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涛;邬秋莲;唐静玉
目的 分析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影响因素,探讨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急诊科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2.35%,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医患纠纷事件发生,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范晓芳;郑淋;吴华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心理状态及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在止血治疗期间进行常规管理,研究组加强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止血效果.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高于研究组,止血有效时间长于研究组,止血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止血效果.
作者:柳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分别采用心肌梗死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负性情绪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同时也对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彦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分析中医辨证施护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护理的影响.通过辨证施护,病情观察,同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病情对症施护.对患者进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医辨证施护,及时发现疾病先兆,准确向医生提供有价值的治疗信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病程长,用药复杂,除一般的观察护理外,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辨证施护,对于促进疾病康复,减少复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薛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护士长是医院护理队伍中的基层领导者、管理者、组织者和指挥者,在病区护理工作中起着领导、决策、指挥和监护的作用,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临床护理质量. 护士长作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其工作的优劣,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每一位护士的行为,也就影响着护理质量[1]. 我院护理部从 2016 年以来通过以下几方面加强护士长能力的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彭涛;邬秋莲;唐静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ICU 作为医院重要单元,是危重患者的聚集地,具有病情严重、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猝死风险高等特点[1]. 大部分危重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降低, 加之使用诸多的抗菌药物,导致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担忧、顾忌、抑郁等负性情绪,生存状况相对差于普通患者[2]. 本研究为改善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其心理负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有连;王佳佳;胡晓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痄腮是因感受风湿邪毒, 壅阻少阳经脉引起的急性时行病,以发热、耳下腮部肿痛为临床主要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见,学龄儿童发病率高,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
作者:郭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行食管癌手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72.41%(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5.86%(P<0.05).结论 对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患者行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其配合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丽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重症胰腺炎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重症胰腺炎感染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肠外营养.对2组生化指标、营养状态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糖值低于对照组,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改善重症胰腺炎感染患者的营养状态,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新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应用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近两年治疗的11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中医康复组和常规组,每组57例.常规组应用常规康复护理,中医康复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康复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后中医康复组的上肢与下肢肌力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康复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100.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9.50%,差异明显(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应用中医康复护理不仅可促进患者康复,而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叶爱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胃肠肿瘤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胃管留置时间、进食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肠肿瘤术后患者行舒适护理,能够促进肠功能改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璐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实施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复发率、院内再PCI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抢救效果,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明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在医院感染预防中应用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我院未加强护理管理的5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加强护理管理后,再抽取2016年收治的5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感染率为0.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医院感染预防工作中的护理管理是重要管理内容,加强护理管理控制在临床护理中一定要坚持规范操作,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控制所有可能感染的环节,才能保护医院护理人员与患者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冬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理念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肺癌根治术治疗,根据入院就诊顺序分成2组,先入院50例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后入院50例给予优质护理为观察组.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嬿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引入共情护理理念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中引入共情护理理念,比较分析2组生活功能以及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生活功能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护理后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护理中引入共情护理理念,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功能以及抑郁情绪,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聂爱珍;马立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对腹股沟疝手术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收集腹股沟疝手术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2组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结果 观察组的疾病知识掌握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快康复进程,降低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继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可视化健康教育结合微信平台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肺结核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随访,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随访的基础上,住院期间采用可视化健康教育,出院后利用微信平台管理.比较2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视化健康教育结合微信平台可提高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佳潞;谭翠恩;梁宝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理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和并发症及意外伤害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坠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有利于优质护理的持续改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发热恢复时间、腹痛恢复时间、呕吐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促进快速康复.
作者:庞岚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首次确诊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各23例,2组患者均经相应的治疗方案治愈后出院,未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经过半年的跟踪随访,比较2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服药依从性,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病情和生活质量未有明显的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精神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稳定患者的病情,提高用药依从性,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刘文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