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芳;郑淋;吴华妹
目的 研究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收集妊娠糖尿病患者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健康教育.比较2组血糖控制效果、妊娠结局.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效果更佳;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粉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分析中医辨证施护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护理的影响.通过辨证施护,病情观察,同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病情对症施护.对患者进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医辨证施护,及时发现疾病先兆,准确向医生提供有价值的治疗信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病程长,用药复杂,除一般的观察护理外,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辨证施护,对于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复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薛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院内再PCI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抢救效果,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明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对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选择72例,所有患者均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2组护理干预前FCV、FEV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FCV为(2.3±0.4)L、FEV1为(1.6±0.5)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而且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沈鸿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对朝阳医院肿瘤科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询问治疗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方案规划,转变工作理念,优化服务态度.在实际工作中注重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郑金慧;程燕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在我院治疗的宫颈炎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患者行人性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颈炎患者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不良情绪.
作者:甘美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对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收集腹股沟疝手术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2组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快康复进程,降低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继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皮肤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分析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皮肤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护理干预,另选取1462例全国常模为常模组.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情况.结果 干预前,患者组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常模组,且EPQ在精神质和神经质评分上均高于常模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SDS以及EPQ各项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皮肤病患者普遍存在负性心理情绪以及明显的人格特征,护理干预可予以有效改善.
作者:刘尧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6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实施温馨助产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妇第一产程(351.02±86.39)min、第二产程(31.40±9.47)min、第三产程(7.15±0.40)min、产后出血率3.12%,护理满意度96.88%,与对照组相比均优势显著(P<0.05).结论 将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可缩短各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作者:吕晓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及其低报告率原因,为制定锐器伤预防措施提供依据,以提高报告率,减轻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伤害.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锐器伤情况调查表,对我院临床护理人员2014年发生的锐器伤及其上报情况和未上报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 共收回调查问卷72份,其中发生锐器伤22人次,暴露率30.56%,主动上报登记7人次,上报率31.82%;锐器伤的暴露率与科室和操作环节有关,上报率与源患者年龄、损伤程度有关,而临床护士锐器伤的风险意识不足和上报流程繁琐是未能上报的主要原因,分别占40.00%和26.67%.结论 建立健全医院锐器伤暴露报告系统,加强护理人员普遍性预防教育,可以有效提高锐器伤报告率.
作者:沈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结合孕期保健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产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产妇行整体护理结合孕期保健.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在自然分娩率、保健知识掌握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干预后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整体护理结合孕期保健,可提高产妇护理质量,优化妊娠结局,提高妊娠安全性,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陈银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对初产妇实施责任制助产护理对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初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n=45)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n=45)采用责任制助产护理,比较2组产程及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下肢麻木发生率为8.9%,产程异常率为2.2%,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2%,新生儿酸中毒发生率为4.4%,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2%,胎儿窘迫发生率为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责任制助产护理可有效缩短初产妇产程,改善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赵会;钟燕;张姗姗;陈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科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2.3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医患纠纷事件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范晓芳;郑淋;吴华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方式,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Fugal-Meyer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观察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徐小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理念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肺癌根治术治疗,根据入院就诊顺序分成2组,先入院50例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后入院50例给予优质护理为观察组.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嬿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与发展,高等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何确保医学教育的质量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医学毕业生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实训教学质量的优劣,甚至还影响学生的就业.护理学更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运用性学科,故本文旨在探讨让学生参与实训课程教学管理的意义以及实施的可行性,为扩宽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的途径作进一步探析.
作者:鲍芳;陈久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对比氟康唑两种常用剂量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高危患儿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 择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10例高危患儿,随机分成Ⅰ组和Ⅱ组,2组患儿均给予氟康唑治疗,Ⅰ组55例患儿用药剂量为3 mg/kg,每周2次;Ⅱ组55例患儿用药剂量为6 mg/kg,每隔1天用药1次.对比2组患儿真菌感染预防情况.结果 Ⅰ组真菌感染发生率为5.5%,Ⅱ组真菌感染发生率为7.3%,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为9.1%,Ⅱ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为23.6%,Ⅰ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低于Ⅱ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高危患儿中应用小剂量且低频次的氟康唑治疗,可以有效预防真菌感染,同时无耐药性出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江宝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护士长是医院护理队伍中的基层领导者、管理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在病区护理工作中起着领导、决策、指挥和监护的作用,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临床护理质量. 护士长作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其工作的优劣,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每一位护士的行为,也就影响着护理质量[1]. 我院护理部从 2016 年以来通过以下几方面加强护士长能力的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彭涛;邬秋莲;唐静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重症胰腺炎感染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肠外营养.对2组生化指标、营养状态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糖值低于对照组,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改善重症胰腺炎感染患者的营养状态,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新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门诊小儿扁桃体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门诊治疗的78例扁桃体炎患儿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儿家属对扁桃体炎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护理组患儿家属对扁桃体炎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扁桃体炎对患儿影响较大,在护理中给予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儿家属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童智洪;蔡小芬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