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娜;凌静;张晨霞;许峰;谭洁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5年收集到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5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2.65%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涉及的药物共18大类9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高,其次为中药制剂,累及系统-器官多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与消化系统损害.结论 儿童及孕产妇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用药风险更大,故在设计治疗方案时更应该慎重,在用药过程中及时进行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监测,保障妇女儿童用药安全.
作者:高明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孕28周~32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期待治疗对孕妇与婴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孕28周~32周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48例,将其随机平均分为短疗程组与长疗程组,每组患者24例,短疗程组实施小于11d的期待治疗,长疗程组实施大于11d的期待治疗.结果 长疗程患者舒张压、尿蛋白定量、收缩压以及尿酸等指标都明显低于短疗程患者,长疗程组患者重要内脏器官的损伤情况也比短疗程患者高.结论 孕28周~32周为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发时期,这一时期应及时发现产妇的症状,对母婴情况进行有效评估,期待治疗要严格控制疗程,使其在佳疗程内得到有效治疗.
作者:魏琴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睾丸扭转的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中位年龄19岁(14岁~26岁).左侧扭转15例(60%),右侧10例(40%).夜间发病18例(72%),白日发病7例(24%).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患侧阴囊疼痛,部分合并伴随症状或主诉其他症状.发病至确诊时间3 h~35 d.入院前误诊为睾丸附睾炎等8例(32%),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及肠炎各1例.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3例(92%)确诊,手术探查除3例(12%)得以保留睾丸外,其余22例(88%)患者均行睾丸切除.结论 对于非创伤性阴囊急症,尤其青少年患者,临床要考虑到睾丸扭转可能,有条件者应立即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怀疑或不排除睾丸扭转者应及时手术探查.
作者:林乐;李涛;高祥勋;吴翔;魏永宝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X线、CT三维重建及磁共振成像(MRI)在胫骨平台骨折(FT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F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CT与MRI检查,X线检查后给予第一次诊断(A组);实施CT检查后给予第二次诊断(B组);后进行MRI检查给予第三次诊断(C组).比较三种检查方法骨折诊断情况、分型符合率.结果 A组骨折确诊率明显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折分型确诊率明显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X线、CT、MRI在胫骨平台骨折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准确进行分型,其中MRI检查能明确显示韧带、关节软骨损伤情况,但费用较高,可视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范德书;邹钟平;张庆秋;彭述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细胞蜡块(cell block,CB)行免疫组化标记及基因检测在浆膜腔积液性质和组织来源判断及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细胞学制片后的细胞标本制成CB,HE染色,并且根据形态、 病史、 临床检查选择TTF-1、NapsinA、CK7、CK20、Villin、CDX2、WT-1、CR、CA125、PAX-8、ER、PR等抗体,对来源不明的肿瘤细胞进行免疫标记,并对诊断明确的肺腺癌病例采用基于实时(real-time)PCR基础上的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检测EGFR基因突变.结果 175例细胞蜡块中恶性肿瘤79例,其中胸水45例,腹水34例.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其中肺腺癌28例,卵巢癌17例,胃癌6例,乳腺癌3例,子宫内膜癌3例,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阑尾黏液性肿瘤2例,肺小细胞癌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卵巢内胚窦瘤1例,未能明确来源的腺癌14例.对28例肺腺癌中的20例采用ARMS法行EGFR检测,其中9例有突变:[6例外显子21点突变(L858R),3例外显子19缺失突变(19del)],突变阳性率45%(9/20).结论 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可有效鉴别浆膜腔积液的性质和恶性肿瘤的组织器官来源,并且可进一步行基因检测,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
作者:高菲;郭业兵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胃石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胃镜检查发现胃石后,将其分类,应用碎石器将其切割为碎块,术后口服5%碳酸氢钠、质子泵抑制剂及胃肠动力药.结果 12例胃石患者腹部胀痛症状1 d~2 d缓解,继续药物治疗,1周后复查胃石消失.结论 胃镜下应用碎石器碎石联合药物是治疗胃石的有效方法,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树贤;李祎;任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骨伤科2014年1月—2016年6月之间收治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法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接受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试验组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行走能力评分、屈曲能力评分和上下楼能力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术后康复治疗,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改善,提高其术后骨折愈合速度.
作者:胡伟宏;谢强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中药口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中药口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口服麻仁软胶囊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口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药物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郭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静脉配置中心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的用药医嘱进行审核,对其中不合理用药的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216745张静脉药物配置医嘱接受审核,审核出现611张不合理用药医嘱,占所有医嘱0.28%,其中不合理用药情况类型溶媒选择、给药剂量、药物稀释浓度、给药途径、给药频次、配伍禁忌、全静脉营养液以及输入错误.结论 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存在一定不合理用药医嘱情况,临床药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对医嘱进行审核,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并反馈分析,积极推动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康文靖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某综合性三甲医院3年中心血管介入治疗死亡病历书写缺陷,为医院重点部门、关键环节的监管和专科建设提供数据.方法 从病案查询系统收集2013年—2015年介入治疗死亡病历的信息,统计病案首页填写、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抢救记录、死亡记录、死亡讨论记录等的缺陷.结果 3年中心血管介入治疗死亡病历缺陷率平稳下降.结论 心血管介入治疗死亡病历数据可反映医院急救诊疗、医疗质量等多方面的信息,应加强对此类病历的长期关注和缺陷分析,提高其书写质量.
作者:谢敏;唐建中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巴氯芬为神经传导抑制剂,氨基丁酸(GABA)的衍生物,能同时抑制脊柱水平处单突触和多突触反射.临床上该药可用于治疗脊髓和大脑损伤引起的肌肉痉挛,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血管疾病时可酌情应用,药物过量可出现肌张力降低、昏迷、呼吸抑制等.我院成功抢救2例巴氯芬蓄积导致轻度昏迷的血液透析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车伟伟;赵德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道穿孔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胃肠道穿孔患者,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行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对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3.91%(P<0.05).结论 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在胃肠道穿孔的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张曹;丁波;刘东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慢性荨麻疹患者9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外用卡泊三醇软膏,每日3次,共治疗12周.观察组50例,第1~4周早上、中午、下午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3次,晚上外用卡泊三醇软膏1次.第4~8周早上、下午外用卡泊三醇软膏2次,晚上外用卡泊三醇软膏1次.第9~12周早上外用卡泊三醇软膏1次,晚上外用卡泊三醇软膏1次.治疗前后观察2组症状和体征积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停药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毛荣超;唐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他克莫司乳膏治疗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9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湿疹患者9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试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生理盐水、硼酸外洗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他克莫司乳膏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的继发感染率比对照组更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皮损积分、皮损面积积分、瘙痒程度积分,苔藓化程度积分以及总积分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为(3.12±1.02)分,对照组为(5.63±1.42)分,差异显著(P<0.05),且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他克莫司乳膏进行辅助治疗,可极大地提升湿疹治疗的治愈时间,同时其不良反应较少,继发感染情况较少,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选择我院接收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8例.采用中心静脉置管输注肠外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鼻空肠营养管予以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2周后血糖、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酶变化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率、多器官功能衰竭率以及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且经过病理诊断的子宫肌瘤患者96例和子宫腺肌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2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及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 子宫肌瘤组诊断准确率为93.75%,子宫腺肌病组诊断准确率为91.6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ED、PS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动脉阻力指数(RI)、动脉搏动指数(PI)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有效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
作者:何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肌瘤残留复发和妊娠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2015年7月—2016年10月至我院进行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研究组47例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对2组患者的肌瘤残留复发率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肌瘤残留7例,残留率为16.28%,研究组患者肌瘤残留1例,残留率为2.1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肌瘤复发9例,复发率为20.93%(9/43),妊娠29例,妊娠率为67.44%;观察组患者肌瘤复发3例,复发率为6.38%,妊娠40例,妊娠率为85.1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患者的肌瘤残留率和复发率,而且可以显著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娜;凌静;张晨霞;许峰;谭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大柴胡汤在脑卒中肺部感染中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8例脑卒中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水电解质平衡、降颅内压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痰培养药敏结果 合理给予抗生素治疗,定时给予患者翻身及吸痰等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大柴胡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及肺部感染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2组患者的肺部感染评分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大柴胡汤应用于脑卒中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开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PCSD)行不同术式治疗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5月我院住院的PCSD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腹腔镜手术)、B组(经阴道手术)、C组(传统开腹手术).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瘢痕妊娠、继发性不孕以及憩室妊娠率.结果 A组宫内妊娠率高,明显高于B、C组(P<0.05);B组与C组的宫内妊娠率无明显差异(P>0.05);3组患者的瘢痕妊娠、继发性不孕以及憩室妊娠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CSD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再次妊娠的影响小,且操作相对简便、出血量较少、创伤较少,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苏陈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3年10月—2015年11月选取在社区居住的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系统化管理,指导饮食,体育锻炼,正确使用药物,达到常用目标剂量,对照组不做系统干预.分别在调查开始、6个月和12个月时比较6 min步行距离、LVEF和MLHFQ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6个月时6 min步行距离、LVEF和MLHFQ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6 min步行距离、LVEF和MLHFQ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在社区进行系统化管理可以提高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志恩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