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超用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朱从英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性病变, 诊断, B超,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B超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2年5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接受B超检查.将B超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B超检查确诊甲状腺恶性肿瘤3例(10.00%)、甲状腺腺瘤8例(26.67%)、桥本甲状腺瘤2例(6.67%)、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50.00%);和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接近(P>0.05).结论 在甲状腺结节性病变诊断中应用B超检查的准确性较高.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行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的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对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行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1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并分析血液细胞、凝血功能,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61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中,55例患者治愈出院,比率为90.16%,6例患者延长治疗时间后也痊愈出院.在住院期间,检查出患者的骨髓内有核细胞增生较为活跃,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均明显升高;49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全血细胞减少现象,占比为80.33%;59例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占比为96.72%.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在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显著.

    作者:张大燕;张桂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综合疗法在肿瘤全身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在肿瘤全身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3月接受的40例肿瘤全身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化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综合疗法在肿瘤全身化疗患者中有显著作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同时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值得推荐.

    作者:易小成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D-二聚体检测在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新进展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肺栓塞(PE),其具有高发病率及高病死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VTE并及时予以恰当的治疗有着极大的临床意义[1]. D-二聚体早在20余年前即被用于诊断可疑性VTE,虽然D-二聚体对VTE的敏感性较高,但其单独诊断VTE的特异性相对较低, 因此其主要临床价值在于对VET的排除诊断[2].近年来,为提高D-二聚体的临床价值,不少研究者对其在临床中的新应用进行探索,本文就D-二聚体在VTE诊断中的应用新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雷敏;江德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 CV)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及体检正常者的相关资料,将其中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心绞痛患者30例作为心绞痛对照组,同期体检正常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3组Hcy与RDW CV水平进行测定,分析两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Hcy、RDW CV水平均显著高于心绞痛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大于Hcy、RDW CV单独检测阳性率,联合检测敏感性、阴性预测值、预测准确值均显著大于单独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与RDW CV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度,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涂金生;陈忠宾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有明确病理资料的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良性SPN 20例,炎症性SPN 13例,恶性SPN 3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平扫和增强后15 s、30 s、60 s、120 s、180 s、240 s、300 s共7个序列进行扫描,统计分析患者各时相的CT值.结果 炎性及恶性SPN在增强扫描的7个序列中的CT值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良性、炎性SPN在增强后15 s、30 s CT值的净增值与大净增值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SPN在增强后15 s、30 s、60 s CT值的净增值与大净增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后15 s、30 s、60 s的CT值净增量可以为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有力证据.

    作者:曲佩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浸润性乳腺导管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诊的浸润性乳腺导管癌患者14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超声特点.结果 所有患者经超声诊断为恶性肿瘤,图像可见典型恶性特征,乳腺内导管内可见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可见强回声钙化,血流信号丰富,血流阻力指数为0.77±0.1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慧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空腹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检测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空腹血清胃蛋白酶原(FsPG)和胃泌素-17(FsG-17)水平检测在反流性食管炎(R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RE患者4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食管器质性病变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集2组患者5 mL空腹静脉血,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FsPG、FsG-17水平.结果 观察组中FsPGⅠ、FsPGⅡ、FsPGⅠ与FsPGⅡ比值(FsPGR)水平分别为(146.21±89.92)μg/L、(7.41±1.32)μg/L、(13.53±5.15),对照组中FsPGⅠ、FsPGⅡ、FsPGR水平分别为(128.60±76.82)μg/L、(7.89±1.68)μg/L、(16.52±1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sG-17水平为(1.83±0.79)pmol/L,与对照组的(1.13±0.42)pmol/L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PG对RE的诊断价值较低,而FsG-17对RE患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将其作为临床筛查RE的重要指标,结合胃镜检查,以提高RE检出率.

    作者:廖卫民;冯美灵;王舒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宣肺止嗽合剂与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治疗中应用宣肺止嗽合剂与氨溴特罗口服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100例分为2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宣肺止嗽合剂为观察1组,使用氨溴特罗口服液为观察2组.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1组总有效率92.00%,优于观察2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除降温的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症状的改善时间观察1组均短于观察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以及心律不正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宣肺止嗽合剂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优于氨溴特罗,在缩短患儿治疗时间的同时提升了治疗效果,并且具有很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陈阳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两种检测系统测定降钙素原含量的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化学发光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等效性,为临床实验室合理选择降钙素原定量检测方法及试剂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7月—9月收集的某院PCT临床标本50例,分别用两种系统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系统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析两组数据的等效性.结果 两种检测系统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析显示化学发光法测试PCT有良好的可靠性;F检验P1=0.424>0.05;t检验P2=0.214>0.05;相关系数r=0.998>0.90,P3=0.000;组内相关系数ICC=0.991,P4=0.000;Bland-Altman法分析监测数据一致性限度值(-0.113,0.461),小于专业界限±0.5.说明两种检测方法测出的两组数据具有等效性.结论 两种系统在降钙素原定量检测中具有等效性,即两种测定方法及试剂盒具有等效性.实验结果为临床实验室选择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PCT提供了数据支撑.

    作者:陈芳;李江;储士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糖尿病高血压与牙周炎相关性的调查研究

    目的 分析牙周炎发病与糖尿病、高血压的关系,为提高牙周病的预防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筛查我市2017年4家国家事业单位公务人员的体检结果,选取单纯糖尿病患者132例、单纯高血压患者83例及无系统性疾病者55例进行牙周检查,分析比较3组人群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5项牙周临床参数.结果 DM组和HBP组牙周炎的发病率及牙周炎严重程度均远高于N组,两组PD、AL、PLI、GI、BI均高于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高血压疾病增加了牙周病的患病风险,而且由于血糖和血压因素影响牙周炎程度明显加重,医生和患者都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作者:王志滨;王文玲;郭艳杰;申秀梅;李梅霞;李咏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头颈部血管造影128层螺旋CT成像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诊或确诊为头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128层螺旋CT血影造影,同时进行容积重建、多平面重建和大密度投影,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各种后处理技术得到的图像经过不同位置、不同角度的显示主动脉弓、头臂干动脉、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颈总、颈内、颈外、 椎动脉图像比较清晰.100例患者中没有发生病变的患者19例(19.0%),动脉狭窄或动脉硬化68例(68.0%),颈内动脉动脉瘤4例(4.0%),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9例(9.0%).结论 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成像在诊断头颈部血管性病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无创、准确性高、快速、安全性高的优势.

    作者:陈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黔南地区治未病服务应用现状调查与回访结果分析

    目的 调查贵州省黔南地区治未病服务在健康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黔南地区治未病服务的现状及前景.方法 对接受过治未病服务的人群,采用随机抽选部分服务对象,摘录相关信息,通过黔南州中医医院电话回访中心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人群中,满意及较满意的人群占到了调查总数的89.63%;对于治未病的疗效,反映非常有帮助的有25人,较有帮助的有105人,占调查总数的79.26%;调查人群中,愿接受中医体质辨识及中医调理方案的,占到了调查总数的92.68%,愿接受人体成分分析的占64.02%,愿接受药茶疗法的占76.21%,愿接受针灸疗法的占到了67.07%,愿意接受中药药膳的占57.92%,愿接受膏方疗法的占55.48%;在依从性调查中,能一直执行的占到了总数的37.19%,断断续续执行的占19.51%,31.09%的人偶尔执行,12.8%的人从不执行.结论 治未病服务效果较好,有着广阔的市场,但仍需要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宣传与推广,加大健康管理力度,创新健康管理的方式与方法,以提高治未病服务的覆盖面及服务对象的依从性.

    作者:黄继斌;陈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9,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和治疗组(n=69,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等优点,可作为理想手术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春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脊柱推拿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30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脊柱推拿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脊柱推拿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P<0.05).结论 脊柱推拿配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和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吴志君;郑庆丰;吕伟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缬沙坦联合黄葵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缬沙坦联合黄葵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6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根据随机方式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黄葵治疗,对2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予以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62.50%,观察组疗效显著更高(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5.38%,低于观察组的9.38%(P<0.05).结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采用缬沙坦联合黄葵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肾功能充分改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学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内毒素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内毒素水平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关系,评估内毒素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筛选15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Child-Pugh A组(38例)、Child-Pugh B组(49例)、Child-Pugh C组(63例),选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水平,治疗2周~4周后重新进行Child-Pugh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治疗有效组、疗效欠佳组,比较健康对照组、Child-Pugh A组、Child-Pugh B组、Child-Pugh C组治疗前的内毒素水平;同时分别比较治疗有效组及疗效欠佳组治疗前后内毒素水平.结果治疗前内毒素水平Child-Pugh C组>Child-Pugh B组>Child-Pugh A组(P<0.05),Child-Pugh A组与健康体检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有效组治疗前后内毒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欠佳组治疗前后内毒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内毒素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治疗前内毒素水平及治疗过程中内毒素下降水平与临床疗效及预后相关,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内毒素可作为评估疗效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珍萍;丁进;王群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灸与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的差异分析

    针灸是中医常用治疗手段,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医按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的特点,为中医治疗的重要思想.本文就针灸与中医内科辨证论治思维模式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针灸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张栋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观察

    目的 评价苏子降气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加服苏子降气汤,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变化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苏子降气汤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和血气水平.

    作者:姜莉;张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腭侧异位阻生尖牙片段弓牵引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腭侧埋伏尖牙片段弓牵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3例腭侧尖牙病例共30颗腭侧阻生尖牙,采用开窗牵引方法,片段弓牵引组使用TMA弓丝个别弯制的悬臂加力单元牵引腭侧阻生牙齿,直接牵引组使用恒力拉簧直接牵引阻生牙齿,对比2组疗效.结果 30颗腭侧阻生的上颌尖牙,拔除3颗,采用其他代偿方法;腭侧阻生尖牙导致侧切牙拔除2颗,27颗阻生尖牙基本牵引进入牙列,时间短6个月,长26个月.结论 片段弓牵引治疗应为正畸治疗腭侧埋伏尖牙的首选方法.

    作者:赵会杰;许刚;唐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MRI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 钼靶X线、MRI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3例,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MRI检查.对比三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超声检出率为90.36%,钼靶X线检出率为65.06%,MRI检出率为96.39%,MRI检出率与超声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钼靶X线,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与MRI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MRI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各有优缺点,三者联合应用可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杨滢;兰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