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麻醉剂量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护理体会

蔡凤晓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丙泊酚, 瑞芬太尼,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亚麻醉剂量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行支气管镜检查患者30例,分为A、B 2组.2组术前均进行心理干预,详细告知手术及麻醉过程,消除恐惧心理;患者入支气管镜室后,鼻腔及声门给予2%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面麻醉,1 min后A组采取20 ug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2 mg/kg静脉注射,B组予不予任何麻醉药物;待纤维支气管镜到达声门时,2组均从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孔滴注2%利多卡因5 mL,当纤维支气管镜进入气管后视情况追加2%利多卡因5~10 mL.比较2组患者检查时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更顺利,检查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患者更加满意.结论 良好的术前教育可降低患者恐惧心理,良好的镇静镇痛可以减少检查时间及检查中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更高.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Sandwich教学法在乳腺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肿瘤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级、2015级、2016级护理本科专业2个班为研究对象,从2个班级的学生分别随机抽取36人,分为2组,试验组为Sandwich教学模式,对照组为传统模式,比较2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及调查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满意情况.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对该教学模式亦非常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ndwich教学法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亦非常满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作者:毛雄燕;何润芳;臧立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社区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社区护理方法 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月接诊的80例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护理方式进行分组:甲组40例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方案,乙组40例采取常规社区护理方案.观察2组护理后血压水平的改善情况和满意率.结果 甲组护理后的舒张压为(76.3±6.9)mm Hg、收缩压为(128.5±7.4)mm Hg,均比乙组的(85.4±6.4)mm Hg、(140.2±15.1)mm Hg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5.0%,比乙组的82.5%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积极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施以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压,促进病情缓解.

    作者:韩友芳;黎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护患沟通方法在注射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护患沟通方法 在注射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2月到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注射室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用的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2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则采取护患沟通方法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且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注射室患者采取护患沟通方法进行护理,可大大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秀丽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围术期舒适护理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围术期舒适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患者中选择8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97.73%,81.82%,并发症发生率4.54%,22.73%,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包梅菊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急性胆囊炎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加用优质护理干预,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测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稍短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用于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可以提高护理满意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畅文玲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ICU护理措施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术后ICU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ICU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3个月,研究组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疾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实施全面ICU护理干预的效果理想.

    作者:尧淑娣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延伸护理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延伸服务模式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出院脑梗死康复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0例.出院前每名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出院指导,出院后干预组给予半年内的延伸护理干预,半年后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脑梗死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 干预组的自我管理能力、脑梗死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伸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自护能力、增加脑梗死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凌丽梅,麦晓雯,陈彩凤,等.延续性康复护理指导对脑梗死患者脑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20):2112-2114.],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杜菁菁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脐血流与胎心监护联合检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观察

    目的 观察脐血流与胎心监护联合检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联合检查组和单一检查组,每组50例.联合检查组采用脐血流和胎心监护联合检测,单一检查组采用胎心监护进行检测,观察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 妊娠结局.结果 联合检查组胎儿宫内窘迫检出率为16.0%(8/50),单一检查组胎儿宫内窘迫检出率为4.0%(2/50),差异明显(P<0.05).联合检查组脐血流、胎心监护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单一检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晚期孕产妇进行脐血流联合胎心监护检测胎儿宫内窘迫的准确度较高,明显优于单纯胎心监护,对产妇的妊娠结局可产生积极影响,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黄晋萍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训练及沟通模式标准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讨论康复训练及沟通模式标准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80例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训练沟通组,常规组按一般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训练沟通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标准化训练沟通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人员护理水平.结果 训练沟通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人员水平两项指标的对比中,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康复训练及沟通模式的标准化可有效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减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患者疾病康复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作者:李凤莲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TRACE服务程序提升整形美容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将TRACE服务程序应用到整形美容患者中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整形美容手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分析组45例在护理中应用TRACE服务程序,基础组45例在护理中应用常规程序.比对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分析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7.8%,明显较基础组的80%高(P<0.05).结论 将TRACE程序服务应用到整形美容患者中,可使患者享受到更为优质、系统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郭磊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39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早期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康复护理依从性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结果 早期康复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早期康复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康复护理依从性评分高于常规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2组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相近(P>0.05);干预后早期康复组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及护理依从性,有助于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赵琨;陈秀芳;廖金秀;倪素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监护室护士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后治疗护理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目的 分析监护室护士术前访视对心脏手术后治疗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心脏手术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监护室护士于手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比较分析访视前后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结果 访视后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访视前(P<0.05).结论 监护室护士对心脏手术患者实行术前访视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护理依从性,保证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兴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延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对比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第1,3,5个月哮喘测试评分(AC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有效缓解病情,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颖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分析

    目的 分析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随机分组,2组均采取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优质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2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住院时间、脊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腰椎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QOL评分.结果 优质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总效率95.24%,高于常规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的住院时间为(5.51±1.41)d,相对于常规组的(7.39±2.77)d更短;脊髓损伤、出血、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常规组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腰椎疼痛评分、 功能障碍指数、QOL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优质组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确切,辅以优质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疼痛,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郭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新生儿沐浴联合抚触护理在新生儿感染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新生儿沐浴联合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收集新生儿共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新生儿沐浴联合抚触护理.观察和对比2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体格发育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更低;在体格发育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沐浴联合抚触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风险,有助于促进新生儿更快更好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患者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胃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将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2组焦虑程度、手术室相关并发症、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降低,手术室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生活质量总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胃癌手术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恢复,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叶来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门诊胎心监护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门诊胎心监护采用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门诊胎心监护孕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比2组孕妇的满意度、依从性、护患纠纷发生率、阳性率、胎儿异常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护患纠纷发生率、阳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胎心异常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胎心监护孕妇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阳性率、胎心异常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提高孕妇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艺玲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突发性耳聋患者认知行为干预65例效果评价

    目的 评估认知行为干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65例,2组患者均予以临床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2组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在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入院时SASRQ、HAMA、HAM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干预组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痊愈12例、显效28例、有效19例、无效6例,与常规组的7例、15例、30例、13例比较明显更优(P<0.05).结论 认知及行为干预可明显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应激状态和负性心理,促进听力恢复,可于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侯霞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78例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状态、手术后的疼痛程度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及排气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及排气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 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术后疼痛,而且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下床时间及排气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徐斌;刘锦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58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循证护理)各29例.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喘憋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洁 刊期: 2018年第1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