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玉珍;贾孝莲
目的 探讨部分瘘管切开联合肛瘘栓填塞对括约肌上型肛瘘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括约肌上型肛瘘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予以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予以部分瘘管切开联合肛瘘栓填塞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便血时间、脓腐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的VAS评分、Wexne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2周的肛管静息压、收缩压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周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部分瘘管切开联合肛瘘栓填塞治疗括约肌上型肛瘘的疗效良好,能够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患者疼痛程度低、术后恢复时间短、生活质量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成琴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米索前列醇分别与补佳乐及米非司酮合用治疗稽留流产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04例稽留流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补佳乐组(52例)和米非司酮组(52例).补佳乐组患者给予米索前列醇和补佳乐联合治疗,米非司酮组患者给予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补佳乐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米非司酮组(P<0.05);补佳乐组患者手术时间、总出血量、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以及再次清宫率均显著低于米非司酮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米索前列醇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相比,米索前列醇和补佳乐合用能够显著提高稽留流产患者的疗效,明显减少二次清宫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来娥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前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胫腓骨骨折伴术前肢体肿胀患者中抽取9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注射七叶皂苷钠,观察组给予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以及肢体肿胀程度.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肢体肿胀程度、 疼痛VAS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胫腓骨骨折伴术前肢体肿胀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其疼痛症状,促进肿胀消退,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郑天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抽取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接受的护理流程不同,将采用传统护理流程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2组患者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治疗时间、致残率、致死率.结果 研究组接诊至确诊时间、 确诊至治疗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致残率8.70%、致死率2.17%,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3.91%,13.04%(P<0.05).结论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能够有效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时间,提升抢救效率,减少致残率与致死率,效果显著.
作者:林富英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在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11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综合护理)各58例,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6%;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急诊患者实施优质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颖;王寅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包皮环切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行包皮环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整体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1.7%,低于观察组的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行包皮环切术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佰圆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甲泼尼龙辅助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重症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剂量组(42例)和大剂量组(42例).2组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小剂量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1.0 mg/(kg·d),大剂量组患者给予甲泼尼龙3.0 mg/(kg·d),疗程均为3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H值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均较治疗前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下降,且大剂量组pH值和PaO2显著高于小剂量组,PaCO2显著低于小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辅助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吴云胜;陈翠萍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山萸二枣汤治疗神经衰弱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6例神经衰弱性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给予中药复方山萸二枣汤口服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艾司唑仑口服治疗,均治疗3周,然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复方山萸二枣汤治疗神经衰弱性失眠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万斌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晶体与胶体溶液用于麻醉诱导后容量负荷治疗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2月进行分娩的剖宫产足月产妇8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晶体溶液(乳酸格林液)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胶体溶液(琥珀酰明胶)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和心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压优于对照组(P<0.05),2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胶体溶液负荷治疗硬膜外麻醉剖宫产产妇的效果较好,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作者:肖尚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光凝术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致黄斑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确诊为BRVO致黄斑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观察组先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再于注射药1周后进行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运用LogMAR视力表检查2组患者治疗前佳矫正视力(BCVA)、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2组患者黄斑区中心凹厚度(CMT)进行检查,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BCVA和CMT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BCVA和CMT均优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致黄斑水肿患者予以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视网膜光凝联合治疗的效果明显,能提高患者视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黄文苑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在孤立性肺小结节胸腔镜手术中应用CT引导下带钩钢丝定位术的价值.方法 对2013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63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予以胸腔镜手术治疗,根据术中是否应用CT引导下带钩钢丝定位术分为甲组33例和乙组30例.对比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比较2组术中中转开胸手术率、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甲组的平均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均短于乙组(P<0.05);甲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乙组(P<0.05);甲组的中转开胸手术率和术后1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乙组(P<0.05).结论 在孤立性肺小结节胸腔镜手术治疗中应用CT引导下带钩钢丝定位术,能缩短手术时长和住院时间,减轻创伤,并可降低中转开胸手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肖隆武;邢世贵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兰索拉唑三联疗法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胃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三联疗法(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照组采取雷尼替丁+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预后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8%)较对照组(84.4%)更高,疼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均较对照组更高,1年内复发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胃溃疡患者给予兰索拉唑三联疗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作者:蔺晓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复发性消化溃疡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复发性消化溃疡患者83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1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效果进行.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为(3.81±0.72)d、住院时间为(7.12±3.05)d、症状改善时间为(4.11±0.45)d,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发性消化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晚期肺腺癌患者治疗前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的突变状态.方法 收集13例晚期肺腺癌患者治疗前后的病理标本,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结果 治疗前EGFR突变阳性10例,经EGFR-TKI或常规化疗2个月 ~17个月后EGFR突变阳性9例.在治疗前EGFR突变阳性的10例中,治疗前、后突变类型一致4例,不一致6例.在突变类型不一致的6例中,3例治疗前为单突变,而治疗后为双突变;1例治疗前为T790M突变,而治疗后变为阴性;另有2例治疗前分别为19DEL、L861Q突变,而治疗后分别为L858R、19DEL突变.结论 晚期肺腺癌患者治疗后EGFR基因突变类型可发生改变,治疗前后突变状态不一致率约为60%.
作者:黄洁玉;朱兴华;吴雅珣;陈亚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 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干扰素 α-1b雾化吸入,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呼吸功能临床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为72.1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呼吸功能临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48 h、72 h、1周治疗组呼吸功能临床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采用干扰素 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患儿易于接受.
作者:赵柳;王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9月我院肾结石患者5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下床活动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P<0.05).结论 给予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能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有利于术后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作者:王斌;肖明艳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疗中麻杏石甘汤结合西药的疗效.方法 从2013年4月—2017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病例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全部患者给予西药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联合应用麻杏石甘汤中医辨证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喘息症状缓解时间为(4.60±0.30)d、咳嗽症状缓解时间(7.70±2.40)d、咳痰症状缓解时间(5.60±0.50)d,均短于对照组的(5.70±0.40)d、(11.10±1.40)d、(7.00±1.9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杏石甘汤联合西药治疗,可促进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症状及肺部体征快速改善,利于疗效的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程惠然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Ⅰ、 Ⅱ期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Ⅰ、Ⅱ期青光眼患者64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组则加用术前注射雷珠单抗,观察2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等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均有明显变化,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源性视网膜裂孔为3.13%、术中大量出血为3.1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88%、25.00%(P<0.05).结论针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Ⅰ、Ⅱ期青光眼患者实施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静;岳珊珊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皮下全乳腺切除术治疗重症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8年7月80例重症乳腺增生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方式进行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分别行皮下全乳腺切除术治疗、药物保守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乳房外观良好率为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5%(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内局部复发率以及再住院率为5%,7.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32.5%(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以及治疗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皮下全乳腺切除术治疗重症乳腺增生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且可以使患者乳腺功能得以保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聂程亮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合并混合痔患者手术切除治疗的术中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7例高血压合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强调术中护理配合,对比分析2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焦虑评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混合痔手术切除治疗患者加以术中护理配合,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进而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詹美莺;周玲珍;张少芳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