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口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药物性便秘60例疗效观察

郭丽

关键词:阿片类药物, 便秘, 中药口服, 穴位贴敷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口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中药口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口服麻仁软胶囊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口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药物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乳旁加奶器对扁平型乳头产妇母乳喂养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乳旁加奶器对扁平型乳头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2016年1月—8月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100例,产妇均系扁平型乳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在母乳喂养的同时配合使用乳旁加奶器,对照组在母乳喂养后使用小勺添加配方奶.对比2组产妇在母乳喂养自信心、婴儿有效吸吮及产妇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母乳喂养自信心、婴儿有效吸吮及产妇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扁平型乳头产妇在进行母乳喂养的同时配合乳旁加奶器可使新生儿顺利吸吮到母乳,增强新生儿对母乳的渴求,通过不断地锻炼与尝试,逐渐适应并习惯产妇的乳房形态,从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丹凤;杨烨;於金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温阳益气活血法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温阳益气活血法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肺癌患者中选取8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温阳益气活血法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病灶状况都有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益气活血法联合化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不良反应降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瑶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胶体金ELISA及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结果分析

    目的 比较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丙型肝炎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丙肝抗体阳性患者HCV-RNA检测结果.方法 采用ELISA法和胶体金试纸条检测1000例患者血清中丙肝抗体;用FQ-PCR检测抗体阳性者血清HCV-RNA.结果 1000例患者ELISA检测抗HCV阳性15例,胶体金检测抗HCV阳性13例,对ELISA抗HCV阳性者HCV-RNA阳性5例,胶体金抗HCV阳性者HCV-RNA阳性5例,胶体金法检测的阴性和阳性结果与ELISA法总的一致性分别为100%和86.7%.阳性标本的S/C在1以下时,试纸条的检测结果与ELISA一致性为0.0%;阳性标本的S/C在1以上时,阳性标本的检测结果一致性为100.0%.结论 胶体金法和ELISA法对HCV感染强阳性者一致性较高,对弱阳性者一致性差,对前两者阳性结果时,应进一步检查HCV-RNA,以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食物不耐受与慢性腹泻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腹泻患者进行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7例慢性腹泻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慢性腹泻患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阳性77例,占88.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种、2种、3种、4种及以上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2%,21.8%,14.9%,11.4%,其中以牛奶、鸡蛋和大豆IgG阳性率高,其次为螃蟹、鳕鱼、虾、鸡肉、猪肉、大米、蘑菇、牛肉、小麦、玉米、西红柿.结论 食物不耐受可能是慢性腹泻患者发病原因之一,其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慢性腹泻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冰;潘立阳;于淼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医学模拟操作教学法在学生临床综合技能培养方面的应用探析

    目的 探讨医学模拟操作教学法在学生临床综合技能培养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某医学院2013级来我院见习的学生,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的教学方式,研究组学生采用医学模拟操作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2组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教学效果.结果 研究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以及总成绩分别为(45.6±1.3)分、(42.4±3.6)分和(87.3±4.2)分,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学生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满意度为82.0%,研究组对医学模拟操作教学法的教学满意度为96.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医学模拟操作教学法对学生临床综合技能进行培养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提高学生掌握临床综合操作技能的水平及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赛群;陈琳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且经过病理诊断的子宫肌瘤患者96例和子宫腺肌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2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及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 子宫肌瘤组诊断准确率为93.75%,子宫腺肌病组诊断准确率为91.6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ED、PS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动脉阻力指数(RI)、动脉搏动指数(PI)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有效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

    作者:何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老年人24 h动态血压变化特点与心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观察老年人24 h动态血压变异的特点及其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8例,按照高血压等级标准分为Ⅰ级组、Ⅱ级组与Ⅲ级组,每组56例.观察3组患者24 h内动态血压的变化以及相关心脑血管病情况.结果 收缩压与舒张压平均值随血压等级增加而逐渐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随病情等级增加而呈现增加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收缩压与舒张压平均值与患者疾病等级呈正相关关系;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概率与疾病等级呈正相关关系.

    作者:叶文成;王智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单纯电切术与电切后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电切后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单纯组和联合组各54例.单纯组予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联合组术后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对比2组术后远期疗效、SAS及QOL评分.结果 2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时单纯组患者SAS评分、QOL评分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SAS评分和QOL评分较术前无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高于单纯组(P<0.05).结论 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联合丝裂霉素灌注的远期疗效并无明显优势,且可能会增加患者焦虑情绪,降低生活质量,对于抗炎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考虑单纯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汪涛;唐剑彬;杨林发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肠内营养在老年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老年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住院治疗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7例.于术后试验组予肠内营养,对照组予肠外营养,均持续2周.观察指标为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术前、术后7 d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的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试验组的淋巴细胞数大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数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肠内营养在老年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他克莫司乳膏在湿疹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他克莫司乳膏治疗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9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湿疹患者9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试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生理盐水、硼酸外洗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他克莫司乳膏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的继发感染率比对照组更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皮损积分、皮损面积积分、瘙痒程度积分,苔藓化程度积分以及总积分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为(3.12±1.02)分,对照组为(5.63±1.42)分,差异显著(P<0.05),且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他克莫司乳膏进行辅助治疗,可极大地提升湿疹治疗的治愈时间,同时其不良反应较少,继发感染情况较少,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目的 观察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60例,入院后患者均经过活检穿刺进行活检诊断,然后将采集的组织用免疫组化技术及特殊染色技术进行诊断,分析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 60例患者经过病理诊断得到确诊,免疫组化阳性率为93.33%;Masson染色阳性率为91.67%,VG染色阳性率为90.0%,Mallory磷钨酸苏木素阳性率为88.33%,不同染色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为100.00%,高于单一免疫组化染色及特殊染色(P<0.05).结论 肿瘤患者采用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诊断效果理想,能帮助早期确诊,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杨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大柴胡汤对脑卒中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大柴胡汤在脑卒中肺部感染中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8例脑卒中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水电解质平衡、降颅内压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痰培养药敏结果 合理给予抗生素治疗,定时给予患者翻身及吸痰等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大柴胡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及肺部感染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2组患者的肺部感染评分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大柴胡汤应用于脑卒中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开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及视黄醇结合蛋白联合检测在狼疮性肾炎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狼疮性肾炎患者予以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的诊断效果.方法 分别对我院收治的健康体检者46例、无肾脏病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46例和狼疮性肾炎46例患者予以检测,并将其设为健康对照组、非LN组和LN组,观察血清RBP、Hcy与CysC水平情况.结果 健康对照组患者的RBP、Hcy和CysC水平明显低于非LN组和LN组,LN组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狼疮性肾炎患者予以RBP、Hcy及CysC联合检测,其诊断效果明显高于单项测定,能使检测阳性率有所提升.

    作者:周发林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血脂测定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分析

    目的 探讨我院检验科两台生化分析仪器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四项血脂测定指标结果的可接受性.方法 采用我院日立7170和日立7600两台仪器参照EP9-A2规程中的方法检测7份血清样本中的TC、TG、LDL-C和HDL-C,连续测定5 d,用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对结果 的相对偏差和相关性进行检测.结果两台生化检测仪器对4项血脂指标进行日间和批内精密度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台生化仪器对血脂四项指标的测定结果的偏差在临床上可以接受,而采用日立7170检测的4项血脂指标在低于1/4CLIA'88TEa和低于1/3CLIA'88Tea两个医学决定水平的偏差均低于可接受界限.结论 当检验科存在两台或者多台仪器用于血脂测定时,需要通过方法学对比和偏差评估的方法对其临床的可接受性进行判断,以确保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作者:乔春晖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睾丸扭转25例诊治体会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睾丸扭转的诊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中位年龄19岁(14岁~26岁).左侧扭转15例(60%),右侧10例(40%).夜间发病18例(72%),白日发病7例(24%).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患侧阴囊疼痛,部分合并伴随症状或主诉其他症状.发病至确诊时间3 h~35 d.入院前误诊为睾丸附睾炎等8例(32%),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及肠炎各1例.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3例(92%)确诊,手术探查除3例(12%)得以保留睾丸外,其余22例(88%)患者均行睾丸切除.结论 对于非创伤性阴囊急症,尤其青少年患者,临床要考虑到睾丸扭转可能,有条件者应立即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怀疑或不排除睾丸扭转者应及时手术探查.

    作者:林乐;李涛;高祥勋;吴翔;魏永宝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不同术式治疗子宫肌瘤术后残留复发和妊娠率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肌瘤残留复发和妊娠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2015年7月—2016年10月至我院进行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研究组47例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对2组患者的肌瘤残留复发率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肌瘤残留7例,残留率为16.28%,研究组患者肌瘤残留1例,残留率为2.1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肌瘤复发9例,复发率为20.93%(9/43),妊娠29例,妊娠率为67.44%;观察组患者肌瘤复发3例,复发率为6.38%,妊娠40例,妊娠率为85.1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患者的肌瘤残留率和复发率,而且可以显著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娜;凌静;张晨霞;许峰;谭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药品不良反应375例分析评价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5年收集到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5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2.65%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涉及的药物共18大类9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高,其次为中药制剂,累及系统-器官多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与消化系统损害.结论 儿童及孕产妇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用药风险更大,故在设计治疗方案时更应该慎重,在用药过程中及时进行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监测,保障妇女儿童用药安全.

    作者:高明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与对策

    目的 探讨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及对策.方法 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内科50例,外科50例,分析其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在不同的时间段出现标本采集错误26例次,其中采集前错误15例,采集过程中错误8例,采集后错误3例.结论 合理精准地采集临床标本和规范进行检验对临床诊断意义重大,能有效提高诊断精确性,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丁懿;曾海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HIV感染孕妇HIV-RNA复制水平的影响

    艾滋病传播性很强,是一种对人体危害较大的疾病,该病主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近年来,随着HIV感染向普通人群扩散,HIV阳性育龄期妇女人数逐渐增加,而大部分HIV阳性孕妇及家庭有强烈的生育愿望,如何大限度地降低母婴传播率,以及做好孕前孕期咨询、精神心理护理,是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1]. 本研究选择248例HIV感染孕妇, 评分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 对患者HIV-RNA拷贝水平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华春;李素文;李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行不同术式治疗的再次妊娠结局对比

    目的 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PCSD)行不同术式治疗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5月我院住院的PCSD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腹腔镜手术)、B组(经阴道手术)、C组(传统开腹手术).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瘢痕妊娠、继发性不孕以及憩室妊娠率.结果 A组宫内妊娠率高,明显高于B、C组(P<0.05);B组与C组的宫内妊娠率无明显差异(P>0.05);3组患者的瘢痕妊娠、继发性不孕以及憩室妊娠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CSD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再次妊娠的影响小,且操作相对简便、出血量较少、创伤较少,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苏陈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