神经根所致,发病率高,约占颈椎病的60%.

    作者:鄢路洲;黄建;杨曙雯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润肌油膏治疗剥脱性角层松解症36例

    剥脱性角质松解症又名家族性连续性皮肤剥脱,是发生在掌跖的点、片状浅表剥脱的皮肤病,常伴有汗腺功能不良.本病为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因反复发作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笔者于2008年1月~2009年1月间,应用润肌油膏治疗剥脱性角层松解症36例,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波;陈丽丽;王晶;许志秋;栾宏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药熏洗结合手法治疗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78例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结合手法治疗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7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中药熏洗结合手法治疗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78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78例中,优48例,良20例,可8例,差2例,总有效率97.44%.结论:中药熏洗结合手法松动治疗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直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于智强;谷福顺;王爱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指针天鼎穴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

    目的:现察指针天鼎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指针组(30例)、针刺组(30例),指针组采用指针双天晶穴治疗;针刺组采用针刺足三里、膈俞等常规穴位治疗,两组均在治疗5 d后评价疗效.结果:指针组总有效率100%,优于针刺组89.67%(P<0.05);指针组平均治愈时间为(2.30±1.05 ) d,针刺组为(3.27±1.39) d,指针组显著短于针刺组(P<0.01).结论:指针天鼎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突出,无创伤,无毒副作用,可重复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云波;颜春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药加火针治疗女性二期酒齄鼻76例

    酒齄鼻,俗称红鼻头,是发生在颜面中央的一种皮肤病,表现为鼻子及其周围部位有弥漫性的皮肤潮红、丘疹、脓疮和毛细血管扩张,鼻翼、鼻尖及面颊等处可见蛛网状的毛细血管扩张,面部常有皮脂溢出,毛孔粗大.严重时,可发生结节样增生,形成鼻赘.其特点是:颜面部中央持续性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伴丘疹、脓疱、鼻赘.

    作者:吴祖兰;聂巧峰;黄时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温针灸配合拔罐治疗骨性膝关节炎70例

    膝关节的骨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是中老年易患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膝关节病.近年来,笔者采用温针灸配合拔罐治疗本病7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7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7例,女43例;年龄小40岁,大77岁,平均62岁,其中70岁以上15例,60岁~70岁20例,50岁~60岁28例,50岁以下7例;病程短7 d,长21 a,平均2 a,其中7d~1 a26例,1 a~2 a24例,3a以上20例;双侧患者26例,左侧患者30例,右侧患者14例.

    作者:刘景春;卞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近十年艾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功能性肠病.笔者总结近10a来艾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发展状况,对此进行分类整理,从单纯艾灸、艾灸结合针刺治疗、艾灸结合药物、艾灸结合推拿,其他艾灸疗法和综合疗法几个方面总结比较.并就目前艾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有效地治疗IBS提出建议.

    作者:张蕊;赵爱玲;徐亚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刺血疗法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

    刺血疗法,又称刺络放血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历史悠久、方法独特的治疗手段.该法适应证范围广,据不完全统计,刺血疗法现已用于近百种疾病的治疗.陈波等采用回顾性期刊文献系列研究,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4个数据库的放血疗法所有临床研究文献,统计放血疗法治疗疾病的文献频次、病例总数,放血疗法运用于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排在了第4位.

    作者:李园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尿毒症皮肤瘙痒中医外治概览

    尿毒症是各种肾脏病进展到后的终末阶段,由于大量氮质代谢产物等有毒物质潴留于体内,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危重变证,如上格、下关、尿闭、呕吐等.在这种情况下内服药物不易进入,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在延缓病程进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尤其是外治法,以其有效、价廉、操作简便以及不良反应少等独特的优势,越来越被国内外专家所重视.

    作者:赵惠;周春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开窗留桥配合放置引流管治疗复杂性高位肛瘘30例

    笔者采用开窗留桥术配合放置引流管治疗复杂高位肛瘘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复杂高位肛瘘30例,男28例,女2例;病程15 d~8 a.其中半蹄铁形瘘10例,全蹄铁形瘘13例,直肠后间隙肛瘘2例,坐骨直肠间隙肛瘘5例.

    作者:张金平;孙士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针刀微创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研究概况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临床上多见的颈椎病类型,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低龄化趋势.CSR的治疗方法较多,特点各异,掌握其治疗机理和适应证是求得佳疗效的关键.融合中医针灸和西医骨科手术理论的针刀微创术,对多种慢性软组织损伤疗效满意,其治疗CSR因疗程短、疗效确切而备受医患关注.

    作者:李亚军;李盛华;宋敏;梁雄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X线片下膝关节炎关节间隙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间隙的X线片下的测量,为膝关节疼痛的诊断和治疗判断的准确性提供X线片下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30例患者膝关节X线片,14例左膝,16例右膝,对膝关节间隙进行测量,正位片取左右上髁向中心1 cm处两点,外A、内B,侧位片取前后宽处两点,前C、后D.结果:健侧左右膝间隙四个水平相比均无意义,膝关节间隙宽度无明显差别(P>0.05).患侧左右膝间隙四个水平相比均无意义,膝关节间隙宽度无明显差别(P>0.05).经配对t检验分析,患者健侧与患侧相比,四个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患侧间隙宽度均小于健侧间隙宽度.内侧间隙变化大于外侧(P<0.001).前后间隙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统计所得X线片下正常膝关节间隙的测量结果,可以为膝关节部位病变提供正常数据,以做比较,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疾病的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

    作者:胡永祥;戴景兴;原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药物外用治疗小儿厌食症概况

    小儿厌食症是指以小儿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当小儿患厌食症时.由于较长时期的食欲减退或缺乏,患儿势必会有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及免疫能力,使之易感他病,其后的疾病又可因营养障碍加重厌食症状,对患儿的身心健康极其不利,严重时甚至还可危及患儿生命.

    作者:卢振峰;王明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夹脊穴为主植线的综合临床应用

    笔者自1994年第一期<夹脊穴为主埋线的临床应用>在<中医外治杂志>发表后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提出了许多改进方法,在此基础上,笔者探索了一套综合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前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丙山;李霞;杨文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医外治杂志

中医外治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