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颖
目的 分析过期妊娠并羊水过少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过期妊娠并羊水过少孕妇中抽取60例设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68例过期妊娠但羊水正常孕妇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分娩结局.结果 研究组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宫内窘迫、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胎粪吸入综合征及病死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期妊娠和羊水过少均会对母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属于高危妊娠,应加强预防和监测工作,在适当的时机结束分娩,有利于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翟玲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骨科进行诊疗的骨科创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50例患者给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2组患者感染情况、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3.34±3.12)d,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8.34±4.55)d;观察组感染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发生,同时能加速创面愈合.
作者:李孛;陈峰;朱祖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在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其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敖灿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艾灸三阴交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90例产妇均为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产科收治的初产妇,按照随机方法 将其分为3组,观察组30例产妇实施艾灸三阴交;非穴组产妇于孔穴上2寸向桡侧旁开1寸处艾灸;空白组不做任何艾灸措施.观察3组产妇的终分娩方式,并对3组新生儿Agpa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顺产比例显著高于非穴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Agp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艾灸三阴交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张产妇宫颈,缓解分娩疼痛,从而促使患者尝试顺产,提高顺产率;且这种方法 对新生儿无影响,安全有效.
作者:马静;马宇熹;霍桂霞;李小鹏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实施手术室整体舒适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整体舒适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和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室预留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就护理满意度而言,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采用手术室整体舒适护理临床效果较好,手术室预留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陈素惠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食管癌数字胃肠X线征象,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5年行数字胃肠X线机检查的258例食管癌患者的X线征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58例食管癌患者中确诊251例,7例可疑癌.髓质型X线征象主要有管壁僵硬、充盈缺损和不规则狭窄;早期癌X线征象多为局部充血和小的糜烂,黏膜皱襞紊乱、粗糙或中断,局部稍有隆起和点状充血.结论 数字胃肠X线机是诊断食管癌的重要手段,应与其他影像学检查项目相结合,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王海军;刘宽荣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分析协同护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016年住进母婴同室病房的产妇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观察2组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2组产妇产后SDS评分、婴儿护理知识掌握度、产后护理知识掌握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后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婴儿护理知识掌握度、产后护理知识掌握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协同护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能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率,增强产妇的自护能力,改善产后心理状况,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叶成燕;童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GDM)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GDM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人胰岛素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2组血糖控制效果及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PG、2 hPG、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患者采取门冬胰岛素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血糖,且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刘颖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术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30肩关节脱位患者,均行钩钢板治疗,评价患者术后的肩关节功能,并分析患者的肩峰类型,测量其第二关节间隙.结果 术后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7%;5例患者发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发生率为16.7%;发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的肩峰-肱骨头的平均距离明显低于未发生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者(P<0.05).结论 采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效果较好,在术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肩峰类型并测量肩峰下骨性结构数据,以便对钢板充分塑形,将肩锁钩部精确置入,避免术后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廖直斌;赖长君;胡园园;严骏;江小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阴茎背神经阻滞联合系带处浸润麻醉在包皮环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1月男科就诊患者中选取100例包皮过长患者,分为2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单纯阴茎背神经阻滞浸润麻醉,试验组患者采用阴茎背神经联合系带处浸润麻醉,对比2组患者术中疼痛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中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麻醉药物起效时间与术后疼痛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包皮环切手术中行阴茎背神经阻滞联合系带处浸润麻醉,可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轻患者因手术带来的痛苦.
作者:王海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胱抑素C(CysC)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228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分为非AS组(n=79)和AS组(n=149),对AS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示,非AS组和AS组2组间LDL-C、Cys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年龄、收缩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LDL-C、CysC、年龄及收缩压是T2DM并A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LDL-C与CysC水平是T2DM并AS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周春亭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135例高血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68例与对照组67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给予钙拮抗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合并症患者给予对症处理;治疗组将患者分为高危、中危及低危三种等级,给予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治疗方法 .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得到一定改善,治疗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 根据心血管危险性分层治疗高血压,可提高治疗的针对性,缩短治疗时间,明显改善患者血压.
作者:冯海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崔桐华老中医长期在基层医院工作, 是一名中医全科医生,对中医学所涉及的各科医理、药性、成方等都有较全面的理解,并能结合患者病症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因此常常收到手到病除的效果,受到医院和患者的高度评价. 现继续介绍崔桐华老中医治疗骨关节病的临床经验.
作者:段传皓;刘鹏宇;李云飞;崔桐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验在妇产科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与体检志愿者各90例,对比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指标.结果 感染性疾病患者治疗前血清降钙素原为(53.32±8.33)ng/mL,治疗后为(5.13±1.67)ng/mL,感染组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指标均较体检组高.细菌性感染组在血清降钙素原≥0.25 ng/mL与≥0.5 ng/mL时,阳性率分别为87.04%,64.81%,高于真菌感染组的19.44%,11.11%.细菌性感染组中血清降钙素原≥0.25 ng/mL阳性率为87.04%,高于≥0.50 ng/mL阳性率64.81%,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操作简便,特异性强,可为妇产科感染性疾病诊断、鉴别感染类型、治疗、评估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仙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讨论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ELISA法检测2015年—2016年期间360例儿童SAA、hs-CRP、CRP水平,其中儿科住院感染患儿310例(病毒感染组212例,细菌感染组98例)为研究对象,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病毒感染组212例患儿血清SAA显著高于体检对照组(P<0.01);急性期细菌感染组98例患儿血清SAA、CRP,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病毒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毒感染组212例患儿血清CRP及hs-CRP水平与体检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小儿急性感染时SAA、hs-CRP、CRP联合监测在诊断中有互补作用,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牛彩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术中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手术室收治的手术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麻醉后给予常规处理,试验组患者麻醉后给予保温处理.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苏醒时间(45.38±5.62)min和拔管时间(16.32±1.5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5.18±11.24)min、(22.89±7.6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3%,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后给予保温处理能够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明松;张梦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对比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分期治疗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5年6月在我科诊治的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甲组35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颅骨修补术治疗,乙组30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延期行颅骨修补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甲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植物生存及死亡病例;甲组恢复良好有32例(91.73%),乙组有20例(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中度残疾有3例(8.57%),乙组有9例(3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行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值得推广.
作者:张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综合恢复情况、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行早期康复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预后,降低残疾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魏巍源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2016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31%与10.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79%与25.6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下降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德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异烟肼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134例肺结核复治菌阳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64例实施异烟肼治疗,观察组70例实施异烟肼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痰菌转阴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9%,(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2个月、4个月、6个月、8个月的转阴率均低于观察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异烟肼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效果显著,可提高痰菌转阴率,安全性较好.
作者:郭风云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