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与臭氧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研究

刘小花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 臭氧,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结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骨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87例,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n=42)采取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治疗,观察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臭氧,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术前VAS、ODI评分及直腿抬高度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术后3个月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1.0%(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靶点消融术与臭氧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序贯透析在预防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序贯透析预防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017年来我院就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70例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行传统透析方法,观察组接受序贯透析,比较2组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现象.结果 观察组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序贯透析能够保证透析过程中患者的血压维持在稳定范围内,保证了透析治疗的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熊小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是否通过急诊绿色通道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32例,对比2组急救效率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入院至首次球囊扩张的时间(DTB)平均为(91.23±30.12)min,观察组为(58.23±11.95)min,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急诊绿色通道对AMI患者实施抢救,能严格控制DTB,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艳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抗肝纤方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抗肝纤方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普通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肝纤方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结果 治疗8周后,试验组门静脉内径小于对照组,门静脉大血流速度和平均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肝纤方对于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善明显,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白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牙列缺损合并牙列不齐正畸与修复治疗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牙列缺损合并牙列不齐利用正畸联合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牙列缺损合并牙列不齐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修复治疗,观察组使用正畸与修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和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正畸与修复治疗牙列缺损合并牙列不齐效果更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室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室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血液透析室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患者84例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舒适组应用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透析过程舒适评分、心理状态SCL-90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和透析依从性、肌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舒适组透析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舒适组肌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舒适组患者透析过程舒适评分、心理状态SCL-90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室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舒适度,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股神经阻滞与静脉镇痛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股神经阻滞和静脉镇痛法进行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A组患者在术后采用静脉镇痛方式进行镇痛,B组患者在术后采用股神经阻滞进行镇痛.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在术后1 d~4 d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B组在术后3 d~7 d运动状态下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术后48 h内的按压总次数、住院天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与静脉镇痛相比,股神经阻滞应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显著,而且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作者:任新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手术治疗的不同方法分为2组,参照组25例患者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试验组25例患者接受LC治疗.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耗时少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少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采取LC治疗可改善术中及术后指标,应用效果较佳.

    作者:邵孔健;林昇;翁陈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消乳散结胶囊联合小金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消乳散结胶囊联合小金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4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观察组患者口服消乳散结胶囊联合小金胶囊,对照组患者口服小金胶囊,2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连服2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消乳散结胶囊联合小金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嘉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2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其中参照组患者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3周~4周之后单用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06%,复发率为46.88%;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复发率为10.94%.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预防复发,且未增加出血事件,值得推广.

    作者:陈家林;张丹;彭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悬吊下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悬吊下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桥式运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悬吊下躯干控制训练.比较2组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康复效果;干预前后肢体功能、平衡能力、10 m大步行速度;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结果治疗组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肢体功能、平衡能力评分和10 m大步行速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治疗组肢体功能、平衡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10 m大步行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2组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治疗组生活自理能力、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悬吊下躯干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运动功能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可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平衡能力,加快步行速度,促进其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和生存质量的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邵雅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比索洛尔对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静息心率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静息心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98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比索洛尔治疗,比较2组静息心率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肺功能指标及静息心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升高,而静息心率降低,且观察组升高(降低)趋势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采用比索洛尔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树平;袁成凤;易晓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骨科术后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行PCIA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患者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使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静-吸复合全麻下行择期骨科手术患者86例分为2组,术后分别采用舒芬太尼(S组)和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DS组)行PCIA.比较2组术后镇痛、镇静,24 h、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术后2 h时疼痛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12,24,48 h时,DS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S组(P<0.01).2组术后各观察时点镇静Ramsay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S组术后24,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均少于S组,且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使用地佐辛在减少舒芬太尼用量的同时可提高镇痛效果、 降低副反应,且安全性良好,可作为一种理想的阿片类药物组合用于骨科术后PCIA.

    作者:刘少特;江才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对流动儿童意外伤害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在流动儿童幼儿园开展意外伤害预防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街道5个流动儿童集中的幼儿园作为干预点,实施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并对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家长和儿童健康教育后对预防意外伤害相关行为形成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儿童伤害发生率从干预前的8.03%下降至干预后的5.19%.结论 对流动儿童集中的幼儿园家长及儿童开展意外伤害预防干预,可提高家长及儿童对伤害的认知水平,降低儿童伤害发生率.

    作者:叶爱能;沈玲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肩关节脱位并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锁定钢板在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三叶接骨板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Ne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锁定钢板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卢天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16年3月—2017年5月接诊的6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综合分析60例患者的超声表现,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60例患者中有8例超声表现为正常,其余52例超声表现提示异常,包括:13例二尖瓣回声增强与弹性减弱;20例室间隔亦或左室后壁增厚;12例左室腔内膜面回声增强;23例左房亦或左室内径扩大;19例室间隔亦或左室后壁光点粗糙不均匀.结论 积极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诊断,可显著提升其病情诊断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育文;朱启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 研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 在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其中无并发症的42例作为观察A组,将38例伴随并发症的患者作为观察B组;另选取同时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3组研究对象均接受临床检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A组及观察B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D-二聚体水平等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且观察B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观察A组(P<0.05);胰岛素Insulin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定期检验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并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高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临床免疫检验中常见影响因素与管控对策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免疫检验中常见影响因素与管控对策.方法 在我院2016年1月—12月进行临床免疫检验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控制对策.在我院2017年1月—10月进行临床免疫检验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观察组,在检验过程中实施管控对策.比较2组的检验结果.结果 经过分析临床免疫检验中常见影响因素为:检验温度、湿度及洁净度,样本质量,检验人员操作水平,清洗液更换等.实施质量管理对策措施后,观察组的血清胰岛素(INS)、甲状腺功能、血清C肽(C-P)、胰岛素抗体(IAb)、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25、Ca199、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等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控制,能够有效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于福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首次腹部横纵切口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患者盆腹腔粘连程度术中情况及腹壁瘢痕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首次腹部横、纵切口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患者盆腹腔粘连程度、术中情况及腹壁瘢痕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的相关资料,按照首次剖宫产切口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首次剖宫产选择横切口术式;观察组50例,首次剖宫产选择纵切口术式.对比2组盆腹腔粘连程度、术中情况及腹壁瘢痕情况.结果 观察组盆腔粘连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43.31±6.34)min、出血量(255.53±32.42)mL及开腹至胎儿娩出时间(7.64±1.31)min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剖宫产后瘢痕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次腹部纵切口剖宫产有助于减少产妇盆腔粘连出现,促进产后瘢痕愈合,且有利于减少再次行剖宫产术时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促进胎儿快速娩出.

    作者:肖俊兴;李玲;郭春红;肖苏兰;刘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强化他汀联合双抗干预TIA进展至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强化他汀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方案降低首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至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输注依达拉奉注射液和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和瑞舒伐他汀钙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中均未发生出血、应激性溃疡及皮疹等不良事件,且凝血系列及肝功能指标无异常.结论 为降低首次TIA发生后向脑梗死发展,强化他汀联合双抗治疗方案优于常规他汀联合单抗治疗方案,且临床安全性较好,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县级及以下基层医院放射科管理与发展探讨

    县级及以下基层医院占我国医疗机构的绝大多数,如何加强管理和建设,以适应医学影像的发展,本文从人员管理与培养、科室构建及内部亚专业管理、医疗工作开展和质量与安全管理、设备使用和管理、放射诊疗许可与防护、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与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关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彭志远;彭诗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