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萍;廖瑞熹;黄海莲
目的 研究皮肤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分析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皮肤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护理干预,另选取1462例全国常模为常模组.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情况.结果 干预前,患者组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常模组,且EPQ在精神质和神经质评分上均高于常模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SDS以及EPQ各项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皮肤病患者普遍存在负性心理情绪以及明显的人格特征,护理干预可予以有效改善.
作者:刘尧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对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收集腹股沟疝手术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2组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快康复进程,降低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继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6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实施温馨助产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妇第一产程(351.02±86.39)min、第二产程(31.40±9.47)min、第三产程(7.15±0.40)min、产后出血率3.12%,护理满意度96.88%,与对照组相比均优势显著(P<0.05).结论 将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可缩短各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作者:吕晓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门诊小儿扁桃体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门诊治疗的78例扁桃体炎患儿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儿家属对扁桃体炎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护理组患儿家属对扁桃体炎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扁桃体炎对患儿影响较大,在护理中给予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儿家属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童智洪;蔡小芬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及其低报告率原因,为制定锐器伤预防措施提供依据,以提高报告率,减轻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伤害.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锐器伤情况调查表,对我院临床护理人员2014年发生的锐器伤及其上报情况和未上报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 共收回调查问卷72份,其中发生锐器伤22人次,暴露率30.56%,主动上报登记7人次,上报率31.82%;锐器伤的暴露率与科室和操作环节有关,上报率与源患者年龄、损伤程度有关,而临床护士锐器伤的风险意识不足和上报流程繁琐是未能上报的主要原因,分别占40.00%和26.67%.结论 建立健全医院锐器伤暴露报告系统,加强护理人员普遍性预防教育,可以有效提高锐器伤报告率.
作者:沈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2016年1月—6月收治的136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6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性护理管理,试验组给予安全文化理念护理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和护理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试验组护理质量、 满意度评分和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均明显较高,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安全文化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和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邹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科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2.3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医患纠纷事件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范晓芳;郑淋;吴华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应对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应对能力及负性情绪.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应对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围术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应对能力,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陈淑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方式,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Fugal-Meyer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P<0.05);观察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同时可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徐小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导尿措施,观察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比较2组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留置尿管舒适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效果理想,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对比氟康唑两种常用剂量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高危患儿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 择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10例高危患儿,随机分成Ⅰ组和Ⅱ组,2组患儿均给予氟康唑治疗,Ⅰ组55例患儿用药剂量为3 mg/kg,每周2次;Ⅱ组55例患儿用药剂量为6 mg/kg,每隔1天用药1次.对比2组患儿真菌感染预防情况.结果 Ⅰ组真菌感染发生率为5.5%,Ⅱ组真菌感染发生率为7.3%,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为9.1%,Ⅱ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为23.6%,Ⅰ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低于Ⅱ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高危患儿中应用小剂量且低频次的氟康唑治疗,可以有效预防真菌感染,同时无耐药性出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江宝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发热恢复时间、腹痛恢复时间、呕吐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促进快速康复.
作者:庞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与发展,高等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何确保医学教育的质量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医学毕业生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实训教学质量的优劣,甚至还影响学生的就业.护理学更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运用性学科,故本文旨在探讨让学生参与实训课程教学管理的意义以及实施的可行性,为扩宽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的途径作进一步探析.
作者:鲍芳;陈久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对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选择72例,所有患者均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2组护理干预前FCV、FEV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FCV为(2.3±0.4)L、FEV1为(1.6±0.5)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护理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而且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沈鸿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理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和并发症及意外伤害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坠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有利于优质护理的持续改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对朝阳医院肿瘤科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询问治疗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方案规划,转变工作理念,优化服务态度.在实际工作中注重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郑金慧;程燕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BPR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支持性心理治疗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其精神状况,促进各项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东;万光芸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理念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肺癌根治术治疗,根据入院就诊顺序分成2组,先入院50例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后入院50例给予优质护理为观察组.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嬿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羊水栓塞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抢救护理要点.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抢救的26例羊水栓塞致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在抢救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抢救后采取全面性的护理干预.对2组的呼吸功能、凝血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抢救及护理干预后呼气末正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凝血功能除凝血酶时间外其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羊水栓塞致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抢救的基础上予以全面护理干预可增强呼吸和凝血功能,促进尽快康复.
作者:陈惠琼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胃镜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诊胃镜止血患者18例,随机分为2组各9例,2组患者均应用常规胃镜检查以及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胃镜止血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佳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