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霞
目的 研究他克莫司乳膏治疗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9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湿疹患者90例,将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试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生理盐水、硼酸外洗治疗,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他克莫司乳膏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的继发感染率比对照组更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皮损积分、皮损面积积分、瘙痒程度积分,苔藓化程度积分以及总积分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为(3.12±1.02)分,对照组为(5.63±1.42)分,差异显著(P<0.05),且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他克莫司乳膏进行辅助治疗,可极大地提升湿疹治疗的治愈时间,同时其不良反应较少,继发感染情况较少,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丹参饮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5年8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丹参饮加雷贝拉唑40 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40 mg每日1次加莫沙必利5 mg每日3次口服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84.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饮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参与的过程,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的危险因素. 脂联素是一种新型的脂肪细胞因子,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近年来,脂联素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对脂联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对其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韦小燕;李健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及对策.方法 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内科50例,外科50例,分析其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在不同的时间段出现标本采集错误26例次,其中采集前错误15例,采集过程中错误8例,采集后错误3例.结论 合理精准地采集临床标本和规范进行检验对临床诊断意义重大,能有效提高诊断精确性,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丁懿;曾海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老年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住院治疗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7例.于术后试验组予肠内营养,对照组予肠外营养,均持续2周.观察指标为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术前、术后7 d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的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试验组的淋巴细胞数大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数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肠内营养在老年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巴氯芬为神经传导抑制剂,氨基丁酸(GABA)的衍生物,能同时抑制脊柱水平处单突触和多突触反射.临床上该药可用于治疗脊髓和大脑损伤引起的肌肉痉挛,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血管疾病时可酌情应用,药物过量可出现肌张力降低、昏迷、呼吸抑制等.我院成功抢救2例巴氯芬蓄积导致轻度昏迷的血液透析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车伟伟;赵德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5年收集到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5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2.65%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涉及的药物共18大类9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高,其次为中药制剂,累及系统-器官多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与消化系统损害.结论 儿童及孕产妇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用药风险更大,故在设计治疗方案时更应该慎重,在用药过程中及时进行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监测,保障妇女儿童用药安全.
作者:高明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随着教育改革及素质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医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升高,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成为一致的呼声.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学生学习及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该门课程是对医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关键.本研究深入分析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用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将素质教育和人体解剖学相融合的教学改革对策.
作者:张琳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电切后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单纯组和联合组各54例.单纯组予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联合组术后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对比2组术后远期疗效、SAS及QOL评分.结果 2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时单纯组患者SAS评分、QOL评分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SAS评分和QOL评分较术前无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高于单纯组(P<0.05).结论 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联合丝裂霉素灌注的远期疗效并无明显优势,且可能会增加患者焦虑情绪,降低生活质量,对于抗炎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考虑单纯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汪涛;唐剑彬;杨林发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营养神经药物辅助治疗脑梗死(CIS)的临床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2015年我院收治的15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75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75例,给予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疗效、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及治疗后24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相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复合B族维生素辅助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好,可显著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邹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乳旁加奶器对扁平型乳头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2016年1月—8月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100例,产妇均系扁平型乳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在母乳喂养的同时配合使用乳旁加奶器,对照组在母乳喂养后使用小勺添加配方奶.对比2组产妇在母乳喂养自信心、婴儿有效吸吮及产妇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母乳喂养自信心、婴儿有效吸吮及产妇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扁平型乳头产妇在进行母乳喂养的同时配合乳旁加奶器可使新生儿顺利吸吮到母乳,增强新生儿对母乳的渴求,通过不断地锻炼与尝试,逐渐适应并习惯产妇的乳房形态,从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徐丹凤;杨烨;於金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吸入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单一用药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粉剂,对照组单独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比较治疗前后2组肺功能、COPD评估测试评分(CAT)、 呼吸困难评分(mMRC)、6 min步行试验(6MWT)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中FEV1、FEV1/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三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AT评分、呼吸困难评分(mMRC)、6 min步行试验(6MWT)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吸入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控制其进展,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惠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改良电抽搐(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抗精神病药物合并MECT治疗,观察其疗效、副反应,探讨疗效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前后BPRS总分、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精神病药物合并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总有效率为92.94%;治疗前后BPRS总分差值与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呈正相关(P=0.020),与治疗次数无显著性相关;治疗副反应发生率为24.71%,副反应轻.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合并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率高、安全性高,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越大疗效越好,治疗次数不影响疗效.
作者:卢智慧;卢自祥;王丽芳;孙培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加减苦参汤熏洗在混合痔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行混合痔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生理盐水进行熏洗,观察组使用加减苦参汤熏洗,对比2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水肿消退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均较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将加减苦参汤熏洗运用于混合痔术后患者,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有森;黄春梅;杜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与硫酸镁联用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妇入院尾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单用硫酸镁)与观察组(硝苯地平联用硫酸镁),每组各34例.比较2组产妇临床疗效、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尿蛋白.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尿蛋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硝苯地平与硫酸镁联合用药能够显著改善产妇各项临床指标,提升疗效,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寒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3年10月—2015年11月选取在社区居住的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系统化管理,指导饮食,体育锻炼,正确使用药物,达到常用目标剂量,对照组不做系统干预.分别在调查开始、6个月和12个月时比较6 min步行距离、LVEF和MLHFQ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6个月时6 min步行距离、LVEF和MLHFQ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6 min步行距离、LVEF和MLHFQ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在社区进行系统化管理可以提高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志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医温阳益气活血法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肺癌患者中选取8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温阳益气活血法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病灶状况都有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益气活血法联合化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不良反应降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瑶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60例,入院后患者均经过活检穿刺进行活检诊断,然后将采集的组织用免疫组化技术及特殊染色技术进行诊断,分析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结果 60例患者经过病理诊断得到确诊,免疫组化阳性率为93.33%;Masson染色阳性率为91.67%,VG染色阳性率为90.0%,Mallory磷钨酸苏木素阳性率为88.33%,不同染色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为100.00%,高于单一免疫组化染色及特殊染色(P<0.05).结论 肿瘤患者采用特殊染色联合免疫组化技术诊断效果理想,能帮助早期确诊,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杨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细胞蜡块(cell block,CB)行免疫组化标记及基因检测在浆膜腔积液性质和组织来源判断及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细胞学制片后的细胞标本制成CB,HE染色,并且根据形态、 病史、 临床检查选择TTF-1、NapsinA、CK7、CK20、Villin、CDX2、WT-1、CR、CA125、PAX-8、ER、PR等抗体,对来源不明的肿瘤细胞进行免疫标记,并对诊断明确的肺腺癌病例采用基于实时(real-time)PCR基础上的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检测EGFR基因突变.结果 175例细胞蜡块中恶性肿瘤79例,其中胸水45例,腹水34例.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其中肺腺癌28例,卵巢癌17例,胃癌6例,乳腺癌3例,子宫内膜癌3例,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阑尾黏液性肿瘤2例,肺小细胞癌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卵巢内胚窦瘤1例,未能明确来源的腺癌14例.对28例肺腺癌中的20例采用ARMS法行EGFR检测,其中9例有突变:[6例外显子21点突变(L858R),3例外显子19缺失突变(19del)],突变阳性率45%(9/20).结论 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化可有效鉴别浆膜腔积液的性质和恶性肿瘤的组织器官来源,并且可进一步行基因检测,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
作者:高菲;郭业兵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胃石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胃镜检查发现胃石后,将其分类,应用碎石器将其切割为碎块,术后口服5%碳酸氢钠、质子泵抑制剂及胃肠动力药.结果 12例胃石患者腹部胀痛症状1 d~2 d缓解,继续药物治疗,1周后复查胃石消失.结论 胃镜下应用碎石器碎石联合药物是治疗胃石的有效方法,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树贤;李祎;任玲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