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评价

黄新生;王练彬;王加火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依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观察组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56%(P<0.05);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后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住院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且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悬吊训练配合踝足矫形器对小儿脑瘫膝过伸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对小儿脑瘫膝过伸患儿行以悬吊训练配合踝足矫形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2例小儿脑瘫膝过伸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以悬吊训练,研究组行悬吊训练配合踝足矫形器治疗.对2组膝过伸角度、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膝过伸角度、GMFM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脑瘫膝过伸患儿行以悬吊训练配合踝足矫形器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朱振兴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5例)选择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55例)选择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结论 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对于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可减少疼痛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胡克福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钢板固定治疗多发跖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钢板固定治疗多发跖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016年收治的60例多发跖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对其AOFAS中前足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25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术后复查X线均骨性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骨不连情况;1例出现肌腱粘连,后经康复科功能锻炼后好转.根据末次随访,所有患者日常生活均不受限,3例患者出现长时间平地行走后足部疼痛;1例患者登山时足部轻微疼痛.根据AOFAS中前足评分标准,随访患者评分82~100分,平均90.2分.优良率100%.结论 钢板固定治疗多发跖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功能恢复优良率高,并发症少,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付刚;熊圣仁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8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依据患者就诊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观察组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56%(P<0.05);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后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住院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更为明显,且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黄新生;王练彬;王加火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配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配合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配合孕三烯酮治疗,对比2组患者子宫内膜及体积变化情况、 痛经改善情况及月经量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小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均小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痛经不明显、月经量基本正常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子宫腺肌病患者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配合孕三烯酮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及体积状况,且痛经改善情况及月经量恢复正常情况均较好.

    作者:杨玲玲;钟海英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胸痹证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胸痹证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胸痹证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5例使用西药治疗,研究组45例使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8.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痹证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蔡乾书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2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体检的62例健康人作为参照,对2组的甘油三酯(TG)、 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TG、TC、LDL水平均高于健康组,Apo-A1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DL、Apo-B水平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血脂中的TG是诱发BPPV的主要因素,Apo-A1是BPPV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BPPV患者的血脂水平存在明显异常,其中TG、Apo-A1与BPPV的发生存在明确的相关性.

    作者:凌永伟;黄鹏;罗冬梅;谢洪亮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84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2).对照组实施股骨头颈部开窗打压植骨术治疗,研究组实施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的优良率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明显(P<0.05);经过治疗后2组Harri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髋关节功能.

    作者:颜斌;胡建斌;蔡秀华;邓贵生;李贵振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微信指导自我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微信指导自我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BPV)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BBPV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微信指导自我复位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诊室复位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0.5 h和1周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0.5 h和1周后,观察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BBPV的治疗中,与诊室复位治疗相比,微信指导复位治疗的疗效更好,并具有安全有效、简单便捷等优势,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韦永豪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硫酸钙人工骨联合同种异体骨对下肢良性骨肿瘤的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硫酸钙人工骨联合同种异体骨对下肢良性骨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下肢良性骨肿瘤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人工骨植骨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硫酸钙人工骨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和切口延迟愈合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人工骨被完全吸收后遗留骨缺损率为8.6%,低于对照组的21.4%,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与单纯人工骨相比,硫酸钙人工骨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能明显减少下肢良性骨肿瘤患者切口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人工骨遗留缺损风险.

    作者:卫江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正骨复位手法联合自创穴位针刺治疗用于 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正骨复位手法联合自创穴位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口服活血化瘀中成药联合传统针灸推拿理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正骨复位手法联合自创穴位针刺治疗.对比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骨复位手法联合自创穴位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丛;熊国平;谭慧玲;万思强;刘运有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养血当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养血当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50例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女性进行研究,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仅服用米非司酮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养血当归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检测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52.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养血当归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较好,可显著降低了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芳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齐拉西酮在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齐拉西酮在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喹硫平治疗)和观察组(齐拉西酮治疗),各36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PSN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44%,对照组为30.5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在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中的治疗效果与喹硫平相当,但齐拉西酮的不良反应程度较轻.

    作者:魏利群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川芎嗪注射液以及长春西汀联合使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杜小青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目的 分析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5例,按照随机原则结合患者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42例)及观察组(53例),对照组施行西药及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推拿手法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1%,稍低于对照组的21.43%,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将中医推拿方案融入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彭巍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改良听骨链重建术对慢性中耳炎患儿听力重建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慢性中耳炎患儿听力重建中应用改良听骨链重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慢性中耳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使用改良乳突根治术合并改良听骨链重建术的有46例,记为甲组;使用改良乳突根治术的有36例,记为乙组.对比2组手术前后的听力情况、并发症.结果 术前2组气导听阈、气导骨差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均降低,且甲组显著低于乙组(P<0.05);甲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乙组(P<0.05).结论 慢性中耳炎患儿听力重建中应用改良听骨链重建术可改善患儿听力,减少并发症.

    作者:罗慧文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儿童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支原体肺炎患儿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均予止咳、降温、吸氧及纠正电解质平衡失调等治疗,对照组阿奇霉素10 mg/kg加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天1次;观察组阿奇霉素10 mg/kg加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天1次,连续3 d~5 d后,若患儿体温和白细胞恢复正常,则改成口服的方式,药量10 mg(kg·d),连续服用2个星期.对比2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缓解、肺部啰音消失、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间,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4.46±1.24)d vs(4.73±1.19)d]、咳嗽咳痰缓解时间[(5.42±1.07)d vs(5.50±1.1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7.95±2.15)d vs(7.86±2.09)d]、总有效率(93.48%vs 95.6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阿奇霉素静滴(3.97±0.42)d,短于对照组的(11.07±1.97)d(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6.09%(12/46),低于对照组的65.22%(30/46)(P<0.05).结论 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可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贵琴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 对200例GERD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自评,根据评分结果将正常的82例患者列为A组,存在焦虑、抑郁状态的118例患者随机分为B组(59例)和C组(59例).A、B 2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C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黛力新,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Gerd Q评分及B、C 2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并对比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Gerd Q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B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变化不明显(P>0.05),C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明显下降(P<0.01);A、C 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9.8%,明显高于B组的50.8%(P<0.01).结论单纯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接受常规治疗疗效肯定;伴随焦虑、抑郁状态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黛力新辅助常规治疗能够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维国;赵志忠;李继勇;王云霞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左西孟坦治疗冠心病伴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左西孟坦治疗冠心病伴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研究组采用左西孟坦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坦治疗冠心病伴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

    作者:胡永烁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药物球囊与普通球囊用于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在冠脉分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药物球囊与普通球囊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入住我院治疗的70例冠脉分叉病变患者为试验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球囊扩张后行普通球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球囊扩张后行紫杉醇药物球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大球囊扩张压力、靶病变长度、介入治疗即刻成功率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大球囊扩张压力为(9.51±2.86)at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3.12)atm,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靶病变长度为(16.55±5.23)mm,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4.19±3.02)mm,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即刻成功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与普通球囊相比,药物球囊在冠脉分叉病变患者的介入治疗效果更优, 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李向兵 刊期: 2018年第31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