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性感染与胎膜早破及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刘宁

关键词:假丝酵母菌感染, 妊娠期, 胎膜早破, 妊娠结局, 相关性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性感染与胎膜早破及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52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性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产检无生殖道感染的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胎膜早破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胎膜早破发生9例,占17.31%,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28.85%;对照组胎膜早破发生2例,占4.00%,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6.00%.观察组胎膜早破发生率及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性感染与胎膜早破、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与胎膜早破具有相关性,是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原因.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性感染与胎膜早破及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性感染与胎膜早破及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52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性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产检无生殖道感染的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胎膜早破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胎膜早破发生9例,占17.31%,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28.85%;对照组胎膜早破发生2例,占4.00%,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6.00%.观察组胎膜早破发生率及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性感染与胎膜早破、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与胎膜早破具有相关性,是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原因.

    作者:刘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脑膜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脑膜瘤是一种原发性颅内肿瘤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治疗方法有所不同,治愈难度较大.临床上治疗脑膜瘤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手术辅助放疗、术前血管栓塞联合手术治疗及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方式.本文就脑膜瘤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临床治疗脑膜瘤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彭旭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复合乳酸菌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复合乳酸菌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及其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1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合乳酸菌胶囊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血清相关指标、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Hp根除率均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17、α-防御素、TGF-β1均改善,且观察组IL-17、TGF-β1较对照组低,α-防御素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乳酸菌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清相关指标,提升Hp根除率,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文梅;杨梅芳;黄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对患者肾功能影响的比较

    目的 对比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乙肝患者,分为2组,甲组采取替比夫定治疗,乙组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结果 2组治疗前eGFR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甲组患者治疗52周后eGFR为(91.43±7.65)mL/(min·1.73 m2),明显高于治疗前以及乙组(P<0.05).2组病毒应答率以及ALT复常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对慢性乙肝的治疗效果相仿,但替比夫定对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更为显著.

    作者:李春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直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2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直肠滴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直肠炎患者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冯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炎琥宁灌肠与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炎琥宁灌肠与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8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灌肠治疗,对比2组症状改善时间、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体温复常时间(1.73±0.44)d、呕吐消失时间(2.13±0.27)d、腹泻改善时间(3.07±1.16)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出现,患儿耐受性良好.结论 炎琥宁保留灌肠与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儿早期恢复,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唐小军;周水波;李爱芬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肾上腺肿瘤患者23例CT征象分析

    目的 总结肾上腺肿瘤的CT影像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23例肾上腺肿瘤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探讨其诊断价值.结果 23例患者中肾上腺腺瘤12例,嗜铬细胞瘤5例,髓样脂肪瘤2例,节细胞神经瘤1例,皮质腺癌1例,转移瘤2例;通过大小、形态、分界、强化特点等可对肿瘤类型及性质进行初步确定.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肾上腺肿瘤的CT征象各具其特征,需结合临床及生化检验结果综合判断,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牛永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甲氨蝶呤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甲氨蝶呤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甲氨蝶呤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 d、4 d及12 d的血清HCG值分别为(1453.36±315.79)U/L、(452.46±344.70)U/L及(19.05±6.18)U/L,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持续性异位妊娠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P<0.05).结论 甲氨蝶呤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的影响显著,可降低血清HCG值,降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肺炎支原体检测中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肺炎支原体中的检测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650例,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比较不同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 650例患者终均得到确诊,89例患者检测出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检测率为13.69%.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3.5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3.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肺炎支原体检测中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医院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作者:叶仁清;阮琳玲;欧双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内科危重病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探讨

    目的 探讨内科危重病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特征及防治.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9月诊治的40例各种危重病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消除应激因素;禁食或胃肠减压;静脉应用质子泵抑制剂;8.0%去甲肾上腺素胃管注入;必要时加用生长抑素;血压低于90/60 mm Hg、血红蛋白低于70 g/L给予输血治疗.结果32例(80.00%)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患者通过上述内科保守治疗得到控制,6例(15.00%)患者因原发病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2例(5.00%)因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 危重病患者是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高发群体,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响因素复杂、预后不良的特征,要积极预防,密切观察,早期治疗.

    作者:沈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和80例健康体检人员(健康组)实施研究,对所有人员均实施1年随访,精神分裂症组患者均实施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入院检查时、随访6个月、随访1年时间点行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分析2组的检测结果.结果 精神分裂症组患者随访6个月、随访1年后肝实质不均匀、脂肪肝发生率与健康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80例精神分裂症组患者中单一用药48例,联合用药32例.精神分裂症组单一用药患者随访6个月、随访1年后肝实质不均匀、脂肪肝发生率与联合用药患者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运用.

    作者:伊慧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联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咳嗽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联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咳嗽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行氨溴索口服液治疗,观察组30例行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联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咳嗽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咳嗽实施桂枝加厚朴杏仁汤联合氨溴索口服液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抗生素应用,改善患者咳嗽症状,降低加重成喘息、支气管炎、肺炎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建林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开腹阑尾切除与腹腔镜阑尾切除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选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腔镜组.传统组25例患者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腔镜组25例患者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粘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残余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少于传统组,粘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残余脓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波;张思平;孙永华;耿超;秦雪顶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微通道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微通道经皮肾镜与输尿管软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8例,按随机对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采取输尿管软镜碎石术,54例)和对照组(采取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54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同时详细记录2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出血量较少,术后3 d、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取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可提高结石清除率、减少出血量,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袁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中药五倍子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随着祖国传统医学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中药近年来也成了研究的热点.此外,新技术手段在中药领域的应用,使得中药现代化已经成为中药研究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中药的了解和认识不断深入,以及中药成分分离和提纯手段的进步,中药将在临床应用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本文综述了中药五倍子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概况和药理作用,目的在于了解五倍子及其活性成分研究的新进展,为中药五倍子更好地开发和应用于临床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孙会娟;张瑜;赵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针灸配合手法与口服西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手法与口服西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8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配合手法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5%,较之对照组的81.8%明显提高(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药治疗的基础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加以针灸以及手法治疗,可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朱丽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手法复位结合手术治疗Sanders Ⅲ Ⅳ型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应用术前手法复位结合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68例80足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入院后即给予手法复位,待消肿后再行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随访评价患者的术前消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伤口情况.结果 6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18个月,平均10.1个月.术前消肿时间为3 d~5 d,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周~12周.按照美国足踝协会后足评分(AOFAS)进行功能评定,优38例,良20例,可10例,优良率为85%.本组患者中有3例于术后1周出现切口转弯处伤口渗出,经换药后于术后3周愈合.结论 术前手法复位结合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Ⅲ、Ⅳ型跟骨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薛晓峰;乔晓红;王利民;任立新;杨慧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时不同麻醉用药对血钾浓度变化和肌痛的影响

    目的 研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时依托咪酯与丙泊酚麻醉对患者血钾浓度与肌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86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静推依托咪酯)、B组(静推丙泊酚),每组各43例.记录2组诱导前即刻、电击前即刻、电击后5 min时间点的HR、SBP、DBP、血钾浓度、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肌痛及肌肉震颤发生率.结果 2组诱导前即刻、电击前即刻、电击后5 min各时间点的HR、SBP、DBP及血钾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内不同时间点HR、血钾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内不同时间点SBP、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肌痛及肌肉震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时应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麻醉均可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对血钾浓度、肌痛及肌肉震颤方面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作者:王婷;穆前进;张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药物联合治疗对内分泌失调性不孕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

    目的 探究药物联合治疗对内分泌失调性不孕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的50例内分泌失调不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克罗米芬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克罗米芬、人绝经促性腺激素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治疗,对比2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排卵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血清性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联合治疗内分泌性不孕症,可改善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促进排卵,提高怀孕概率,促进家庭和谐.

    作者:林书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胆总管结石临床诊断中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均接受超声与CT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54例、误诊6例,符合率为90.00%;CT诊断符合55例、误诊5例,符合率为91.67%;两种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总管结石临床诊断中应用超声诊断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和CT诊断结果相当,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立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