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糖尿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研究

周粉扣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 健康教育, 血糖控制,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 研究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收集妊娠糖尿病患者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健康教育.比较2组血糖控制效果、妊娠结局.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效果更佳;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应用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应用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近两年治疗的11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中医康复组和常规组,每组57例.常规组应用常规康复护理,中医康复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康复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后中医康复组的上肢与下肢肌力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康复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100.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9.50%,差异明显(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应用中医康复护理不仅可促进患者康复,而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叶爱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慢性乙型肝炎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查莉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腹股沟疝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对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收集腹股沟疝手术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2组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快康复进程,降低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继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感染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重症胰腺炎感染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肠外营养.对2组生化指标、营养状态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糖值低于对照组,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改善重症胰腺炎感染患者的营养状态,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新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行食管癌手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72.41%(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5.86%(P<0.05).结论 对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患者行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其配合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丽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可视化健康教育结合微信平台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可视化健康教育结合微信平台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肺结核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随访,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随访的基础上,住院期间采用可视化健康教育,出院后利用微信平台管理.比较2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视化健康教育结合微信平台可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佳潞;谭翠恩;梁宝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肝素帽在同时采血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肝素帽在同时采血输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120例需同时采血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用注射器连接输液器针头采血;观察组采用输液针头连接肝素帽,再连接一次性采血针头采血或者用一次性采血针头刺入留置针肝素帽采血.比较2组患者采血后是否出现溶血现象、采血时间、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结果 观察组溶血现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需要同时采血输液的患者应用肝素帽采血,可明显减少溶血现象、缩短采血时间、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痛苦、费用以及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艳萍;廖瑞熹;黄海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应对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应对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应对能力及负性情绪.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应对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围术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应对能力,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陈淑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在小儿重症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重症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小儿,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2组感染发生率和家长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小儿重症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发热恢复时间、腹痛恢复时间、呕吐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促进快速康复.

    作者:庞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评估

    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BPR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支持性心理治疗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其精神状况,促进各项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东;万光芸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患者运用个体化护理与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胆外科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个体化护理,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比较分析2组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和整体健康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但是对照组的情感功能得分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肝胆外科患者个体化护理和循证护理,均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其中个体化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而循证护理有助于患者躯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谢清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心理及生存状况的影响分析

    ICU 作为医院重要单元,是危重患者的聚集地,具有病情严重、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猝死风险高等特点[1]. 大部分危重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降低, 加之使用诸多的抗菌药物,导致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担忧、顾忌、抑郁等负性情绪,生存状况相对差于普通患者[2]. 本研究为改善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其心理负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有连;王佳佳;胡晓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常规护理与产后康复护理对乳汁分泌量乳房肿胀疼痛程度的影响对比

    目的 比较常规护理与产后康复护理对乳房肿胀疼痛程度及乳汁分泌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我院产科顺利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产后康复护理,比较2组乳汁分泌量、乳房肿胀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77.5%乳汁分泌量多,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观察组乳房肿胀疼痛轻度者占75.0%,高于对照组的52.5%,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产后康复护理更有利于增加乳汁分泌量,减轻乳房肿胀疼痛程度,故而更具推广价值.

    作者:王新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护理对策,为临床抢救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将我院108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占71.30%,其次为胎盘因素(18.52%)、软产道裂伤(6.48%)及凝血障碍(3.70%).结论 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产后出血的预防,重视产程处理和产后观察;针对产后出血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充分的应急准备,消除不良因素,切实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挽救产妇生命.

    作者:刘子娟;闫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皮肤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皮肤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分析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皮肤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护理干预,另选取1462例全国常模为常模组.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情况.结果 干预前,患者组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常模组,且EPQ在精神质和神经质评分上均高于常模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SDS以及EPQ各项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皮肤病患者普遍存在负性心理情绪以及明显的人格特征,护理干预可予以有效改善.

    作者:刘尧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低报告率原因调查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及其低报告率原因,为制定锐器伤预防措施提供依据,以提高报告率,减轻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伤害.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锐器伤情况调查表,对我院临床护理人员2014年发生的锐器伤及其上报情况和未上报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 共收回调查问卷72份,其中发生锐器伤22人次,暴露率30.56%,主动上报登记7人次,上报率31.82%;锐器伤的暴露率与科室和操作环节有关,上报率与源患者年龄、损伤程度有关,而临床护士锐器伤的风险意识不足和上报流程繁琐是未能上报的主要原因,分别占40.00%和26.67%.结论 建立健全医院锐器伤暴露报告系统,加强护理人员普遍性预防教育,可以有效提高锐器伤报告率.

    作者:沈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优质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分别采用心肌梗死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负性情绪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同时也对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彦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延续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PCI后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记录并分析2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时服用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PCI后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主动性,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玉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6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实施温馨助产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妇第一产程(351.02±86.39)min、第二产程(31.40±9.47)min、第三产程(7.15±0.40)min、产后出血率3.12%,护理满意度96.88%,与对照组相比均优势显著(P<0.05).结论 将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可缩短各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作者:吕晓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