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11例临床病理观察

程红;张帆

关键词: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微乳头型, 非浸润性种植, 微浸润
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SBT)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学特征.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44岁(20岁~59岁),其中8例为经典型SBT,另3例为微乳头型SBT,3例微乳头变异型SBT均累及双侧卵巢,并呈外生性生长.临床表现特征:1例伴上皮性非浸润性种植,另1例伴微浸润.结论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形态学、腹膜种植、微浸润以及淋巴结累及等情况需详尽了解,积累经验,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及患者.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对比

    目的 比较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79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心律失常诊断结果.结果 与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总检出率(25.32%)对比,动态心电图检测总检出率(100%)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及短阵室上速等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效果优于常规心电图,对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应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宫颈鳞癌组织中p62表达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宫颈鳞癌组织中自噬蛋白p62表达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鳞癌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组,2组受检者均接受常规宫颈组织活检.分析检查结果,探讨p62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 p62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噬蛋白p62多见于宫颈鳞癌组织细胞质,而且与淋巴结转移关系比较密切.

    作者:甄世萍;卢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对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择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对胆囊壁状况,胆囊结石大小、数量,胰腺的形态、大小、实质回声及其周围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超声诊断发现57例胆囊结石患者为多发性结石,其中46例患者结石直径在0.9 cm以下,11例患者结石直径在0.9 cm及以上,多发性结石且小直径结石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的概率比较高.结论 对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超声诊断可以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屈宗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瘤内切瘤术治疗颅内巨大肿瘤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瘤内切瘤术治疗颅内巨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64例颅内巨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传统肿瘤开颅切除术)和参照组(瘤内切瘤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参照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13%,明显低于对常规组的18.78%(P<0.05).结论 与传统肿瘤开颅切除术相比,采用瘤内切瘤术对颅内巨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可在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手术耗时的同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优化临床疗效和提高预后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王晶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治疗性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与原发疾病的关系探讨

    目的 分析治疗性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与原发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2月期间于我院消化内科行治疗性ERCP术的300例胰胆疾病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胰腺炎将其分为2组,发生组(n=20)、未发生组(n=280),分析术后急性胰腺炎与原发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发生组患者原发疾病所占比例依次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胰腺癌、胆管癌、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壶腹部癌、壶腹部嵌顿结石、胆总管结石、胆管炎性狭窄;发生组患者胆总管结石所占比例低于未发生组,胆管癌、胰腺癌所占比例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壶腹部癌所占比例略高于未发生组,胆管术后胆管狭窄、壶腹部嵌顿结石所占比例略低于未发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胆管炎性狭窄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胆炎症疾病、癌症及结石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性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风险,胆管腔疾病患者发生风险较低.

    作者:陈云云;黎筱青;朱乔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9例(P<0.05);慢性支气管炎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对照组69.1%(P<0.05);气管炎症状消失时间和疾病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不良反应,保证治疗安全.

    作者:徐星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高分辨率CT扫描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高分辨率CT扫描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2月我院确诊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1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飞利浦16排螺旋CT行常规胸部CT扫描与高分辨率CT扫描.对比两种扫描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 高分辨率CT的征象多于普通CT,高分辨率CT可以清晰展现小叶性肺气肿与胸膜下线,其效果显著优于普通CT扫描(P<0.05).结论 高分辨率CT扫描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显著,可以及早发现患者病灶活动性,对于疾病诊断与疗效评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连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药物联合治疗对内分泌失调性不孕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

    目的 探究药物联合治疗对内分泌失调性不孕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50例内分泌失调不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克罗米芬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克罗米芬、人绝经促性腺激素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排卵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血清性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联合治疗内分泌性不孕症,可改善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促进排卵,提高怀孕概率,促进家庭和谐.

    作者:林书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脑膜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脑膜瘤是一种原发性颅内肿瘤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治疗方法有所不同,治愈难度较大.临床上治疗脑膜瘤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手术辅助放疗、术前血管栓塞联合手术治疗及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方式.本文就脑膜瘤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临床治疗脑膜瘤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彭旭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复合乳酸菌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合乳酸菌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血清相关指标、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Hp根除率均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17、α-防御素、TGF-β1均改善,且观察组IL-17、TGF-β1较对照组低,α-防御素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乳酸菌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提升Hp根除率,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文梅;杨梅芳;黄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直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2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直肠炎患者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冯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子宫腺肌症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从2015年12月—2017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3例,回顾性分析其MRI检查结果及临床病理诊断检查结果.结果 63例患者子宫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图像表现为在正常的子宫内膜回声增强,环绕一低强带信号,>5 mm厚度的不均匀回声带.30例患者T2W1增强扫描检查结果显示弥散性子宫腺肌症;31例患者结果提示局限性子宫腺肌症;1例患者被误诊为子宫肌瘤;1例漏诊.诊断准确率为96.83%,误诊率1.59%.结论 子宫腺肌症的MRI检查结果可靠,诊断价值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宋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肺炎支原体检测中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肺炎支原体中的检测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650例,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比较不同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 650例患者终均得到确诊,89例患者检测出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检测率为13.69%.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3.5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3.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肺炎支原体检测中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医院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作者:叶仁清;阮琳玲;欧双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妇产科急腹症应用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70例急腹症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并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结果 超声准确诊断67例(95.71%),漏诊1例(1.43%)、误诊2例(2.86%).结论 在妇产科急腹症中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任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超声检查对孕11周~13+6周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孕11周~13+6周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于我院接受超声检查的5200例孕11周~13+6周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00例孕妇中,畸形胎儿125例,胎儿畸形发生率为2.40%;早孕期畸形检出率为58.40%,主要包括前腹壁畸形、四肢畸形、神经系统畸形、心血管异常、颈部NT增厚、颜面部畸形、无心序列及其他异常,未发现泌尿系统、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畸形.结论 孕11周~13+6周接受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的筛查诊断上意义重大,可帮助孕妇早日决定妊娠结局,降低引产对孕妇造成的伤害;同时,在孕11周~13+6周进行超声检查,也可为产妇的产前咨询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值得在产科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徐春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微通道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微通道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8例,按随机对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采取输尿管软镜碎石术,54例)和对照组(采取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54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同时详细记录2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出血量较少,术后3 d、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取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可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出血量,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袁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应用对比

    目的 对比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仪应用在临床血糖检验中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糖尿病患者按计算机随机分成2组,50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生化仪检测血糖;观察组利用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对比2组血糖检测结果、误诊率及检测时间.结果 观察组血糖值、血浆葡萄糖水平、血清葡萄糖水平、血糖单次检测平均水平、血糖多次检测平均水平以及误诊率和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采集血液至得出检验报告所需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 常规生化仪虽在血糖检测中应用时间更长,但快速血糖仪已逐渐体现出其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林美英;黄江山;陈智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血脂生化检验中应用分级检验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临床血脂生化检验中运用分级检验方法的效果.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选取110份血脂生化标本为试验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拉网式检验方式,共55份标本;观察组实施分级检验方式,共55份标本.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诊断正确率和各项指标的水平值.结果 实施分级检验后,能够提高诊断正确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各项血脂水平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分级检验用于血脂生化检验中,能够提高诊断正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徐燕军;黄美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硬膜外阻滞联合穴位注射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联合穴位注射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选2016年—2017年于我院分娩的初产妇90例,随机分A、B 2组,每组45例.A组采用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B组在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基础上联合三阴交利多卡因穴位注射,对两种镇痛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B组在VAS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指标上均优于A组(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联合穴位注射无痛分娩效果可靠,既能解除分娩疼痛,又能保证母婴安全,还可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繁荣;郑映红;张秋菊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目的 评估高、 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行高、低频超声检查,对比高频超声检查、低频超声检查以及两种方法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5.00%,明显高于低频检查(57.00%)和高频检查(69.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应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中有助于提高符合率.

    作者:钟群锋;赖丽萍;肖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