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菌药物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分析

刘瑛

关键词:抗菌药物, 儿科临床治疗, 合理应用,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间来我院儿科就诊的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抗菌药物治疗,不进行特殊服药指导及护理;试验组给予合理用药指导.2组患儿在用药前均向其家属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及家属的药物过敏史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儿疾病的预后情况.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5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效果.结果54例患者中51例病情得到控制,3例无显著改善后,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气管插管率为5.56%;治疗后患者呼吸频率、收缩压、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同时临床给予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确保通气治疗的效果,降低气管插管率.

    作者:肖芳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液中TGF-β1 CRP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患者C反应蛋白(CR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呼吸科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依据双盲法将其随机分成2组,各45例.对照组单独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CRP、TGF-β1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前TGF-β1及CR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TGF-β1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前肺功能各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FEV1、FVC及PEF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较好,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降低TGF-β1、CRP水平.

    作者:孜亚古丽·吾买尔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2月98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25 mg/d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采用12.5 mg/d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药物安全性,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药物安全性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子宫肌瘤体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25 mg/d和12.5 mg/d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相似;但小剂量的安全性更高,还可减少用药量和治疗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雯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治疗的86例(128颗牙)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铸造金属桩修复,观察组行玻璃纤维桩核修复.观察2组修复效果与治疗前后牙周状况.结果 观察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碱性磷酸酶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碱性磷酸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临床效果良好,可提升修复成功率,改善患者口腔健康状态.

    作者:陶立青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老年肺炎患者检测红细胞沉降率CRP以及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老年肺炎患者临床诊断中检测红细胞沉降率、CRP、D-二聚体水平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接收的42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至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4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的红细胞沉降率、CRP、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对比、 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CRP、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组中,不同年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CRP、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检测红细胞沉降率、CRP、D-二聚体水平在老年肺炎患者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予以重视.

    作者:余红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药剂科参与归档病历的点评管理及其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药剂科参与对归档病历的点评管理,促进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加强药剂科、病案室和临床科室的协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药师每月随机抽取30份归档病历,对其医嘱用药进行点评,并给予改进建议,将点评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科室.结果2014年—2017年共点评归档病历1440份,其中不合理病历142份,用药有异议病历共170份,不合理或有异议医嘱数320条,并给予临床建议69条;较之2014年,不合理病历数呈逐年减少趋势,其中2016年和2017年显著较少.结论 通过对归档病历点评管理, 做到了对问题的及时反馈,提高了临床用药合理性,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促进了药师参与临床的积极性和认同感.

    作者:罗绍远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对母婴影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对母婴影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孕妇(观察组)与初次剖宫产孕妇(对照组)各158例,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产时出血量、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盆腔粘连、胎盘植入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新生儿感染及窒息例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孕妇,并发症会显著增加,尤其是对产妇有着较大影响;因此临床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要谨慎选择剖宫产,预防远期并发症.

    作者:苏莉;邱晓云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不同投照体位在髌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不同投照体位在髌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0例创伤性髌骨骨折的具体投照体位如下:40例患者在通常摄取膝关节前后位及侧位片后,且全部摄取髌骨斜位片,其中12例另外加摄髌骨轴位,并进行分析.结果 40例髌骨骨折患者均得到明确诊断,其中40例膝关节前后位显示22例,40例侧位显示28例,12例髌骨轴位显示7例,40例髌骨斜位均能清楚显示.结论 膝关节前后位及侧位作为膝部摄影的通常体位,由于斜位显示良好,因而我们把它也作为膝部创伤的常规摄影体位.

    作者:徐定元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星蒌承气汤对慢性脑供血不足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星蒌承气汤对慢性脑供血不足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7日—2016年3月8日收治的102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星蒌承气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一氧化氮、 内皮素-1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一氧化氮、内皮素-1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服用星蒌承气汤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白艳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在围术期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24 h、48 h、72 h的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水肿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混合痔手术患者的护理当中,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且水肿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温秀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氟桂利嗪在偏头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氟桂利嗪在偏头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治疗的偏头痛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头疼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头疼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及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头疼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及血清hs-CRP水平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疼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hs-CRP水平,缓解患者偏头疼症状,且用药安全可靠.

    作者:龙洪波;高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6例,根据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干预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干预组患者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比2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胰岛功能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均正确处理后,可有效改善,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给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磷酸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改善血糖水平,又可提高胰岛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文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观察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栓塞对大脑中动脉瘤的治疗效果

    目的 对比分析大脑中动脉瘤(MCAA)患者应用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2月—2017年3月收治的82例MCA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n=41)、乙组(n=41).甲组患者实施手术夹闭治疗,乙组患者实施血管内栓塞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情况、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6个月复发率.结果 甲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乙组(P<0.05);甲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乙组(P<0.05);甲组6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乙组(P<0.05);2组术中出血量、 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MCAA患者治疗中,手术夹闭与血管内栓塞的效果相当,前者手术时间更短,6个月复发率更低,而后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为此,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作者:杨世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价值评估

    目的 评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比较分析2组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前,2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占预标值的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VC、FEV1、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较护理前以及对照组均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并能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室2015年7月1日—2017年5月30日期间收治的100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马来酸依那普利胶囊、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不同时期血浆Hcy含量、血压测定结果;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6,9个月时,观察组血浆Hcy含量、收缩压、舒张压测定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H型高血压患者采取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可以更有效地降低血压值和血浆Hcy含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好,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刘志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分析妇科慢性盆腔炎经中药透骨川椒汤治疗的效果

    目的 探讨透骨川椒汤在妇科慢性盆腔炎(CPID)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科2014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8例CPID患者分为中药组62例和西药组56例.中药组口服透骨川椒汤治疗,西药组口服替硝唑及头孢地尼治疗.对比2组疗效差异.结果 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94%,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8.57%(P<0.05).结论 透骨川椒汤具有化瘀解毒、温化寒湿、清热利湿、益气活血、养阴化瘀等多种功效,治疗妇科CPID的效果优于西药.

    作者:马若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集束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集束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选我院2013年—2016年收治的白血病患者58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PICC导管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PICC导管维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置管时间及舒适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ICC导管维护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PICC导管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今后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戴洁;沈奕新;丁凌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基层医院小儿急性阑尾炎误诊30例分析

    目的 探讨首诊于我科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08年2月份到—2017年2月首诊于我科小儿急性阑尾炎误诊病例30例.结果 本组患儿均于就诊后24 h~96 h内转入普外科或者上级儿童医院外科,随访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结论 对年龄小的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急性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且病史阐述不清、腹痛持续时间较长,查体腹部体征不典型、腹部压痛点不固定,不配合体格检查的,都应予重视,应仔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且应多次查体,动态观察患儿体征变化,取得患儿配合,必要时镇静查体,降低误诊率.

    作者:崔盖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针灸配合牵正散合桂枝汤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针灸配合牵正散合桂枝汤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7年5月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牵正散合桂枝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面部神经功能.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H-B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配合牵正散合桂枝汤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黄海亮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煤矿创伤致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的病原学分布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煤矿创伤致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311例煤矿伤导致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统计创口感染的细菌学分布,分析引发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1311例煤矿伤导致的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感染率为24.10%,共分离出39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19株、占55.87%,革兰阳性菌173株、占44.13%.创伤机制、 损伤程度、 清创前的时间间隔、 术前抗菌药是导致煤矿开放伤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煤矿创伤致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创口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创伤机制及损伤程度,缩短急救时间,清创前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元占玺;黄海;韩兰芳;张喜才;郭艾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