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血液成分制备技术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

陈丽

关键词:血液成分制备技术, 改良, 不良反应, 影响
摘要:目的 观察改良后的血液成分制备技术是否能够得到高质量血液,减少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 按照新的处理方法制备多种改良血液成分,调查其临床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与传统血液成分制备技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观察比较其改良效果.结果 改良血液成分制备技术后,总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5%,明显低于传统血液成分制备技术不良反应发生率0.29%(P<0.05).改良后,多种血液成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传统技术有明显改善,其中以血浆的改善为显著(P<0.05).结论 改良血液成分制备技术可明显改善血液质量,降低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以提高血液的利用效率和安全性.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采用酮康唑单独及联合克霉唑栓治疗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采用酮康唑单独及联合克霉唑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300例,按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实施酮康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酮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起效时间、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药物起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念球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酮康唑和克霉唑栓联合治疗效果较单独使用酮康唑更加优越,更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进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针灸配合牵正散合桂枝汤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针灸配合牵正散合桂枝汤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7年5月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牵正散合桂枝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面部神经功能.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H-B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牵正散合桂枝汤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海亮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5年7月1日—2017年5月30日期间收治的100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马来酸依那普利胶囊、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不同时期血浆Hcy含量、血压测定结果;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6,9个月时,观察组血浆Hcy含量、收缩压、舒张压测定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H型高血压患者采取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血压值和血浆Hcy含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好,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刘志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丹参多酚酸盐对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017在我院ICU住院的70例AECOPDⅡ型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用药前及治疗后第6天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双下肢血栓情况.结果治疗6 d后,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液中低切黏度、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有助于改善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刘洪颜;刘强;张绍权;翟文庆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B超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B超在肝脏血管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4例确诊为肝脏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过B超及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 经B超检查定性诊断49例,物理诊断5例,检出率100.00%;经CT检查定性诊断45例,检出率83.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对肝脏血管瘤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检出率高,且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便携、费用较低等特点,是肝脏血管瘤等肝占位性病变的首选诊断方法.

    作者:陈志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体格检查模拟教学中人文关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体格检查是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为提高体格检查的教学质量,模拟教学是现在常采用的教学模式,本文对人文关怀教育在体格检查模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原因及对策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吕红玲;张馨予;陈维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兰索拉唑治疗内镜息肉切除诱发胃溃疡4周与8周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兰索拉唑治疗内镜息肉切除诱发胃溃疡4周与8周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内镜息肉切除诱发胃溃疡的60例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兰索拉唑服用方法及剂量与对照组相同,连续治疗时间为8周,对比2组临床疗效、溃疡愈合率及溃疡面积.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溃疡面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溃疡面积均缩小,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兰索拉唑治疗内镜息肉切除诱发胃溃疡8周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提高溃疡愈合率,缩小溃疡面积.

    作者:李文英;刘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对患者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

    目的 讨论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肾衰患者12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保守治疗)和试验组(透析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相关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1.7%)显著低于对照组(58.3%),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缓疾病进展,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昌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中药足浴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23例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受的失眠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1例.对照组采取中药足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常规耳穴贴压联合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足浴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失眠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友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孕期妇女乳头保健预防产后乳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孕期妇女乳头保健预防产后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产前检查的12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单纯给予产前健康宣教,观察组给予产前健康宣教+乳头保健护理指导.比较2组孕妇产后乳腺炎、 乳头凹陷/扁平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产后乳腺炎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产后乳头凹陷或扁平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产前健康宣教+乳头保健护理指导孕期妇女,可有效预防孕妇产后乳腺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余凌丽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饮食联合药物治疗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单纯的饮食控制,观察组5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宫内感染、胎膜早破、新生儿低血糖、早产、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宫内窘迫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联合药物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顺产率,降低患者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效果明显.

    作者:王灵霞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在围术期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24 h、48 h、72 h的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水肿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混合痔手术患者的护理当中,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且水肿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温秀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集束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集束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选我院2013年—2016年收治的白血病患者58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PICC导管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PICC导管维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置管时间及舒适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ICC导管维护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今后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戴洁;沈奕新;丁凌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喂养困难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小剂量红霉素对新生儿喂养困难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发生喂养困难问题的新生儿,按照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2组.研究组40例采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对比2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腹胀消失时间和呕吐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喂养困难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疗效并不理想,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有助于喂养困难新生儿病情更快、更好地康复.

    作者:张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卵泡周围血流在判定卵泡成熟度中的价值

    目的 研究卵泡周围血流在判定卵泡成熟度中的价值.方法 对在我院经助孕治疗的140例不孕症患者,在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当日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待测卵泡周围血流的各项参数.结果 妊娠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高于未妊娠组(P<0.05);2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S/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PSV>10cm/s组的妊娠率高,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简单线性回归分析,PSV与妊娠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借助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卵泡周围动脉血流速度,可作为评估卵泡成熟度的重要预测指标之一.

    作者:冯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价值评估

    目的 评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比较分析2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前,2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占预标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VC、FEV1、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较护理前以及对照组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并能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抗菌药物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间来我院儿科就诊的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菌药物治疗,不进行特殊服药指导及护理;试验组给予合理用药指导.2组患儿在用药前均向其家属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及家属的药物过敏史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儿疾病的预后情况.

    作者:刘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诊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动态心电图对心肌缺血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受治疗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2种心电图监测心率失常结果和心肌缺血情况.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和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等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且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心肌缺血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患者能够帮助对早期心肌缺血进行诊治,且能够及时地诊断心绞痛型、心率失常型冠心病,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小婧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6例,根据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干预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干预组患者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2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胰岛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均正确处理后,可有效改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给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改善血糖水平,又可提高胰岛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文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利普刀联合医用伤口护理膜用于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利普刀联合医用伤口护理膜用于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挂线造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利普刀行造口术,术后联合医用伤口护理膜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疼痛时间、伤口肿痛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瘢痕率、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随访,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普刀联合医用伤口护理膜对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有良好应用价值,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疼痛,降低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吴小秀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