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琼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患者运用个体化护理与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胆外科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个体化护理,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比较分析2组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和整体健康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但是对照组的情感功能得分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肝胆外科患者个体化护理和循证护理,均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其中个体化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而循证护理有助于患者躯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谢清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收集妊娠糖尿病患者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健康教育.比较2组血糖控制效果、妊娠结局.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效果更佳;观察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粉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应对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应对能力及负性情绪.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应对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围术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应对能力,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陈淑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语言障碍患者负性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脑卒中语言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干预前和干预后2个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对照组干预前后HAMD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前后HAMD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干预后HAMD和M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语言障碍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语言功能和心理状态,进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果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肝素帽在同时采血输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120例需同时采血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用注射器连接输液器针头采血;观察组采用输液针头连接肝素帽,再连接一次性采血针头采血或者用一次性采血针头刺入留置针肝素帽采血.比较2组患者采血后是否出现溶血现象、采血时间、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结果 观察组溶血现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需要同时采血输液的患者应用肝素帽采血,可明显减少溶血现象、缩短采血时间、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痛苦、费用以及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艳萍;廖瑞熹;黄海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门诊小儿扁桃体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门诊治疗的78例扁桃体炎患儿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儿家属对扁桃体炎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护理组患儿家属对扁桃体炎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扁桃体炎对患儿影响较大,在护理中给予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儿家属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童智洪;蔡小芬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分析中医辨证施护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护理的影响.通过辨证施护,病情观察,同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病情对症施护.对患者进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医辨证施护,及时发现疾病先兆,准确向医生提供有价值的治疗信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病程长,用药复杂,除一般的观察护理外,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辨证施护,对于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复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薛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对比氟康唑两种常用剂量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高危患儿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 择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10例高危患儿,随机分成Ⅰ组和Ⅱ组,2组患儿均给予氟康唑治疗,Ⅰ组55例患儿用药剂量为3 mg/kg,每周2次;Ⅱ组55例患儿用药剂量为6 mg/kg,每隔1天用药1次.对比2组患儿真菌感染预防情况.结果 Ⅰ组真菌感染发生率为5.5%,Ⅱ组真菌感染发生率为7.3%,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为9.1%,Ⅱ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为23.6%,Ⅰ组转氨酶升高发生率低于Ⅱ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高危患儿中应用小剂量且低频次的氟康唑治疗,可以有效预防真菌感染,同时无耐药性出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江宝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胃肠肿瘤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胃管留置时间、进食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行舒适护理,能够促进肠功能改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璐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胃镜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诊胃镜止血患者18例,随机分为2组各9例,2组患者均应用常规胃镜检查以及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胃镜止血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在产后康复护理当中加入延伸护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120例产妇,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延伸护理.对2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评分、母婴身心健康评分、母婴保健知识评分、母婴健康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评分、母婴身心健康评分、母婴保健知识评分均更高;观察组在母婴健康状况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伸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有助于增进母婴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红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诊的4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病灶变化情况、血糖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病灶闭合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能更好地改善血糖水平,提高病灶闭合率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雷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查莉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院内再PCI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抢救效果,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明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对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收集腹股沟疝手术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2组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快康复进程,降低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继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及其低报告率原因,为制定锐器伤预防措施提供依据,以提高报告率,减轻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伤害.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锐器伤情况调查表,对我院临床护理人员2014年发生的锐器伤及其上报情况和未上报的原因进行调查.结果 共收回调查问卷72份,其中发生锐器伤22人次,暴露率30.56%,主动上报登记7人次,上报率31.82%;锐器伤的暴露率与科室和操作环节有关,上报率与源患者年龄、损伤程度有关,而临床护士锐器伤的风险意识不足和上报流程繁琐是未能上报的主要原因,分别占40.00%和26.67%.结论 建立健全医院锐器伤暴露报告系统,加强护理人员普遍性预防教育,可以有效提高锐器伤报告率.
作者:沈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的护理优良率为81.25%,患者满意度为85.42%;观察组护理优良率为95.83%,患者满意度为97.9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效果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刘敏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6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组实施温馨助产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妇第一产程(351.02±86.39)min、第二产程(31.40±9.47)min、第三产程(7.15±0.40)min、产后出血率3.12%,护理满意度96.88%,与对照组相比均优势显著(P<0.05).结论 将温馨助产护理干预应用于产妇分娩过程中,可缩短各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率,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作者:吕晓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重症胰腺炎感染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肠外营养.对2组生化指标、营养状态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糖值低于对照组,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改善重症胰腺炎感染患者的营养状态,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新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发热恢复时间、腹痛恢复时间、呕吐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促进快速康复.
作者:庞岚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