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孕产妇与适龄孕产妇妊娠期实验室指标比较

佘朝堃

关键词:高龄孕产妇, 适龄孕产妇, 实验室指标, 孕周
摘要:目的 探讨高龄与适龄孕产妇各时间段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方法 将高龄孕产妇63例纳入高龄组,适龄孕产妇83例纳入适龄组.分别检测妊娠8周~12周、16周~20周、29周~34周、37周~42周的肌酐、尿素、铁蛋白、血常规;妊娠37周~42周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 2组对应时间段相比,适龄组白细胞计数高于高龄组,肌酐、尿素氮低于高龄组;2组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适龄组妊娠8周~12周、16周~20周铁蛋白浓度显著高于高龄组,37周~42周D-二聚体、FDP显著低于高龄组.整个妊娠期随孕周增加,2组铁蛋白显著降低.结论 高龄产妇应更注意怀孕初期对铁的摄入补充,末期对纤溶活性的监控;整个妊娠过程中应更注意感染风险和监控肾脏代谢水平.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分级诊疗模式下区域医联体内文化交流与实践

    医联体工作应充分认识并发挥医院文化的导向、凝聚、约束、激励作用,将医院文化建设与交流切实融入医联体工作中,尤其是医院制度文化的支援和交流,推进基层医院形成合作文化.其为支援内涵质量提升,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支援形式丰富多彩、纵深发展,成果落地生根,内化力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朱一俊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8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2组术后恢复、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较短,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可降低术后疼痛程度,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熊小林;彭梅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早期宫颈癌患者行子宫广泛性切除联合阴道延长术后的生活质量和性生活状态评估

    目的 分析对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子宫广泛性切除术与阴道延长术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8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41例实施单一子宫广泛性切除术治疗,研究组41例予以子宫广泛性切除术与阴道延长术联合治疗,比较2组阴道延长情况、术后排便排尿情况以及性生活状态.结果 研究组阴道明显长度增加长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尿频尿急发生率、膀胱排空障碍发生率、排便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生活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子宫广泛性切除术联合阴道延长术治疗,能够增长患者阴道长度,对排尿排便影响较小,但不能改善患者性生活状态.

    作者:邱毅;张君尧;罗思琦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医推拿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中医推拿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通过中药外敷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推拿,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JO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推拿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冬保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6年6月收治的35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根据患者肿瘤的位置、淋巴结转移、胃壁浸润等情况对TNM进行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术前多层螺旋CT的TNM分期准确率为82.86%,88.57%,97.14%,与术后病理TNM分期对比,T分期与N分期的符合率一般,M分期的符合率较好.结论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术前TNM分期的判断价值较高,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新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肺部超声在危急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肺部超声在危急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接诊的40例疑似气胸的危急症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同时接受胸部CT检查和肺部超声检查.记录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以C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断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等;并比较两种检查所耗时间.结果 肺部超声诊断气胸漏诊率为2.50%,灵敏度为91.67%、 特异度为50.00%、 准确率为87.50%、阳性预测值为94.29%、阴性预测值为40.00%;胸部CT检查耗时显著高于肺部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肺部超声检查诊断气胸方便快捷,准确性高,尤其适用于不宜移动的危急症患者.

    作者:刘惠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脂肪肝患者与健康人血常规检验结果比较

    目的 研究脂肪肝患者与健康人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94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9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2组对象均进行血常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为(7.1±1.2)×109/L、血红蛋白浓度为(155.6±6.3)g/L、红细胞计数为(5.3±0.6)×1012/L、淋巴细胞比率为(37.8±3.6)%、单核细胞比率为(6.3±1.3)%、平均红细胞容积为(92.4±3.3)f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2组平均血小板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比率、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与健康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差异相对较大,在脂肪肝检查诊断中应用血常规检查方法可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参考,值得推广.

    作者:吴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度以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拟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78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同期在门诊体检的5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2组均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比较影像学特征及检查结果.结果 78例拟诊患儿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肠系膜淋巴结炎73例设为研究组,肠套叠2例,急性阑尾炎3例,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率为93.6%;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其淋巴结L/S值在2以上者55例(75.3%),淋巴结长径在10 mm以上者64例.研究组患儿同一个区域内淋巴结数量、淋巴结长径和淋巴结血流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通过观察肠系膜淋巴结数量和血流信号可为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利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与来氟米特(LEF)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B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A组的76.00%(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和关节肿胀数均少于A组(P<0.05);B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关节疼痛所引起的痛苦,具有较为确切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征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瑞金市5岁以下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认知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瑞金市5岁以下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HFMD)的认知情况,为HFMD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7年2月—3月期间以多阶段整群抽样法从瑞金市7个镇、10个乡的17所幼儿园的中、 小班中随机抽取1个班,对5岁以下儿童家长发放HFMD防治知识调查表,统计不同特征儿童家长对HFMD防治知识的及格率,了解儿童家长获取HFMD防治知识的途径.结果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980份,有效回收906份,回收率为92.45%,共调查5岁以下儿童家长906名,家长对HFMD的防治基本知识认知评分平均(67.20±12.33)分,及格率为71.74%.儿童曾患病、文化水平在高中及以上、个人月收入≥2000元、年龄≤40岁的家长对儿童HFMD防治知识的及格率高于儿童未患病、 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个人月收入<2000元及年龄>40岁的家长(P<0.05).儿童家长目前获取HFMD防治知识的途径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学校宣传、社区村委会宣传及电视;儿童家长希望获取HFMD防治知识的途径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学校宣传、手机和电视.结论 儿童曾患病、家长的文化程度、收入、年龄是影响儿童家长对HFMD认知水平的认知因素,应根据儿童家长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对HFMD的认知程度,降低儿童HFMD患病率.

    作者:刘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疾控系统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探讨

    目的 分析疾控系统的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作为疾控系统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时间段,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作为未实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时间段;随机抽取两个时间段内各50次微生物检验,由质量监督人员负责对检验质量进行评分,分析微生物检验质量合格情况,与疾控系统有过接触单位工作人员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阶段微生物检验合格评分为(92.35±5.94)分,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85.11±7.47)分(P<0.05);观察阶段满意率为92.86%(65/70),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81.43%(57/70).结论 疾控系统通过管控措施可显著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

    作者:李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高频超声应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应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后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对患儿治疗前后的高频超声影像资料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淋巴结分布位置、淋巴结长短径以及血流信号等.结果 60例患儿治疗前在高频超声影像中均有淋巴结肿大且多发于脐周、中下腹部,形态为椭圆形并有团状或簇状堆积分布;在治疗后患儿的影像中淋巴结呈正常状态,未发现肿大淋巴结.且治疗前淋巴结长、短径均显著长于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流信号分级与治疗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将高频超声应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能对肿大淋巴结进行定位与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彩宁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评价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肋骨骨折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75例患者骨折肋骨共226根,X线检查检出64例(85.33%)、195根(86.28%),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出75例(100%)、223根(98.67%).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出率较X线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出合并胸椎骨折3例,合并锁骨骨折5例,肺挫伤6例,血气胸8例,胸腔积液9例.结论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余纪元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结合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切除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结合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肝癌切除术患者8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肝血流阻断术,试验组患者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结合肝血流阻断术.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与手术前后肝、肾功能的相关指标.结果 2组患者的肝门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术后输血量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试验组患者肝、肾功能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结合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切除术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赵树鹏;王晋平;张新龙;刘云霞;樊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膜性肾病8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14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80例膜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特点和病理分型进行分组,总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肾病综合征的占比(50%)明显高于肾炎综合征(17.5%)、血尿(27.5%)以及其他(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期Ⅰ期和Ⅱ期患者的占比(83.75%)明显高于Ⅲ期和Ⅳ期患者(16.25%).免疫荧光IgG和C3沉积占比76.25%(61/80)明显高于IgM、IgA、Clq沉积占比的23.75%(16/80).结论 膜性肾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理分期主要为Ⅰ期和Ⅱ期,免疫复合物沉积以IgG和C3沉积为主.

    作者:武翠玲;蒋文渊;李翠平;甄国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200例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只做产期常规检查,不做任何特殊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接受免疫检查.对比2组在分娩期间各类危险因素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高危妊娠因素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妇接受产前免疫检查能有效地提高危险因素检出率,便于及时进行产前控制,减少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妊娠风险,保障产妇分娩的安全.

    作者:饶雪珠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关节镜下膝关节腔内引流联合囊肿壁刨除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关节镜下膝关节腔内引流联合囊肿壁刨除术对腘窝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腘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膝关节腔内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膝关节腔内引流术与囊肿壁刨除术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流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一般情况差异均不明显(P>0.05);2组患者手术前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相近,手术后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腘窝囊肿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但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结论 关节镜下膝关节腔内引流联合囊肿壁刨除术治疗腘窝囊肿的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正元;刘遵;张春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对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牙周指数及细菌感染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牙髓-牙周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牙周指数与细菌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中选择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观察组行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对照组行单一的根管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牙周指数变化及细菌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LI、GI、SB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治疗牙髓-牙周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牙周指数,提高细菌清除率并降低细菌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毅;张婷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痰标本真菌检验阳性结果的临床诊断价值观察

    目的 探讨痰标本真菌检验阳性结果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1000例患者痰液标本,采用革兰染色检查、显微镜检查,针对阳性率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酵母样真菌占比5.20%,白色念珠菌构成比为57.69%,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共计占比25.00%;丝状真菌占比1.50%,烟曲霉构成比为73.33%,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共计占比53.33%.结论 经痰标本真菌检验获得阳性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作用,尤其对丝状真菌的阳性结果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斌;孙晓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黄芩的药理作用分析与炮制工艺

    黄芩属于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根部可以入药,主要的功效包括安胎、活血凉血、解毒泻火以及清热燥湿等.通过对其活性成分不断的研究发现,黄芩根部的药用价值与炮制方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如黄芩的抗肿瘤、抗病毒以及抗菌作用与炮制方法密切相关.通过炮制促使黄芩的质量出现了改变,黄芩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比较明显的作用,中药的药物性能可以通过药理得到改变.

    作者:庞义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