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干预对口腔种植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研究

刘雯雅

关键词:口腔种植, 舒适护理, 不良情绪, 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口腔种植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100例口腔种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双盲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及研究组5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口腔种植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突发性耳聋患者认知行为干预65例效果评价

    目的 评估认知行为干预在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65例,2组患者均予以临床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2组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在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入院时SASRQ、HAMA、HAM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干预组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痊愈12例、显效28例、有效19例、无效6例,与常规组的7例、15例、30例、13例比较明显更优(P<0.05).结论 认知及行为干预可明显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应激状态和负性心理,促进听力恢复,可于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侯霞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新生儿沐浴联合抚触护理在新生儿感染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新生儿沐浴联合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收集新生儿共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新生儿沐浴联合抚触护理.观察和对比2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体格发育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更低;在体格发育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沐浴联合抚触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风险,有助于促进新生儿更快更好发育,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训练及沟通模式标准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讨论康复训练及沟通模式标准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80例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训练沟通组,常规组按一般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训练沟通组在此基础上加入标准化训练沟通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人员护理水平.结果 训练沟通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人员水平两项指标的对比中,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康复训练及沟通模式的标准化可有效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减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患者疾病康复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作者:李凤莲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电子医嘱执行错误的原因分析

    信息化技术的方便、 快捷已经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省时、高效、方便,如今我院医嘱录入、执行也已经全面进入信息时代.目前,我院纸质医嘱与电子医嘱同时存在,纸质手工医嘱随病历、随医生查房,医生查房时开据纸质医嘱,查房结束后再录入为电子医嘱,经医生审核提交后,将病例纸质医嘱交由护士核对纸质与电子医嘱无误后执行[1]. 护士在执行电子医嘱的过程中,因电子医嘱与纸质医嘱存在着不一致,未能及时发现导致执行电子医嘱错误,不能正确执行医嘱,目前我院以执行纸质医嘱为主. 现将电子医嘱错误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林丽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个体化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6例住院分娩产妇,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护理总满意度达到98.1%,对照组产妇护理的总满意度仅为71.7%.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为71.7%,健康知识掌握率86.8%;而对照组产妇母乳喂养率仅为50.9%,健康知识掌握率为52.8%.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在产科病房中实施个体化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程度及护理质量,建议推广.

    作者:钟燕;赵会;刘小燕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护患沟通方法在注射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护患沟通方法 在注射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2月到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注射室接受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采用的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2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则采取护患沟通方法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且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门诊注射室患者采取护患沟通方法进行护理,可大大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秀丽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健康教育,分析对比2组护理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不仅能促进康复,同时还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雷海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优质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患者的血压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状况,而且能够降低产后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锦丽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急性胆囊炎实施优质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加用优质护理干预,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测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稍短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用于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可以提高护理满意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畅文玲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过渡期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监护过渡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监护过渡期中过渡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3年5月—2017年1月于我院ICU治疗后转入神经外科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提供过渡期护理服务,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比对照组的8%更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重症监护过渡期的SDS评分与SAS评分更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监护过渡期中过渡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雅珊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围术期舒适护理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围术期舒适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患者中选择8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97.73%,81.82%,并发症发生率4.54%,22.73%,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急性阑尾炎开腹手术围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包梅菊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延续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对比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第1,3,5个月哮喘测试评分(AC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有效缓解病情,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颖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综合性护理对瘢痕妊娠产妇剖宫术后早期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瘢痕妊娠产妇剖宫产后开展综合性护理对并发症发生率及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瘢痕妊娠剖宫产产妇7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n=36)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6)采用综合性护理,比较2组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活动、肛门排气、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观察组初乳时间早于对照组,哺乳次数多于对照组,术后48 h泌乳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瘢痕妊娠产妇实施综合性护理可加快剖宫产后恢复速度,并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39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早期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康复护理依从性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结果 早期康复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早期康复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康复护理依从性评分高于常规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2组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相近(P>0.05);干预后早期康复组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及护理依从性,有助于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赵琨;陈秀芳;廖金秀;倪素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有效护理方式分析

    目的 分析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有效护理方式.方法 收集使用PICC导管的肿瘤化疗患者共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规范化护理.对比2组PICC不良事件发生率、置管时间以及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PICC不良事件发生率、 置管时间以及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均更优(P<0.05).结论 在使用PICC导管的肿瘤化疗患者中,规范化护理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延长置管时间,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久芳;曹成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对冠心病患者行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以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40例患者基于常规护理加行优质护理服务.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相比于常规护理更容易赢得患者认可,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圆圆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8月因急性脑血栓于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均以2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Fue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值得推广.

    作者:杨格日乐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持续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82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CHF住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出院后持续护理服务,观察2组CHF知识掌握程度、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CHF复发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CHF知识掌握92.68%、治疗依从性好90.24%、护理满意97.56%,高于对照组的68.29%,60.98%,24.39%(P<0.05);CHF复发7.32%,低于对照组的24.39%(P<0.05).观察组情绪评分(3.56±1.45)分、体力评分(5.17±2.04)分、症状评分(4.23±1.27)分、社会评分(5.45±1.48)分,低于对照组的(5.78±2.05)分、(7.09±2.32)分、(6.33±1.98)分、(6.98±1.30)分(P<0.05).结论 对CHF患者应用持续护理效果明确,能够显著提高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王芳;陶风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化疗后口腔溃疡预后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口腔护理方法 对化疗后口腔溃疡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擦洗配合冲洗法进行护理.对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对于常规护理,擦洗配合冲洗法对化疗后口腔溃疡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君君;胡水花;江岚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对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肝癌患者,均行肝癌介入术治疗,按照其入院顺序分为常规组与护理组,每组3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行介入术后的肝癌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碧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