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理念的效果分析

吴嬿

关键词:肺癌根治术, 优质护理理念,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
摘要:目的 分析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理念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肺癌根治术治疗,根据入院就诊顺序分成2组,先入院50例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后入院50例给予优质护理为观察组.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在我院治疗的宫颈炎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患者行人性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颈炎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不良情绪.

    作者:甘美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舒适护理在胃肠肿瘤术后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胃肠肿瘤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胃管留置时间、进食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行舒适护理,能够促进肠功能改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璐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选择72例,所有患者均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2组护理干预前FCV、FEV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FCV为(2.3±0.4)L、FEV1为(1.6±0.5)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而且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沈鸿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2016年1月—6月收治的136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6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性护理管理,试验组给予安全文化理念护理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和护理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试验组护理质量、 满意度评分和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均明显较高,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安全文化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和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邹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预后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76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研究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各38例,比较2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S)评分的差异.结果 2组干预前NBN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出生后15 d、 出院时的NBNA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1).研究组出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MDI、PDI评分及出生后18个月的各项DQ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HIE患儿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智力及运动发育水平,从而显著改善预后.

    作者:裴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6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实施温馨助产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妇第一产程(351.02±86.39)min、第二产程(31.40±9.47)min、第三产程(7.15±0.40)min、产后出血率3.12%,护理满意度96.88%,与对照组相比均优势显著(P<0.05).结论 将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可缩短各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作者:吕晓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对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收集腹股沟疝手术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2组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快康复进程,降低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继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引入共情护理理念的意义研究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引入共情护理理念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中引入共情护理理念,比较分析2组生活功能以及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生活功能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护理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引入共情护理理念,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功能以及抑郁情绪,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聂爱珍;马立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行食管癌手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72.41%(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5.86%(P<0.05).结论 对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患者行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其配合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丽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羊水栓塞致DIC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抢救与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羊水栓塞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抢救护理要点.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抢救的26例羊水栓塞致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在抢救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抢救后采取全面性的护理干预.对2组的呼吸功能、凝血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抢救及护理干预后呼气末正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凝血功能除凝血酶时间外其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羊水栓塞致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抢救的基础上予以全面护理干预可增强呼吸和凝血功能,促进尽快康复.

    作者:陈惠琼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急诊患者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观察

    目的 分析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科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2.3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医患纠纷事件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范晓芳;郑淋;吴华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儿科护理风险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动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5年下半年儿科风险护理管理中实施品管圈(QCC)活动,对比2015年1—6月200例患儿以及2015年7月—12月240例患儿意外事件、护患纠纷、护理差错及满意度情况.在QCC活动前后使用素质评定量表评价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 应急能力和责任感改变情况.结果 实施QCC活动后,患儿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实施QCC活动前,满意度高于实施QCC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QCC活动后,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和责任感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风险护理管理中应用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升儿科护理工作质量,促进护理人员提升个人素质.

    作者:邓书霖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目的 探讨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剖宫产产妇9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实施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比较2组产妇的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试验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及母乳喂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应用于剖宫产护理中,能够缩短产妇术后恢复时间.

    作者:余琴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心理状态及止血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心理状态及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在止血治疗期间进行常规管理,研究组加强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止血效果.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高于研究组,止血有效时间长于研究组,止血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止血效果.

    作者:柳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可视化健康教育结合微信平台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可视化健康教育结合微信平台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肺结核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随访,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随访的基础上,住院期间采用可视化健康教育,出院后利用微信平台管理.比较2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视化健康教育结合微信平台可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佳潞;谭翠恩;梁宝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痄腮的中医护理

    痄腮是因感受风湿邪毒, 壅阻少阳经脉引起的急性时行病,以发热、耳下腮部肿痛为临床主要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见,学龄儿童发病率高,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

    作者:郭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让肿瘤科护理散发人文之美

    对朝阳医院肿瘤科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询问治疗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方案规划,转变工作理念,优化服务态度.在实际工作中注重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郑金慧;程燕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对初产妇实施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初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n=45)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45)采用责任制助产护理,比较2组产程及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下肢麻木发生率为8.9%,产程异常率为2.2%,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新生儿酸中毒发生率为4.4%,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2%,胎儿窘迫发生率为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助产护理可有效缩短初产妇产程,改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赵会;钟燕;张姗姗;陈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感染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重症胰腺炎感染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肠外营养.对2组生化指标、营养状态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糖值低于对照组,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改善重症胰腺炎感染患者的营养状态,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新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心理及生存状况的影响分析

    ICU 作为医院重要单元,是危重患者的聚集地,具有病情严重、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猝死风险高等特点[1]. 大部分危重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降低, 加之使用诸多的抗菌药物,导致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担忧、顾忌、抑郁等负性情绪,生存状况相对差于普通患者[2]. 本研究为改善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其心理负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有连;王佳佳;胡晓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