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祛腐生肌法换药促进肛周脓肿肛瘘患者 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观察

郑晓怡

关键词:肛周脓肿, 肛瘘, 祛腐生肌法, 创面愈合
摘要:目的 分析肛周脓肿、 肛瘘患者应用中医祛腐生肌法换药促进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08例肛周脓肿、肛瘘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每组54例.对照组行康复新液纱条外敷治疗,观察组行中医祛腐生肌法换药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相关评分、创面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高于对照组的72.22%(P<0.05);观察组分泌物(0.81±0.21)分、肉芽形态(2.01±0.17)分、疼痛(1.02±0.31)分及红肿(1.25±0.03)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腐肉脱落(4.16±1.32)d、 上皮出现(6.12±1.74)d、 创面愈合(21.92±5.12)d,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肛周脓肿、肛瘘患者应用中医祛腐生肌法换药能加快腐肉脱落,促进肉芽生长,缓解创面疼痛,有利于创面愈合,效果显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创伤指数在评估急性创伤住院患者病情及预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创伤指数在评估急性创伤住院患者病情及预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创伤住院患者216例,分别予以损伤严重度评分(ISS)、TI评分.结果 生存组患者的ISS评分为(7.21±3.58)分,TI评分为(12.25±2.36)分,均低于死亡组(P<0.05);轻症组的病死率显著低于重症组(P<0.05).结论 对急性创伤住院患者病情及预后情况采取TI评价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其评分越低,表明创伤指数越低,患者存活的可能性越大,可预测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红伟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铁蛋白 APOB/APOA1比值等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铁蛋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清载脂蛋白B(APOB)/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比值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非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2015年1月—2017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2组患者血液Hcy、叶酸、hs-CRP、铁蛋白、TG、CHOL、HDL、LDL、APOB,APOA1,计算出APOB/APOA1,并进行对比.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Hcy、hs-CRP、铁蛋白、TG、LDL、APOB/APOA1水平较对照组高,叶酸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HOL、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APOB/APOA1比值、脂蛋白等在急性脑梗死诊断、治疗和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傅春花;陈梅英;张园满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依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观察组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56%(P<0.05);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后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住院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且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黄新生;王练彬;王加火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江苏某高校女教职员工2012年—2016年妇科疾病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高校女教职员工健康状况,掌握常见妇科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其特点,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2年—2016年某高校3次参加体检的女教职员工体检报告为研究资料,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接受妇科疾病检查的人数逐年增加,妇科疾病患病率不同程度有所变化.②乳腺增生患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特点(P<0.05),子宫肌瘤、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患病率逐年降低(P<0.05).③随着年龄的增加妇科疾病患病率呈现下降趋势(P<0.05).结论 某高校女教职员工健康状况欠佳,提示今后应加强健康教育,定期体检,积极开展妇科疾病等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作者:张宝平;严春生;孙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石膏外固定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锁定加压钢板(LCP)手术固定方式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主动活动范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主动活动范围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P手术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较为显著,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加大主动活动范围,其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彪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高尿酸血症与肾脏疾病

    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多种肾脏疾病,包括尿酸性肾病,尿酸盐性肾病,肾石症;同时,高尿酸血症也是慢性肾脏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尽管基础及临床研究对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致病机制已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但尚未取得一致性结论,还需要大规模随机化安慰剂对照试验来验证.

    作者:柳文晶;王群元;杨变转;王鹏;李晓彦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 对200例GERD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自评,根据评分结果将正常的82例患者列为A组,存在焦虑、抑郁状态的118例患者随机分为B组(59例)和C组(59例).A、B 2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C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黛力新,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Gerd Q评分及B、C 2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并对比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Gerd Q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B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变化不明显(P>0.05),C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下降(P<0.01);A、C 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9.8%,明显高于B组的50.8%(P<0.01).结论单纯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疗效肯定;伴随焦虑、抑郁状态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黛力新辅助常规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维国;赵志忠;李继勇;王云霞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硫酸钙人工骨联合同种异体骨对下肢良性骨肿瘤的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硫酸钙人工骨联合同种异体骨对下肢良性骨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下肢良性骨肿瘤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人工骨植骨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硫酸钙人工骨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和切口延迟愈合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人工骨被完全吸收后遗留骨缺损率为8.6%,低于对照组的21.4%,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与单纯人工骨相比,硫酸钙人工骨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能明显减少下肢良性骨肿瘤患者切口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人工骨遗留缺损风险.

    作者:卫江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正骨复位手法联合自创穴位针刺治疗用于 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正骨复位手法联合自创穴位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口服活血化瘀中成药联合传统针灸推拿理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正骨复位手法联合自创穴位针刺治疗.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骨复位手法联合自创穴位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丛;熊国平;谭慧玲;万思强;刘运有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益气养阴活血汤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汤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94例,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汤,对比2组血液流变学改善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及全血高切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高于研究组,且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患者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卢天翔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齐拉西酮在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齐拉西酮在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喹硫平治疗)和观察组(齐拉西酮治疗),各36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PSN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44%,对照组为30.5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在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中的治疗效果与喹硫平相当,但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程度较轻.

    作者:魏利群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儿童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支原体肺炎患儿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均予止咳、降温、吸氧及纠正电解质平衡失调等治疗,对照组阿奇霉素10 mg/kg加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天1次;观察组阿奇霉素10 mg/kg加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天1次,连续3 d~5 d后,若患儿体温和白细胞恢复正常,则改成口服的方式,药量10 mg(kg·d),连续服用2个星期.对比2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缓解、肺部啰音消失、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间,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4.46±1.24)d vs(4.73±1.19)d]、咳嗽咳痰缓解时间[(5.42±1.07)d vs(5.50±1.1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7.95±2.15)d vs(7.86±2.09)d]、总有效率(93.48%vs 95.6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阿奇霉素静滴(3.97±0.42)d,短于对照组的(11.07±1.97)d(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6.09%(12/46),低于对照组的65.22%(30/46)(P<0.05).结论 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可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贵琴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8例急性缺血性脑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为(18.36±3.09)分,低于对照组的(23.85±3.72)分(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应用依达拉奉+疏血通联合方案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刘燕萍;叶再奖;杨水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8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分别采用硝苯地平治疗和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的29.27%,差异显著(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娜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养血当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养血当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50例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女性进行研究,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仅服用米非司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养血当归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检测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52.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养血当归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了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子宫血管平滑肌瘤1例报道

    子宫肌瘤在妇科临床比较常见,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属于生殖系统良性肿瘤,据文献报道,子宫肌瘤发病率逐年增加.当患者明确子宫肌瘤诊断后, 需尽快在短时间内行择期手术,以避免延误病情,手术方案较多,如子宫肌瘤剔除术等.但子宫血管平滑肌瘤属于子宫肌瘤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其临床表现与平滑肌瘤差异不大,术前诊断难度较大;但需警惕部分静脉平滑肌瘤病可沿静脉管壁生长,甚至延伸至右心房,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此类情况非常罕见, 而且误诊风险极高 [1,2]. 本例患者2017年7月间就诊于我院妇产科,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为子宫血管平滑肌瘤,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文娟;宣毅飞;王竹君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目的 分析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5例,按照随机原则结合患者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53例),对照组施行西药及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推拿手法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1%,稍低于对照组的21.43%,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将中医推拿方案融入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彭巍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配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配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配合孕三烯酮治疗,对比2组患者子宫内膜及体积变化情况、 痛经改善情况及月经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小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均小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痛经不明显、月经量基本正常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子宫腺肌病患者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配合孕三烯酮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及体积状况,且痛经改善情况及月经量恢复正常情况均较好.

    作者:杨玲玲;钟海英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康复计划前移与疼痛管理对膝关节置换术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康复计划前移与疼痛管理对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224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1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加用康复计划前移及疼痛管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加用康复计划前移与疼痛管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状况,提高其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勇剑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2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体检的62例健康人作为参照,对2组的甘油三酯(TG)、 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TG、TC、LDL水平均高于健康组,Apo-A1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DL、Apo-B水平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血脂中的TG是诱发BPPV的主要因素,Apo-A1是BPPV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BPPV患者的血脂水平存在明显异常,其中TG、Apo-A1与BPPV的发生存在明确的相关性.

    作者:凌永伟;黄鹏;罗冬梅;谢洪亮 刊期: 2018年第3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