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
  • 国际刊号:1672-1721
  • 国内刊号:14-1314/R
  • 影响因子:0.56
  • 创刊:1997
  • 周期:旬刊
  • 发行:山西
  • 语言:中文
  • 邮发:22-36
  • 全年订价:3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医药卫生综合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2018年25期文献
  • 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对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牙周指数及细菌感染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牙髓-牙周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牙周指数与细菌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牙髓-牙周综合征患者中选择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观察组行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对照组行单一的根管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牙周指数变化及细菌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LI、GI、SB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治疗牙髓-牙周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牙周指数,提高细菌清除率并降低细菌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毅;张婷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甲氨蝶呤与来氟米特联合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与来氟米特(LEF)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B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A组的76.00%(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和关节肿胀数均少于A组(P<0.05);B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关节疼痛所引起的痛苦,具有较为确切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征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早期宫颈癌患者行子宫广泛性切除联合阴道延长术后的生活质量和性生活状态评估

    目的 分析对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子宫广泛性切除术与阴道延长术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8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41例实施单一子宫广泛性切除术治疗,研究组41例予以子宫广泛性切除术与阴道延长术联合治疗,比较2组阴道延长情况、术后排便排尿情况以及性生活状态.结果 研究组阴道明显长度增加长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尿频尿急发生率、膀胱排空障碍发生率、排便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性生活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子宫广泛性切除术联合阴道延长术治疗,能够增长患者阴道长度,对排尿排便影响较小,但不能改善患者性生活状态.

    作者:邱毅;张君尧;罗思琦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黏度指标的临床变化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黏度指标的临床变化特征.方法 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5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检测研究组(治疗前后)、对照组的血黏度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检测结果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血液黏度增加,可将血黏度指标检测结果用于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评估.

    作者:赵洪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URL)、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PCNL)治疗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复发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60例,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URL治疗,研究组采用MPCNL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对比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 d结石清除率33.33%、术后30 d结石清除率80.00%,明显低于研究组的83.33%,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的13.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26.67%,明显高于研究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疗效显著,可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方;王俊;刘娇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引起呼吸内科多重耐药菌(MDRB)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针对性防控提供指导.方法 对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感染MDRB分成2组,研究组74例感染MDRB,对照组46例未感染MDRB.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可能引起MDRB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使用抗生素(≥2种)、留置导管、 气管切开/插管和合并医院感染引起MDRB感染的风险高(P<0.05),其中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使用2种以上抗生素、 气管切插是引起呼吸内科患者MDR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呼吸系统MDRB感染与糖尿病、机械通气、留置导管、反复使用抗菌药物、住院时间等有密切关系,临床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干预,预防和有效控制呼吸内科MDRB的传染.

    作者:王路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人工泪液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白内障手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对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干眼症的患者进行人工泪液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干眼症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人工泪液(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给予人工泪液的同时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治疗1个月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BUT及Sit指标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泪液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白内障手术后干眼症可明显提高疗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冯江虹;赵红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栓剂治疗左半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栓剂治疗左半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8月于我院住院的左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试验组同时给予美沙拉嗪栓剂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美沙拉嗪栓剂联合口服制剂治疗左半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文琴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不同麻醉方式下关节镜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局麻和椎管内麻醉对于关节镜手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7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镜手术,对照组手术前给予椎管内麻醉,观察组手术前给予局部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术中术后的疼痛VAS评分、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局麻和椎管内麻醉均可应用于膝关节镜手术治疗膝骨关节炎,需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手术所需时间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作者:赵文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膜性肾病80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14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80例膜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特点和病理分型进行分组,总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肾病综合征的占比(50%)明显高于肾炎综合征(17.5%)、血尿(27.5%)以及其他(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期Ⅰ期和Ⅱ期患者的占比(83.75%)明显高于Ⅲ期和Ⅳ期患者(16.25%).免疫荧光IgG和C3沉积占比76.25%(61/80)明显高于IgM、IgA、Clq沉积占比的23.75%(16/80).结论 膜性肾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理分期主要为Ⅰ期和Ⅱ期,免疫复合物沉积以IgG和C3沉积为主.

    作者:武翠玲;蒋文渊;李翠平;甄国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78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2组术后恢复、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较短,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可降低术后疼痛程度,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熊小林;彭梅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贝依及曼月乐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症疗效以及对月经的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贝依+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以及对患者月经的影响.方法 从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子宫腺肌症患者中抽取92例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使用曼月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贝依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量、痛经症状积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血清CA12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月经量、痛经症状积分、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血清CA125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贝依+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月经量,缓解痛经.

    作者:曹水芬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结合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切除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结合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行肝癌切除术患者8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肝血流阻断术,试验组患者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结合肝血流阻断术.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与手术前后肝、肾功能的相关指标.结果 2组患者的肝门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术后输血量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试验组患者肝、肾功能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结合肝血流阻断在肝癌切除术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的肝、肾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赵树鹏;王晋平;张新龙;刘云霞;樊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丹红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6例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试验组36例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钠肽水平、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脑钠肽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患者脑钠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N末端脑肽前体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脑钠肽和N末端脑肽前体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燕;李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胃癌术前TNM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6年6月收治的35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根据患者肿瘤的位置、淋巴结转移、胃壁浸润等情况对TNM进行分期,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术前多层螺旋CT的TNM分期准确率为82.86%,88.57%,97.14%,与术后病理TNM分期对比,T分期与N分期的符合率一般,M分期的符合率较好.结论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术前TNM分期的判断价值较高,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新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血清PSA检测联合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联合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3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血清PSA水平、超声表现及前列腺大小等指标,并评估不同检测指标在前列腺癌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非前列腺癌组的血清PSA、PSA密度、直肠指诊和超声检查异常率均低于前列腺癌组,而前列腺体积高于前列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SA>10ng/mL及PSA密度>0.2 ng/mL的患者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相比非前列腺癌组的前列腺非均匀性增大、结节边界不清、血流丰富等超声检查异常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中不同病理分型患者的血清PSA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清PSA检测可作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有效筛查手段,进而提高临床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作者:吴光华;余燕明;廖春旭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肺部超声在危急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肺部超声在危急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接诊的40例疑似气胸的危急症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同时接受胸部CT检查和肺部超声检查.记录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以C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断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等;并比较两种检查所耗时间.结果 肺部超声诊断气胸漏诊率为2.50%,灵敏度为91.67%、 特异度为50.00%、 准确率为87.50%、阳性预测值为94.29%、阴性预测值为40.00%;胸部CT检查耗时显著高于肺部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床旁肺部超声检查诊断气胸方便快捷,准确性高,尤其适用于不宜移动的危急症患者.

    作者:刘惠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尿沉渣定量分析技术用于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尿沉渣定量分析技术用于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尿路感染患者100例,收集患者中段尿液样本,分别使用尿液培养以及尿沉渣定量分析进行检测,以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分析尿沉渣定量分析技术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尿沉渣定量分析阳性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尿沉渣定量分析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81.82%,69.57%,90.00%,53.00%,79.00%.结论 尿沉渣定量分析技术检测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尿路感染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杨华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缺铁性贫血患者和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观察血常规检验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52例缺铁性贫血患者、52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以及52例健康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分别设为观察A组、观察B组和对照组.对3组的血常规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A组和B组的血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RBC)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A组和B组指标对比结果中,除MCH外,都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A组中WBC和PLT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观察B组(P<0.05).结论 血常规检验筛查可用于诊断缺铁性贫血和轻型地中海贫血,操作更简便,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金枝;王志娟;聂颖俊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高频超声应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评价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应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后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对患儿治疗前后的高频超声影像资料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淋巴结分布位置、淋巴结长短径以及血流信号等.结果 60例患儿治疗前在高频超声影像中均有淋巴结肿大且多发于脐周、中下腹部,形态为椭圆形并有团状或簇状堆积分布;在治疗后患儿的影像中淋巴结呈正常状态,未发现肿大淋巴结.且治疗前淋巴结长、短径均显著长于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流信号分级与治疗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将高频超声应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能对肿大淋巴结进行定位与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彩宁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脂肪肝患者与健康人血常规检验结果比较

    目的 研究脂肪肝患者与健康人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94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9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2组对象均进行血常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为(7.1±1.2)×109/L、血红蛋白浓度为(155.6±6.3)g/L、红细胞计数为(5.3±0.6)×1012/L、淋巴细胞比率为(37.8±3.6)%、单核细胞比率为(6.3±1.3)%、平均红细胞容积为(92.4±3.3)f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2组平均血小板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比率、嗜酸性粒细胞比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与健康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差异相对较大,在脂肪肝检查诊断中应用血常规检查方法可为该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参考,值得推广.

    作者:吴迪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度以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拟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78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同期在门诊体检的5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2组均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比较影像学特征及检查结果.结果 78例拟诊患儿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肠系膜淋巴结炎73例设为研究组,肠套叠2例,急性阑尾炎3例,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率为93.6%;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其淋巴结L/S值在2以上者55例(75.3%),淋巴结长径在10 mm以上者64例.研究组患儿同一个区域内淋巴结数量、淋巴结长径和淋巴结血流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通过观察肠系膜淋巴结数量和血流信号可为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利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超声心动图评估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功能的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右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5例COPD稳定期患者(COPD组)及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2组右心功能的差异.结果 COPD组患者右心房上下径(RAL)、右心房左右径(RAT)、右心房面积(RAA)、右心室流出道近端内径(RVOT)及右心室侧壁厚度(RVWT)均显著大于健康体验者(P<0.01);COPD组患者三尖瓣口舒张早期灌注峰值流速(E峰)与三尖瓣口舒张晚期灌注峰值流速(A峰)比值(E/A值)更低(P<0.01)、三尖瓣口舒张早期灌注峰值流速(E峰)与三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峰)比值(E/e'值)更高(P<0.01);COPD组右房室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更高(P<0.01)、右心室面积改变分数(FAC)更低(P<0.01).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较好地反映COPD患者右心腔结构改善及右心功能受损程度,有助于判断病情进展及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申仕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价值评价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肋骨骨折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75例患者骨折肋骨共226根,X线检查检出64例(85.33%)、195根(86.28%),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出75例(100%)、223根(98.67%).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出率较X线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出合并胸椎骨折3例,合并锁骨骨折5例,肺挫伤6例,血气胸8例,胸腔积液9例.结论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余纪元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高频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高频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高频超声检查,观察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检查符合率.结果21例急性单纯阑尾炎中,18例患者经超声检查确诊,诊断符合率为85.71%;6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中,5例患者经超声确诊,诊断符合率为83.3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1例,29例经超声确诊,诊断符合率为93.55%;阑尾周围囊肿2例,均经超声确诊,诊断符合率为100.00%.结论 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而言,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对明确病变阑尾的位置及范围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手术及时进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涂仙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200例产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只做产期常规检查,不做任何特殊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接受免疫检查.对比2组在分娩期间各类危险因素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高危妊娠因素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妇接受产前免疫检查能有效地提高危险因素检出率,便于及时进行产前控制,减少围生期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妊娠风险,保障产妇分娩的安全.

    作者:饶雪珠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痰标本真菌检验阳性结果的临床诊断价值观察

    目的 探讨痰标本真菌检验阳性结果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1000例患者痰液标本,采用革兰染色检查、显微镜检查,针对阳性率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酵母样真菌占比5.20%,白色念珠菌构成比为57.69%,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共计占比25.00%;丝状真菌占比1.50%,烟曲霉构成比为73.33%,确诊、临床诊断、拟诊共计占比53.33%.结论 经痰标本真菌检验获得阳性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作用,尤其对丝状真菌的阳性结果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潘斌;孙晓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良性胆囊息肉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良性胆囊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良性胆囊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检查的准确率.结果 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准确率为96.72%.结论 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良性胆囊息肉的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及可信度.

    作者:吴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定量动态增强MRI对骨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定量动态增强MRI对骨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骨肿瘤患者63例,均行定量动态增强MRI,通过计算容量转运常数、速率常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等定量参数指标,计算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通过2组的鉴别切点,计算2组各项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容量转运常数、速率常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0.803,0.688,佳诊断切点为0.568,2.458,14.12.将三个佳诊断切点作为标准,计算容量转运常数、 速率常数、 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灵敏度分别为92.6%,74.0%,82.0%;特异度分别为58.3%,71.6%,52.0%;准确率分别为80.4%,73.5%,70.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1.3%,84.3%,7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2%,62.0%,58.1%.结论 定量动态增强MRI用于对骨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容量转运常数、速率常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可作为鉴别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杰钦;李伟周;江佳舒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策略

    目的 探讨微生物检验的临床应用及其质量控制策略.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34例腹泻患儿为对照组,2016年12月—2017年12月34例腹泻患儿为观察组.2组均采取常规诊疗技术,分析对照组微生物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于观察组中实施.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时间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为(3.19±0.47)d,治疗时间为(5.28±0.60)d,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总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控制病情,采取针对性质量控制策略可改善检验质量.

    作者:徐小华;曾德飞;王文天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高龄孕产妇与适龄孕产妇妊娠期实验室指标比较

    目的 探讨高龄与适龄孕产妇各时间段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方法 将高龄孕产妇63例纳入高龄组,适龄孕产妇83例纳入适龄组.分别检测妊娠8周~12周、16周~20周、29周~34周、37周~42周的肌酐、尿素、铁蛋白、血常规;妊娠37周~42周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结果 2组对应时间段相比,适龄组白细胞计数高于高龄组,肌酐、尿素氮低于高龄组;2组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适龄组妊娠8周~12周、16周~20周铁蛋白浓度显著高于高龄组,37周~42周D-二聚体、FDP显著低于高龄组.整个妊娠期随孕周增加,2组铁蛋白显著降低.结论 高龄产妇应更注意怀孕初期对铁的摄入补充,末期对纤溶活性的监控;整个妊娠过程中应更注意感染风险和监控肾脏代谢水平.

    作者:佘朝堃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乙肝82例两对半结果探讨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的两对半结果,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的82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检测患者的乙肝五项检查.结果 五项两对半指标阳性率高的为HBsAg,高达90.24%;其次为抗-HBc,为78.05%;阳性率低的为抗-HBs,仅为6.10%.另外,乙肝感染患者中,30岁~59岁的中年人占比高,属高危人群,应当加强预防与控制.结论乙肝患者进行乙肝五项监测能及早筛查出乙肝患者,对其进行有效预防与治疗,能够大幅降低乙肝病毒的传播与感染,具有很强的临床应用价值[1].

    作者:苏晓晶;梁冬香;邱启东;阙庆和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提升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性的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提升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2月未加强实验室管理前我院实验室收集的微生物标本360份,作为对照组;择选2017年1月—12月实施实验室管理后我院实验室收集的微生物标本360份,作为观察组.对2组微生物标本的检验准确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各项标本检验准确率指标上均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加强实验室管理可有效促进标本检验准确率的提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栾宇;黄玉华;孟令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腹痛患儿行肠系膜淋巴结超声检查的诊断意义探讨

    目的 探讨腹痛患儿行肠系膜淋巴结超声检查的诊断意义.方法 2014年5月—2017年1月间我们对100例门诊腹痛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超声检查影像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100例非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100例腹痛患儿中,超声检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95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发生率为95%;非腹痛小儿中超声检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9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发生率为9%,2组间差异显著(P<0.01).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横径、纵径均显著大于非腹痛小儿,2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发生率高,肠系膜淋巴结较非腹痛小儿明显增大,因此腹痛患儿进行肠系膜淋巴结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雷晓波;鲁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与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与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30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行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观察组行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且术后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上皮修复时间、切口修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术前裸眼视力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将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术应用于老年白内障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显著提高患者视力.

    作者:罗亨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检测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5例新生儿感染患儿(感染组),另选取同期的45例非感染新生儿(非感染对照组),对2组新生儿均进行PCT和hs-CRP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 感染组的PCT和hs-CRP水平分别为(10.7±8.34)ng/mL、(20.68±12.69)mg/L,明显高于非感染对照组(P<0.05);感染组中,PCT检测阳性率(84.4%)虽高于hs-CRP检测阳性率(68.9%),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hs-CRP联合PCT检测阳性率与PCT单独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监测PCT和hs-CRP阳性率(93.3%)明显高于hs-CRP单独检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联合应用PCT和hs-CRP两项指标,能快速诊断新生儿早期感染,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青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6年6月—2017年7月我院就诊的1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50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检测2组研究对象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水平、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聚集率(PAgT)、降钙素原、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分析PLA水平对身体基线指标的影响.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身体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后分为高风险组、中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分析各组患者PLA水平高低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PLA、CRP、PAgT、降钙素原、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风险组的PLA水平高于中风险组,中风险组的PLA水平高于低风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可以成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观察指标,对于指导治疗、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尹晓姝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老年与中青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及治疗

    目的 观察中青年与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诊治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46例,选择同期46例中青年阑尾炎患者作为对照病例,2组患者入院以后完善全面检查,维护脏器功能,然后采用手术治疗.观察指标包括伴发疾病、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检测,诊断结果,阑尾炎病程,手术后阑尾病理,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 老年组具有伴发疾病52.17%、病程(10.34±6.33)h、误诊15.22%、化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78.2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56%、住院时间(11.25±3.27)d,高于中青年组的15.22%、(5.34±2.16)h、2.17%、39.13%、4.35%、(7.92±2.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转移性腹痛50.00%、右下腹压痛69.56%、白细胞计数(7.23±1.56)×109,低于中青年组的78.26%、91.30%、(12.34±2.38)×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因为生理机能的衰退以及伴随各种并发症,给急性阑尾炎诊断、治疗带来诸多困难,应熟悉其临床特点,及时诊断、早期处理.

    作者:沈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关节镜下膝关节腔内引流联合囊肿壁刨除术治疗腘窝囊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关节镜下膝关节腔内引流联合囊肿壁刨除术对腘窝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腘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膝关节腔内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膝关节腔内引流术与囊肿壁刨除术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流血量、住院时间等手术一般情况差异均不明显(P>0.05);2组患者手术前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相近,手术后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腘窝囊肿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但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7%(P<0.05).结论 关节镜下膝关节腔内引流联合囊肿壁刨除术治疗腘窝囊肿的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正元;刘遵;张春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腹腔镜下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打孔不同术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打孔不同术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158例PCOS患者分为A组(腹腔镜下电灼术)55例、B组(腹腔镜下多点穿刺术)53例和C组(腹腔镜下激光打孔术)50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基础内分泌激素[雌二醇(E2)、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和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以及术后6个月卵巢体积(Vo)、卵巢间质动脉收缩期峰值(PSV)、窦卵泡数(AFC)水平.结果 3组患者术后1周血清E2、LH、AMH水平均低于同组术前,血清FSH水平高于同组术前(P<0.05);3组患者术后3个月血清E2、FSH、LH水平与同组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血清AMH水平仍低于同组术前(P<0.05);3组患者术后6个月血清E2、FSH、LH、AMH水平与同组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术后6个月Vo、PSV、AF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PCOS卵巢打孔不同术式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基本相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陈玲;秦芸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布络芬缓释胶囊联合湿痹清饮治疗湿热壅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布络芬缓释胶囊联合湿痹清饮治疗湿热壅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10月我院收治的湿热壅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布络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布络芬缓释胶囊联合湿痹清饮治疗,对比2组症状体征积分、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腰背痛、下肢放射痛、会阴麻木无力、腰部活动受限、下肢肌力下降等症状体征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各项常规检查均正常.结论 布络芬缓释胶囊联合湿痹清饮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用药安全性好.

    作者:刘毅;梁安兰;尹春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保护性机械通气对小儿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运用保护性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小儿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患儿实施传统的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实施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P-V曲线对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数值都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儿病死率为3.33%,常规组患儿病死率为1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小儿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运用保护性机械通气效果显著,可降低患儿病死率,值得推广.

    作者:程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动态血糖监测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行动态血糖监测对其血糖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我院接收并给予胰岛素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血糖监测,即手指法血糖监测方式,并将患者血糖监测结果作为依据调整治疗方案;观察组运用动态血糖监测.观察并比较2组血糖控制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低血糖状况维持时间、高血糖状况维持时间、平均血糖水平、平均血糖漂移幅度、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大血糖波动幅度等方面相较于治疗前均呈现显著改善趋势(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在以上指标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在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方面对比,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相较于以往常规血糖监测的血糖控制效果更佳.

    作者:王晓军;徐丽梅;李晓华;刘文星;梁素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不同治疗方法对邻缺损下颌前磨牙根管治疗术后抗折性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邻缺损的下颌前磨牙根管治疗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对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行下颌前磨牙根管治疗术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4组各30例.A组完整离体牙,不做任何处理;B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邻缺损;C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邻缺损+全冠修复;D组采用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对比样本折裂时的载荷数值及折裂模式.结果A组与D组折裂载荷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折裂载荷值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折裂模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邻 缺损的下颌前磨牙根管治疗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对抗折性能均影响显著, 其中纤维桩树脂核联合全冠修复的效果佳, 可有效提升牙根抗折性能,可作为首选修复方式.

    作者:罗小龙;曾林锋;胡康;刘经琰;刘升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雌三醇联合氟哌酸对绝经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炎症因子和雌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雌三醇联合氟哌酸对绝经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炎症因子和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绝经期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雌三醇联合氟哌酸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氟哌酸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IL-6、IL-8、TNF-α)、E2与阴道pH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IL-6、IL-8、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阴道pH值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雌三醇联合氟哌酸治疗绝经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能够有效改善炎症情况,降低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宁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观察组)、72.50%(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杨春光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结肠手术术后肠麻痹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普外科结肠手术患者术后肠麻痹的临床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普外科结肠手术治疗患者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9例(采用常规治疗)和治疗组6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统计分析2组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前3 h和术后48 h的血浆促胃液素(gastrin)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浆促胃液素、血管活性肠肽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防治结肠手术术后肠麻痹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为对促胃液素和血管活性肠肽分泌的有效调节,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蒋炜;邓治林;李福昌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黄芩的药理作用分析与炮制工艺

    黄芩属于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根部可以入药,主要的功效包括安胎、活血凉血、解毒泻火以及清热燥湿等.通过对其活性成分不断的研究发现,黄芩根部的药用价值与炮制方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如黄芩的抗肿瘤、抗病毒以及抗菌作用与炮制方法密切相关.通过炮制促使黄芩的质量出现了改变,黄芩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比较明显的作用,中药的药物性能可以通过药理得到改变.

    作者:庞义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针灸联合西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激素水平和卵巢血流的影响观察

    目的 分析针灸联合西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激素水平和卵巢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PCOS不孕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针灸联合西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和卵巢血流.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E2水平明显提高,FSH、LH、T以及PRL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LH和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EDV、PSV水平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I、RI水平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疗法联合西药应用于PCOS不孕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和卵巢血流,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古云霞;李军;郑鹏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调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调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中医门诊就诊的8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给予调肝运脾方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9%,明显低于乙组的9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调肝运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刁志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中医推拿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中医推拿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通过中药外敷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推拿,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JO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推拿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冬保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香砂养胃丸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香砂养胃丸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香砂养胃丸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替普瑞酮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一用药相比,香砂养胃丸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仅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蒋春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基于分级诊疗模式下区域医联体内文化交流与实践

    医联体工作应充分认识并发挥医院文化的导向、凝聚、约束、激励作用,将医院文化建设与交流切实融入医联体工作中,尤其是医院制度文化的支援和交流,推进基层医院形成合作文化.其为支援内涵质量提升,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支援形式丰富多彩、纵深发展,成果落地生根,内化力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朱一俊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院前电话指导急产产妇自救的重要性探讨

    目的 探讨院前电话指导急产产妇自救的重要性.方法 对我中心2012年5月—2014年8月期间急救医生在前往现场同时对呼救人员进行及时合理的电话指导自救,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接诊9例急产妇中,2例安全转送到院内入产房完成分娩,7例院前分娩.产妇呼救时已分娩4例,发生新生儿轻度窒息1例、Ⅱ度会阴裂伤1例,产后出血达500 mL者1例;产妇呼救过程中分娩3例,发生Ⅰ度裂伤1例,产后出血量200~300 mL,无1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坠地和创伤等急产并发症.经及时合理电话的指导及接诊后处理,9例产妇母子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及时、准确、恰当的院前电话指导自救,可避免急救医生未到达现场前产妇或家属因缺乏医学常识而采取一些错误的处置措施,对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雷丽华;冯云华;李风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信息技术结合PBL教学在眼科教学中的实践

    目的 研究信息技术结合PBL教学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6届—2017届临床专业的本科学生中随机抽取出60名,将学生分为各30名一组的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教学、信息技术结合PBL教学两种模式进行教学.对2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与临床实践成绩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与临床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信息技术结合PBL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眼科知识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在眼科教学中可大力推广.

    作者:宋晶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我院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 对我院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3月—10月的处方1600张,对其进行点评与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169张,处方不合格率为10.56%.结论 我院处方质量仍有不足,可通过处方点评与有效干预,并且加强培训与学习,使处方质量得以提高,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徐慧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制备工艺路线研究

    目的 研究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方法 对缓冲剂用量、pH值、渗透压调节剂等条件进行了筛选,并考察制剂稳定性.用HPLC法检测含量及有关物质.结果 加入0.1%枸橼酸钠、0.75%氯化钠,调pH值在4.8~5.2,控制温度121℃,制剂质量符合药典有关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结论本品制备工艺可靠,适于工业生产,质量可控.

    作者:顾健;吴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PDCA循环在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2月PDCA循环实施前与2016年12月PDCA循环实施后各1000张处方纳入本研究,比较麻醉药品处方不规范和用药不适宜情况,以及麻醉药品使用记录与空安瓿回收记录符合情况.结果 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麻醉药品处方不规范和用药不适宜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麻醉药品使用记录与空安瓿回收记录符合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麻醉药品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能够提高麻醉药品管理质量.

    作者:何志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对ⅠⅡ类切口中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对Ⅰ、 Ⅱ类切口中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未实施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前,我院收治的Ⅰ、Ⅱ类切口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实施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后,我院收治的Ⅰ、Ⅱ类切口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对2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Ⅰ类切口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为6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29%(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的应用时间比对照组短,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Ⅰ、Ⅱ类切口患者实施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可有效降低Ⅰ类切口术后患者预防性用药的使用率,同时也可有效缩短Ⅰ、Ⅱ类切口术后患者的抗菌药物用药时间.

    作者:彭勇;李群生;梁敏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瑞金市5岁以下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认知情况调查

    目的 调查瑞金市5岁以下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HFMD)的认知情况,为HFMD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7年2月—3月期间以多阶段整群抽样法从瑞金市7个镇、10个乡的17所幼儿园的中、 小班中随机抽取1个班,对5岁以下儿童家长发放HFMD防治知识调查表,统计不同特征儿童家长对HFMD防治知识的及格率,了解儿童家长获取HFMD防治知识的途径.结果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980份,有效回收906份,回收率为92.45%,共调查5岁以下儿童家长906名,家长对HFMD的防治基本知识认知评分平均(67.20±12.33)分,及格率为71.74%.儿童曾患病、文化水平在高中及以上、个人月收入≥2000元、年龄≤40岁的家长对儿童HFMD防治知识的及格率高于儿童未患病、 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个人月收入<2000元及年龄>40岁的家长(P<0.05).儿童家长目前获取HFMD防治知识的途径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学校宣传、社区村委会宣传及电视;儿童家长希望获取HFMD防治知识的途径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学校宣传、手机和电视.结论 儿童曾患病、家长的文化程度、收入、年龄是影响儿童家长对HFMD认知水平的认知因素,应根据儿童家长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对HFMD的认知程度,降低儿童HFMD患病率.

    作者:刘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疾控系统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探讨

    目的 分析疾控系统的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作为疾控系统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时间段,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作为未实施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时间段;随机抽取两个时间段内各50次微生物检验,由质量监督人员负责对检验质量进行评分,分析微生物检验质量合格情况,与疾控系统有过接触单位工作人员满意情况.结果 观察阶段微生物检验合格评分为(92.35±5.94)分,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85.11±7.47)分(P<0.05);观察阶段满意率为92.86%(65/70),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81.43%(57/70).结论 疾控系统通过管控措施可显著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

    作者:李尤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肺结核预防与控制策略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肺结核预防与控制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8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开始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常规组仅采用常规的结核病防治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利用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比较2组患者对结核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肺结核的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于结核病发病知识的掌握优良率为97.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2.50%(P<0.05).观察组病情控制时间为(34.11±5.34)d,显著少于常规组的(45.67±6.73)d(P<0.05);观察组肺结核的控制率为100.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7.50%(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7.50%(P<0.05).结论 对肺结核患者实施预防和控制策略的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患者对于肺结核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睿 刊期: 2018年第25期

  • 2012年—2017年萍乡市安源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水痘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整理分析萍乡市安源区近6年水痘病例资料,对该地区水痘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经分析安源区2012年—2017年2393例水痘资料,以9岁以下儿童为多发群体,1~2月及10~12月为发病高峰期,多发于幼儿园与小学.结论 9岁以下儿童是水痘高发人群,疫情多发生于幼儿园与小学.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大幼儿园、小学对接工作,加大监控力度,积极开展疫苗接种工作,以减少免疫空白儿童.一旦发现病例及时隔离治疗,以缩小疫情范围,减少患者人数,保障社会稳定运行.

    作者:曾勇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