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寒
目的 探讨电切后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单纯组和联合组各54例.单纯组予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治疗,联合组术后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对比2组术后远期疗效、SAS及QOL评分.结果 2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时单纯组患者SAS评分、QOL评分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SAS评分和QOL评分较术前无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高于单纯组(P<0.05).结论 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联合丝裂霉素灌注的远期疗效并无明显优势,且可能会增加患者焦虑情绪,降低生活质量,对于抗炎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考虑单纯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汪涛;唐剑彬;杨林发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道穿孔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胃肠道穿孔患者,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行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对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3.91%(P<0.05).结论 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在胃肠道穿孔的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张曹;丁波;刘东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骨伤科2014年1月—2016年6月之间收治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方法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接受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试验组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行走能力评分、屈曲能力评分和上下楼能力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术后康复治疗,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改善,提高其术后骨折愈合速度.
作者:胡伟宏;谢强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艾滋病传播性很强,是一种对人体危害较大的疾病,该病主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近年来,随着HIV感染向普通人群扩散,HIV阳性育龄期妇女人数逐渐增加,而大部分HIV阳性孕妇及家庭有强烈的生育愿望,如何大限度地降低母婴传播率,以及做好孕前孕期咨询、精神心理护理,是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1]. 本研究选择248例HIV感染孕妇, 评分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 对患者HIV-RNA拷贝水平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华春;李素文;李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改良电抽搐(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抗精神病药物合并MECT治疗,观察其疗效、副反应,探讨疗效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前后BPRS总分、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精神病药物合并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总有效率为92.94%;治疗前后BPRS总分差值与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呈正相关(P=0.020),与治疗次数无显著性相关;治疗副反应发生率为24.71%,副反应轻.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合并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率高、安全性高,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越大疗效越好,治疗次数不影响疗效.
作者:卢智慧;卢自祥;王丽芳;孙培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老年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住院治疗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7例.于术后试验组予肠内营养,对照组予肠外营养,均持续2周.观察指标为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术前、术后7 d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的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试验组的淋巴细胞数大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数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肠内营养在老年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丙型肝炎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丙肝抗体阳性患者HCV-RNA检测结果.方法 采用ELISA法和胶体金试纸条检测1000例患者血清中丙肝抗体;用FQ-PCR检测抗体阳性者血清HCV-RNA.结果 1000例患者ELISA检测抗HCV阳性15例,胶体金检测抗HCV阳性13例,对ELISA抗HCV阳性者HCV-RNA阳性5例,胶体金抗HCV阳性者HCV-RNA阳性5例,胶体金法检测的阴性和阳性结果与ELISA法总的一致性分别为100%和86.7%.阳性标本的S/C在1以下时,试纸条的检测结果与ELISA一致性为0.0%;阳性标本的S/C在1以上时,阳性标本的检测结果一致性为100.0%.结论 胶体金法和ELISA法对HCV感染强阳性者一致性较高,对弱阳性者一致性差,对前两者阳性结果时,应进一步检查HCV-RNA,以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患者临床应用祛风通窍汤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月期间门诊收治的7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传统组(依巴斯汀)、观察组(加用祛风通窍汤),每组人数均为36例,观察2组用药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评估疾病治疗效果,同时随访1年记录患者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鼻炎改善率为94.4%,明显高于传统组的83.3%(P<0.05);观察组1年后疾病复发率为2.8%,明显低于传统组的11.1%(P<0.05);入院时指标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CD4、CD8水平改善效果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临床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治疗时使用祛风通窍汤,能有效改善症状,治疗效果好.
作者:陈定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5年收集到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5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2.65%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涉及的药物共18大类9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高,其次为中药制剂,累及系统-器官多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与消化系统损害.结论 儿童及孕产妇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用药风险更大,故在设计治疗方案时更应该慎重,在用药过程中及时进行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监测,保障妇女儿童用药安全.
作者:高明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3年10月—2015年11月选取在社区居住的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进行系统化管理,指导饮食,体育锻炼,正确使用药物,达到常用目标剂量,对照组不做系统干预.分别在调查开始、6个月和12个月时比较6 min步行距离、LVEF和MLHFQ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6个月时6 min步行距离、LVEF和MLHFQ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6 min步行距离、LVEF和MLHFQ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在社区进行系统化管理可以提高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志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中医温阳益气活血法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肺癌患者中选取8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温阳益气活血法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病灶状况都有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阳益气活血法联合化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不良反应降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瑶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常规系列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3月我院儿科住院部收治的HIE患儿7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正常足月新生儿70例为对照组,均行MRI常规系列和DWI扫描.结果 轻中度HIE患儿易损区为皮质及皮质下白质(矢状旁区);重度HIE患儿以中央前回皮质和壳核、丘脑腹外侧核等深部灰质为主;轻度HIE患儿各项ADC值和中度HIE患儿的丘脑腹外侧核ADC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 重度HIE患儿内囊后肢、 额叶深部白质ADC值以及重度HIE患儿的丘脑腹外侧核ADC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HIE患儿的豆状核ADC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MRI相比,DWI能早期发现HIE病变,可根据ADC值准确判断脑损伤程度,两者联合检查对HIE患儿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准确性更高.
作者:胡胜伟;陈勇华;陈清平;邹轶群;刘育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对狼疮性肾炎患者予以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的诊断效果.方法 分别对我院收治的健康体检者46例、无肾脏病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46例和狼疮性肾炎46例患者予以检测,并将其设为健康对照组、非LN组和LN组,观察血清RBP、Hcy与CysC水平情况.结果 健康对照组患者的RBP、Hcy和CysC水平明显低于非LN组和LN组,LN组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狼疮性肾炎患者予以RBP、Hcy及CysC联合检测,其诊断效果明显高于单项测定,能使检测阳性率有所提升.
作者:周发林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稽留流产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2例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稽留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81例患者采用己烯雌酚联合缩宫素下刮宫术治疗作为对照组,另81例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平均出血量为(51.3±5.6)mL,观察组患者平均出血量为(31.1±4.6)mL,观察组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64%,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效果显著,完全流产率较高,清宫率和出血量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耕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通过中医对酒精性脂肪肝的认识、组方机理、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的阐述,初步讨论酒客降脂外敷茶疗方治疗AFLD的机理,分析组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作者:丁庆学;王德学;李凯歌;邢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参与的过程,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的危险因素. 脂联素是一种新型的脂肪细胞因子,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近年来,脂联素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对脂联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对其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韦小燕;李健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光固化复合树脂前牙微创美学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光固化复合树脂前牙微创美学修复,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修复体完整、边缘适宜、边缘染色均为A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健康牙相比,研究组的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与龈沟液(GCF)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各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光固化复合树脂前牙微创美学修复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蔡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慢性腹泻患者进行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7例慢性腹泻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慢性腹泻患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阳性77例,占88.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种、2种、3种、4种及以上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2%,21.8%,14.9%,11.4%,其中以牛奶、鸡蛋和大豆IgG阳性率高,其次为螃蟹、鳕鱼、虾、鸡肉、猪肉、大米、蘑菇、牛肉、小麦、玉米、西红柿.结论 食物不耐受可能是慢性腹泻患者发病原因之一,其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慢性腹泻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冰;潘立阳;于淼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吸入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单一用药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粉剂,对照组单独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比较治疗前后2组肺功能、COPD评估测试评分(CAT)、 呼吸困难评分(mMRC)、6 min步行试验(6MWT)等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中FEV1、FEV1/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三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AT评分、呼吸困难评分(mMRC)、6 min步行试验(6MWT)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吸入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临床症状,控制其进展,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惠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X线、CT三维重建及磁共振成像(MRI)在胫骨平台骨折(FT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F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CT与MRI检查,X线检查后给予第一次诊断(A组);实施CT检查后给予第二次诊断(B组);后进行MRI检查给予第三次诊断(C组).比较三种检查方法骨折诊断情况、分型符合率.结果 A组骨折确诊率明显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折分型确诊率明显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X线、CT、MRI在胫骨平台骨折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准确进行分型,其中MRI检查能明确显示韧带、关节软骨损伤情况,但费用较高,可视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范德书;邹钟平;张庆秋;彭述文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