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李春妍

关键词:高血压, 冠心病, 瑞舒伐他汀, 氨氯地平疗效,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依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70例)与研究组(70例).对照组行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心功能指标、 血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LVST低于对照组,LVEF和LVED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42%,7.14%,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促进疗效提升,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具推广价值.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CT与MRI诊断弥散性颅脑轴索损伤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CT与MRI对弥散性颅脑轴索损伤的诊断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近2年内收治的50例弥散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先后进行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 本组患者的弥散性颅脑轴索损伤类别包括弥散性脑肿胀、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硬膜外血肿等,其中MRI组对这几类损伤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组(P<0.05);MRI扫描检测出非出血性病灶32例,占比64.00%,显著高于CT扫描检测出的16例、32.00%(P<0.05).MRI检测对于皮质下脑白质、胼胝体、基底节等位置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测(P<0.05);两者对于丘脑区、脑干、小脑等位置的病灶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CT检查相比,MRI对弥散性颅脑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更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准确率、 盗血程度的准确率均为100%.结论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高,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谭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流动儿童意外伤害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在流动儿童幼儿园开展意外伤害预防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街道5个流动儿童集中的幼儿园作为干预点,实施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并对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家长和儿童健康教育后对预防意外伤害相关行为形成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儿童伤害发生率从干预前的8.03%下降至干预后的5.19%.结论 对流动儿童集中的幼儿园家长及儿童开展意外伤害预防干预,可提高家长及儿童对伤害的认知水平,降低儿童伤害发生率.

    作者:叶爱能;沈玲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冠心病并高血压患者,依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70例)与研究组(70例).对照组行氨氯地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心功能指标、 血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LVST低于对照组,LVEF和LVED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42%,7.14%,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促进疗效提升,且药物安全性较高,具推广价值.

    作者:李春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比索洛尔对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静息心率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静息心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98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比较2组静息心率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肺功能指标及静息心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升高,而静息心率降低,且观察组升高(降低)趋势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比索洛尔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树平;袁成凤;易晓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临床免疫检验中常见影响因素与管控对策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免疫检验中常见影响因素与管控对策.方法 在我院2016年1月—12月进行临床免疫检验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控制对策.在我院2017年1月—10月进行临床免疫检验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观察组,在检验过程中实施管控对策.比较2组的检验结果.结果 经过分析临床免疫检验中常见影响因素为:检验温度、湿度及洁净度,样本质量,检验人员操作水平,清洗液更换等.实施质量管理对策措施后,观察组的血清胰岛素(INS)、甲状腺功能、血清C肽(C-P)、胰岛素抗体(IAb)、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25、Ca199、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等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控制,能够有效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于福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经股骨头颈部开窗打压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已部分塌陷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经股骨头颈部开窗打压植骨术治疗股骨头已部分塌陷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股骨头已部分塌陷股骨头坏死患者,均行经股骨头颈部开窗打压植骨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治疗,其中优18例、占36%,良28例、占56%,可3例、占6%,差1例、占2%,优良率为92%.住院时间(10.26±1.62)d.1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例发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结论 经股骨头颈部开窗打压植骨术可有效改善股骨头已部分塌陷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关节功能,加快疾病的恢复速度,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周世强;程亚锋;吴志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小儿末梢血检测时限对血常规相关参数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儿末梢血检测时限对血常规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3月在我院行指端采血检查的儿童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40例,30 min内组于采血后30 min内检测,30 min以上组于采血后30 min以上检测.比较2组血常规结果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计数,统计2组一次性检测成功率.结果30 min内组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计数均显著高于30 min以上组(P<0.05).30 min内组采血后检测一次成功率显著高于30 min以上组(P<0.05).结论针对小儿末梢血标本,在30 min内送检,能获得更准确的检测结果,提高检测成功率.

    作者:马宁娜;许雯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抗生素滥用的原因调查及预防方法

    目的 分析抗生素滥用的原因,总结预防方法.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抗生素类药物处方150张,分析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对滥用原因和预防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150张抗生素类药物处方中抗生素滥用处方43张,占抽取处方的28.6%.结论 抗生素的滥用原因有社会因素、医生因素、患者因素等,应根据影响因素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从而保证用药合理性.

    作者:付雪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2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其中参照组患者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3周~4周之后单用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06%,复发率为46.88%;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复发率为10.94%.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预防复发,且未增加出血事件,值得推广.

    作者:陈家林;张丹;彭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与臭氧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骨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87例,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n=42)采取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治疗,观察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臭氧,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术前VAS、ODI评分及直腿抬高度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与臭氧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刘小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艾灸联合补阳还五汤运动训练改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补阳还五汤、 运动训练改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将60例轻中度外周动脉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运动训练;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艾灸+补阳还五汤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踝肱指数(ABI)、经皮氧分压(TcPO2)、血浆全血低切黏度(LWVP)、全血高切黏度(HWVP)、血浆比黏度(PV)、红细胞电泳时间(ET)、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b)、血小板聚集率(PAR)水平,6 min步行距离(6MWT),行走受损问卷(WIQ)中的行走距离、 行走速度、 爬梯能力评估结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B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PO2、6MWT及行走受损问卷中行走距离、行走速度、爬梯能力明显提高(P<0.05),且LWVP、HWVP、PV、ET、HCT、Fb和PAR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补阳还五汤、运动训练治疗能明显改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作者:王琼;闵坤;欧宗明;宋玲英;吴学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手术治疗的不同方法分为2组,参照组25例患者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试验组25例患者接受LC治疗.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耗时少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少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LC治疗可改善术中及术后指标,应用效果较佳.

    作者:邵孔健;林昇;翁陈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对临床效果和血清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对临床效果和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06例ACS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3例行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53例行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血清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4%(P<0.05);研究组D-D、cTnT、CRP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治疗ACS可有效提升疗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可推广.

    作者:王小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疫情特点及防治对策分析

    目的 研究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疫情特点,并分析其防治对策.方法 对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疫情特点和病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结果 调查发现,造成细菌性肠道传染病流行主要是由于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等引起的,在城乡结合部较为多发,尤其在春秋季较为高发,传播途径以水型为主.结论 引起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因素较多,应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当出现传染病时应及时上报,及早进行隔离和治疗.

    作者:崔娜;姜雪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强化他汀联合双抗干预TIA进展至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强化他汀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方案降低首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至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输注依达拉奉注射液和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瑞舒伐他汀钙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中均未发生出血、应激性溃疡及皮疹等不良事件,且凝血系列及肝功能指标无异常.结论 为降低首次TIA发生后向脑梗死发展,强化他汀联合双抗治疗方案优于常规他汀联合单抗治疗方案,且临床安全性较好,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真菌性鼻-鼻窦炎研究进展

    有资料显示,当前我国真菌性鼻-鼻窦炎(FRS)的发病率在慢性疾病发病率中居第二位,该病也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FRS分侵袭型和非侵袭型两种,真菌侵袭组织黏膜、免疫抑制剂不规范使用致菌群失调、基础性疾病致患者免疫功能失调、 鼻部解剖结构异常致微环境改变等均是诱发FRS的高危因素.治疗方面,以鼻内镜清创术为主,但不同类型FRS在具体手术方案和预后效果方面均有较大差别,一般建议侵袭型患者在鼻内镜清除术基础上辅以抗真菌药物治疗.为进一步认识FRS进而为准确诊疗提供参考性依据,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易感因素、临床诊断及治疗等进行综述.

    作者:胡跃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肩关节脱位并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在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三叶接骨板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Ne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卢天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股神经阻滞与静脉镇痛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股神经阻滞和静脉镇痛法进行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A组患者在术后采用静脉镇痛方式进行镇痛,B组患者在术后采用股神经阻滞进行镇痛.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在术后1 d~4 d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B组在术后3 d~7 d运动状态下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术后48 h内的按压总次数、住院天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与静脉镇痛相比,股神经阻滞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显著,而且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作者:任新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4例(112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2例(54眼和58眼).对照组患者采取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前房深度、 眼压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前房深度和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小梁切除术相比,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有助于扩大前房深度、降低眼压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乔林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