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目的 对我院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3月—10月的处方1600张,对其进行点评与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169张,处方不合格率为10.56%.结论 我院处方质量仍有不足,可通过处方点评与有效干预,并且加强培训与学习,使处方质量得以提高,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徐慧君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调查瑞金市5岁以下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HFMD)的认知情况,为HFMD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7年2月—3月期间以多阶段整群抽样法从瑞金市7个镇、10个乡的17所幼儿园的中、 小班中随机抽取1个班,对5岁以下儿童家长发放HFMD防治知识调查表,统计不同特征儿童家长对HFMD防治知识的及格率,了解儿童家长获取HFMD防治知识的途径.结果 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980份,有效回收906份,回收率为92.45%,共调查5岁以下儿童家长906名,家长对HFMD的防治基本知识认知评分平均(67.20±12.33)分,及格率为71.74%.儿童曾患病、文化水平在高中及以上、个人月收入≥2000元、年龄≤40岁的家长对儿童HFMD防治知识的及格率高于儿童未患病、 文化水平在初中以下、个人月收入<2000元及年龄>40岁的家长(P<0.05).儿童家长目前获取HFMD防治知识的途径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学校宣传、社区村委会宣传及电视;儿童家长希望获取HFMD防治知识的途径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学校宣传、手机和电视.结论 儿童曾患病、家长的文化程度、收入、年龄是影响儿童家长对HFMD认知水平的认知因素,应根据儿童家长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对HFMD的认知程度,降低儿童HFMD患病率.
作者:刘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小儿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运用保护性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小儿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患儿实施传统的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实施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P-V曲线对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数值都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儿病死率为3.33%,常规组患儿病死率为1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小儿脓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运用保护性机械通气效果显著,可降低患儿病死率,值得推广.
作者:程强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对Ⅰ、 Ⅱ类切口中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未实施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前,我院收治的Ⅰ、Ⅱ类切口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实施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后,我院收治的Ⅰ、Ⅱ类切口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对2组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Ⅰ类切口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为6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29%(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的应用时间比对照组短,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Ⅰ、Ⅱ类切口患者实施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可有效降低Ⅰ类切口术后患者预防性用药的使用率,同时也可有效缩短Ⅰ、Ⅱ类切口术后患者的抗菌药物用药时间.
作者:彭勇;李群生;梁敏燕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TX)与来氟米特(LEF)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每组各50例.A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B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A组的76.00%(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患者的关节压痛数和关节肿胀数均少于A组(P<0.05);B组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采用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关节疼痛所引起的痛苦,具有较为确切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征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提升微生物标本检验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2月未加强实验室管理前我院实验室收集的微生物标本360份,作为对照组;择选2017年1月—12月实施实验室管理后我院实验室收集的微生物标本360份,作为观察组.对2组微生物标本的检验准确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各项标本检验准确率指标上均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加强实验室管理可有效促进标本检验准确率的提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栾宇;黄玉华;孟令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邻缺损的下颌前磨牙根管治疗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对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行下颌前磨牙根管治疗术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4组各30例.A组完整离体牙,不做任何处理;B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邻缺损;C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邻缺损+全冠修复;D组采用纤维桩树脂核+全冠修复,对比样本折裂时的载荷数值及折裂模式.结果A组与D组折裂载荷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折裂载荷值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折裂模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邻 缺损的下颌前磨牙根管治疗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对抗折性能均影响显著, 其中纤维桩树脂核联合全冠修复的效果佳, 可有效提升牙根抗折性能,可作为首选修复方式.
作者:罗小龙;曾林锋;胡康;刘经琰;刘升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研究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方法 对缓冲剂用量、pH值、渗透压调节剂等条件进行了筛选,并考察制剂稳定性.用HPLC法检测含量及有关物质.结果 加入0.1%枸橼酸钠、0.75%氯化钠,调pH值在4.8~5.2,控制温度121℃,制剂质量符合药典有关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结论本品制备工艺可靠,适于工业生产,质量可控.
作者:顾健;吴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腹痛患儿行肠系膜淋巴结超声检查的诊断意义.方法 2014年5月—2017年1月间我们对100例门诊腹痛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超声检查影像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100例非腹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100例腹痛患儿中,超声检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95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发生率为95%;非腹痛小儿中超声检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9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发生率为9%,2组间差异显著(P<0.01).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横径、纵径均显著大于非腹痛小儿,2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发生率高,肠系膜淋巴结较非腹痛小儿明显增大,因此腹痛患儿进行肠系膜淋巴结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雷晓波;鲁萍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局麻和椎管内麻醉对于关节镜手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7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镜手术,对照组手术前给予椎管内麻醉,观察组手术前给予局部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术中术后的疼痛VAS评分、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局麻和椎管内麻醉均可应用于膝关节镜手术治疗膝骨关节炎,需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和手术所需时间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作者:赵文胜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肋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肋骨骨折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 75例患者骨折肋骨共226根,X线检查检出64例(85.33%)、195根(86.28%),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出75例(100%)、223根(98.67%).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出率较X线检查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出合并胸椎骨折3例,合并锁骨骨折5例,肺挫伤6例,血气胸8例,胸腔积液9例.结论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肋骨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余纪元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评价中医推拿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通过中药外敷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推拿,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JO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推拿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冬保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度以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拟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78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同期在门诊体检的5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2组均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比较影像学特征及检查结果.结果 78例拟诊患儿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为肠系膜淋巴结炎73例设为研究组,肠套叠2例,急性阑尾炎3例,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率为93.6%;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其淋巴结L/S值在2以上者55例(75.3%),淋巴结长径在10 mm以上者64例.研究组患儿同一个区域内淋巴结数量、淋巴结长径和淋巴结血流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通过观察肠系膜淋巴结数量和血流信号可为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利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打孔不同术式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158例PCOS患者分为A组(腹腔镜下电灼术)55例、B组(腹腔镜下多点穿刺术)53例和C组(腹腔镜下激光打孔术)50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基础内分泌激素[雌二醇(E2)、卵泡雌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和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以及术后6个月卵巢体积(Vo)、卵巢间质动脉收缩期峰值(PSV)、窦卵泡数(AFC)水平.结果 3组患者术后1周血清E2、LH、AMH水平均低于同组术前,血清FSH水平高于同组术前(P<0.05);3组患者术后3个月血清E2、FSH、LH水平与同组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血清AMH水平仍低于同组术前(P<0.05);3组患者术后6个月血清E2、FSH、LH、AMH水平与同组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术后6个月Vo、PSV、AF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PCOS卵巢打孔不同术式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基本相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作者:陈玲;秦芸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行动态血糖监测对其血糖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我院接收并给予胰岛素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血糖监测,即手指法血糖监测方式,并将患者血糖监测结果作为依据调整治疗方案;观察组运用动态血糖监测.观察并比较2组血糖控制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低血糖状况维持时间、高血糖状况维持时间、平均血糖水平、平均血糖漂移幅度、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大血糖波动幅度等方面相较于治疗前均呈现显著改善趋势(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在以上指标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在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方面对比,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相较于以往常规血糖监测的血糖控制效果更佳.
作者:王晓军;徐丽梅;李晓华;刘文星;梁素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高频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高频超声检查,观察不同类型急性阑尾炎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检查符合率.结果21例急性单纯阑尾炎中,18例患者经超声检查确诊,诊断符合率为85.71%;6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中,5例患者经超声确诊,诊断符合率为83.33%;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1例,29例经超声确诊,诊断符合率为93.55%;阑尾周围囊肿2例,均经超声确诊,诊断符合率为100.00%.结论 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而言,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符合率,对明确病变阑尾的位置及范围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手术及时进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涂仙波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定量动态增强MRI对骨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骨肿瘤患者63例,均行定量动态增强MRI,通过计算容量转运常数、速率常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等定量参数指标,计算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通过2组的鉴别切点,计算2组各项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容量转运常数、速率常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0.803,0.688,佳诊断切点为0.568,2.458,14.12.将三个佳诊断切点作为标准,计算容量转运常数、 速率常数、 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灵敏度分别为92.6%,74.0%,82.0%;特异度分别为58.3%,71.6%,52.0%;准确率分别为80.4%,73.5%,70.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1.3%,84.3%,76.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2%,62.0%,58.1%.结论 定量动态增强MRI用于对骨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容量转运常数、速率常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可作为鉴别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杰钦;李伟周;江佳舒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院前电话指导急产产妇自救的重要性.方法 对我中心2012年5月—2014年8月期间急救医生在前往现场同时对呼救人员进行及时合理的电话指导自救,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接诊9例急产妇中,2例安全转送到院内入产房完成分娩,7例院前分娩.产妇呼救时已分娩4例,发生新生儿轻度窒息1例、Ⅱ度会阴裂伤1例,产后出血达500 mL者1例;产妇呼救过程中分娩3例,发生Ⅰ度裂伤1例,产后出血量200~300 mL,无1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坠地和创伤等急产并发症.经及时合理电话的指导及接诊后处理,9例产妇母子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及时、准确、恰当的院前电话指导自救,可避免急救医生未到达现场前产妇或家属因缺乏医学常识而采取一些错误的处置措施,对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雷丽华;冯云华;李风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14年—2017年我院收治的80例膜性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特点和病理分型进行分组,总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肾病综合征的占比(50%)明显高于肾炎综合征(17.5%)、血尿(27.5%)以及其他(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期Ⅰ期和Ⅱ期患者的占比(83.75%)明显高于Ⅲ期和Ⅳ期患者(16.25%).免疫荧光IgG和C3沉积占比76.25%(61/80)明显高于IgM、IgA、Clq沉积占比的23.75%(16/80).结论 膜性肾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病理分期主要为Ⅰ期和Ⅱ期,免疫复合物沉积以IgG和C3沉积为主.
作者:武翠玲;蒋文渊;李翠平;甄国华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6例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试验组36例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钠肽水平、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脑钠肽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患者脑钠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N末端脑肽前体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脑钠肽和N末端脑肽前体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王燕;李丽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