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淑娣
目的 分析脑室内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后引流管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行侧脑室外引流术的脑室内出血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引流管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有效率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与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室内出血侧脑室外引流术后引流管护理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蔓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我科接诊的64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对其进行分组:试验组(n=32)应用多样性护理方案,对照组(n=32)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2组护理后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护理满意率.结果 试验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6.87%,明显比对照组的84.37%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积极采取多样性护理手段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施护,可显著降低血糖水平,改善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郁晓芬;杨美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39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早期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康复护理依从性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结果 早期康复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早期康复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康复护理依从性评分高于常规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2组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相近(P>0.05);干预后早期康复组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及护理依从性,有助于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赵琨;陈秀芳;廖金秀;倪素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有效护理方式.方法 收集使用PICC导管的肿瘤化疗患者共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规范化护理.对比2组PICC不良事件发生率、置管时间以及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PICC不良事件发生率、 置管时间以及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更优(P<0.05).结论 在使用PICC导管的肿瘤化疗患者中,规范化护理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延长置管时间,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久芳;曹成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中医饮食护理在内科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64例患者,依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中医饮食护理)和对照组(基础护理),对2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护理后总有效率为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患者采用中医饮食护理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明思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对护患沟通方法 在注射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2月到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注射室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用的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2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则采取护患沟通方法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且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注射室患者采取护患沟通方法进行护理,可大大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秀丽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58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循证护理)各29例.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喘憋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任洁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总结新生儿红臀患儿的临床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12月诊治的24例新生儿红臀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患儿护理前后臀部皮肤损伤情况.结果 护理前后皮肤损伤分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有效的新生儿红臀护理措施能够修复及改善患儿臀部皮肤破损情况,改善护理结局,可推广应用.
作者:周旭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亚麻醉剂量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行支气管镜检查患者30例,分为A、B 2组.2组术前均进行心理干预,详细告知手术及麻醉过程,消除恐惧心理;患者入支气管镜室后,鼻腔及声门给予2%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面麻醉,1 min后A组采取20 ug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2 mg/kg静脉注射,B组予不予任何麻醉药物;待纤维支气管镜到达声门时,2组均从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孔滴注2%利多卡因5 mL,当纤维支气管镜进入气管后视情况追加2%利多卡因5~10 mL.比较2组患者检查时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A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更顺利,检查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患者更加满意.结论 良好的术前教育可降低患者恐惧心理,良好的镇静镇痛可以减少检查时间及检查中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更高.
作者:蔡凤晓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对比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第1,3,5个月哮喘测试评分(AC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有效缓解病情,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颖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妇产科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114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常规组和责任组,分别给予常规助产护理和责任制助产护理.对比2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责任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初产妇责任制助产护理,能提高自然分娩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曾燕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肝癌患者,均行肝癌介入术治疗,按照其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与护理组,每组3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行介入术后的肝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碧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82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CHF住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出院后持续护理服务,观察2组CHF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CHF复发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CHF知识掌握92.68%、治疗依从性好90.24%、护理满意97.56%,高于对照组的68.29%,60.98%,24.39%(P<0.05);CHF复发7.32%,低于对照组的24.39%(P<0.05).观察组情绪评分(3.56±1.45)分、体力评分(5.17±2.04)分、症状评分(4.23±1.27)分、社会评分(5.45±1.48)分,低于对照组的(5.78±2.05)分、(7.09±2.32)分、(6.33±1.98)分、(6.98±1.30)分(P<0.05).结论 对CHF患者应用持续护理效果明确,能够显著提高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王芳;陶风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肝胆外科快速康复法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肝胆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快速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2组患者在下床、进食、排气、排便、住院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率分别为96.70%,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能够提高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康复速度,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产生,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洁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社区护理方法 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2017年1月接诊的80例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护理方式进行分组:甲组40例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方案,乙组40例采取常规社区护理方案.观察2组护理后血压水平的改善情况和满意率.结果 甲组护理后的舒张压为(76.3±6.9)mm Hg、收缩压为(128.5±7.4)mm Hg,均比乙组的(85.4±6.4)mm Hg、(140.2±15.1)mm Hg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5.0%,比乙组的82.5%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积极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施以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压,促进病情缓解.
作者:韩友芳;黎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健康教育,分析对比2组护理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不仅能促进康复,同时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雷海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调研对象为9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对照组4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实施优质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以及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改善妊娠分娩结局,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杨丽云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口腔种植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100例口腔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盲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及研究组5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口腔种植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雯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8月因急性脑血栓于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均以2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Fu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值得推广.
作者:杨格日乐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给予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7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2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治疗后4周和12周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指标下降幅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促使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李倩楠;张伟 刊期: 201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