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娟;闫红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诊的4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病灶变化情况、血糖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病灶闭合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能更好地改善血糖水平,提高病灶闭合率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雷玲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心理状态及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在止血治疗期间进行常规管理,研究组加强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止血效果.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高于研究组,止血有效时间长于研究组,止血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强止血效果.
作者:柳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骨伤患者缓解术后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5年11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90例骨伤患者,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各9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抑郁、焦虑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骨伤手术患者,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从而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吴文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记录并分析2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时服用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PCI后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主动性,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玉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行食管癌手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10%,高于对照组的72.41%(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5.86%(P<0.05).结论 对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患者行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其配合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丽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ICU 作为医院重要单元,是危重患者的聚集地,具有病情严重、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猝死风险高等特点[1]. 大部分危重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降低, 加之使用诸多的抗菌药物,导致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担忧、顾忌、抑郁等负性情绪,生存状况相对差于普通患者[2]. 本研究为改善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其心理负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有连;王佳佳;胡晓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76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研究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各38例,比较2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DCC)、Gesell发育诊断量表(GDS)评分的差异.结果 2组干预前NBN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出生后15 d、 出院时的NBNA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1).研究组出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MDI、PDI评分及出生后18个月的各项DQ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HIE患儿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智力及运动发育水平,从而显著改善预后.
作者:裴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常规护理与产后康复护理对乳房肿胀疼痛程度及乳汁分泌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于我院产科顺利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产后康复护理,比较2组乳汁分泌量、乳房肿胀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77.5%乳汁分泌量多,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观察组乳房肿胀疼痛轻度者占75.0%,高于对照组的52.5%,差异显著(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产后康复护理更有利于增加乳汁分泌量,减轻乳房肿胀疼痛程度,故而更具推广价值.
作者:王新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2016年1月—6月收治的136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6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性护理管理,试验组给予安全文化理念护理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度和护理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试验组护理质量、 满意度评分和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均明显较高,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安全文化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和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邹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在产后康复护理当中加入延伸护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120例产妇,按照完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延伸护理.对2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评分、母婴身心健康评分、母婴保健知识评分、母婴健康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评分、母婴身心健康评分、母婴保健知识评分均更高;观察组在母婴健康状况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伸护理能够显著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有助于增进母婴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红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应用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近两年治疗的11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中医康复组和常规组,每组57例.常规组应用常规康复护理,中医康复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康复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后中医康复组的上肢与下肢肌力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康复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100.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9.50%,差异明显(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应用中医康复护理不仅可促进患者康复,而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叶爱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门诊小儿扁桃体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门诊治疗的78例扁桃体炎患儿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儿家属对扁桃体炎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护理组患儿家属对扁桃体炎知识的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扁桃体炎对患儿影响较大,在护理中给予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儿家属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童智洪;蔡小芬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与发展,高等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何确保医学教育的质量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医学毕业生临床实际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实训教学质量的优劣,甚至还影响学生的就业.护理学更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运用性学科,故本文旨在探讨让学生参与实训课程教学管理的意义以及实施的可行性,为扩宽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的途径作进一步探析.
作者:鲍芳;陈久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在发热门诊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530例发热门诊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5例,对观察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7.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发热门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徐晓兰;陈洁;郑青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肝素帽在同时采血输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120例需同时采血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用注射器连接输液器针头采血;观察组采用输液针头连接肝素帽,再连接一次性采血针头采血或者用一次性采血针头刺入留置针肝素帽采血.比较2组患者采血后是否出现溶血现象、采血时间、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结果 观察组溶血现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采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需要同时采血输液的患者应用肝素帽采血,可明显减少溶血现象、缩短采血时间、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痛苦、费用以及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艳萍;廖瑞熹;黄海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痄腮是因感受风湿邪毒, 壅阻少阳经脉引起的急性时行病,以发热、耳下腮部肿痛为临床主要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见,学龄儿童发病率高,感染后可获终身免疫.
作者:郭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导尿措施,观察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比较2组临床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留置尿管舒适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效果理想,能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患者运用个体化护理与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胆外科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行个体化护理,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比较分析2组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和整体健康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但是对照组的情感功能得分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肝胆外科患者个体化护理和循证护理,均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其中个体化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而循证护理有助于患者躯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谢清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在医院感染预防中应用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我院未加强护理管理的5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加强护理管理后,再抽取2016年收治的5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感染率为0.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医院感染预防工作中的护理管理是重要管理内容,加强护理管理控制在临床护理中一定要坚持规范操作,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控制所有可能感染的环节,才能保护医院护理人员与患者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冬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胃镜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急诊胃镜止血患者18例,随机分为2组各9例,2组患者均应用常规胃镜检查以及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加强对观察组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在急诊胃镜止血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佳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