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品不良反应375例分析评价

高明娥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评价, 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5年收集到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5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2.65%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涉及的药物共18大类9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高,其次为中药制剂,累及系统-器官多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与消化系统损害.结论 儿童及孕产妇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用药风险更大,故在设计治疗方案时更应该慎重,在用药过程中及时进行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监测,保障妇女儿童用药安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硝苯地平与硫酸镁联用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与硫酸镁联用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妇入院尾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单用硫酸镁)与观察组(硝苯地平联用硫酸镁),每组各34例.比较2组产妇临床疗效、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尿蛋白.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尿蛋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硝苯地平与硫酸镁联合用药能够显著改善产妇各项临床指标,提升疗效,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寒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行不同术式治疗的再次妊娠结局对比

    目的 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PCSD)行不同术式治疗对再次妊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5月我院住院的PCSD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腹腔镜手术)、B组(经阴道手术)、C组(传统开腹手术).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宫内妊娠、瘢痕妊娠、继发性不孕以及憩室妊娠率.结果 A组宫内妊娠率高,明显高于B、C组(P<0.05);B组与C组的宫内妊娠率无明显差异(P>0.05);3组患者的瘢痕妊娠、继发性不孕以及憩室妊娠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CSD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再次妊娠的影响小,且操作相对简便、出血量较少、创伤较少,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苏陈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不同术式治疗子宫肌瘤术后残留复发和妊娠率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肌瘤残留复发和妊娠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2015年7月—2016年10月至我院进行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给予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研究组47例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对2组患者的肌瘤残留复发率和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3个月,对照组患者肌瘤残留7例,残留率为16.28%,研究组患者肌瘤残留1例,残留率为2.1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对照组患者肌瘤复发9例,复发率为20.93%(9/43),妊娠29例,妊娠率为67.44%;观察组患者肌瘤复发3例,复发率为6.38%,妊娠40例,妊娠率为85.1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明显降低术后患者的肌瘤残留率和复发率,而且可以显著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娜;凌静;张晨霞;许峰;谭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大柴胡汤对脑卒中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大柴胡汤在脑卒中肺部感染中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58例脑卒中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水电解质平衡、降颅内压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痰培养药敏结果 合理给予抗生素治疗,定时给予患者翻身及吸痰等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大柴胡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及肺部感染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2组患者的肺部感染评分差异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大柴胡汤应用于脑卒中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开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与对策

    目的 探讨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及对策.方法 选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内科50例,外科50例,分析其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情况.结果 100例患者在不同的时间段出现标本采集错误26例次,其中采集前错误15例,采集过程中错误8例,采集后错误3例.结论 合理精准地采集临床标本和规范进行检验对临床诊断意义重大,能有效提高诊断精确性,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丁懿;曾海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食物不耐受与慢性腹泻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腹泻患者进行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87例慢性腹泻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14种常见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慢性腹泻患者中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阳性77例,占88.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种、2种、3种、4种及以上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2%,21.8%,14.9%,11.4%,其中以牛奶、鸡蛋和大豆IgG阳性率高,其次为螃蟹、鳕鱼、虾、鸡肉、猪肉、大米、蘑菇、牛肉、小麦、玉米、西红柿.结论 食物不耐受可能是慢性腹泻患者发病原因之一,其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慢性腹泻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冰;潘立阳;于淼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大骨瓣减压手术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予以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ICU时间、住院费用、NIHSS评分与ADL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率与轻残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比对照组低(P<0.05),2组患者重残率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与ADL评分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ADL评分均有一定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ICU时间方面的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大骨瓣减压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使病死率有效降低,使其生存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于东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下幽门螺杆菌个体化精准治疗的研究

    目的 研究在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下选择质子泵抑制剂,实现幽门螺杆菌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法 幽门螺杆菌阳性初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进行三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抗生素选择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观察组患者进行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分为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根据基因分型选择质子泵抑制剂,对照组由医生根据临床经验自主选择.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费用.结果 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5),2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中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的根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幽门螺杆感染的治疗中,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对质子泵抑制剂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由此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能够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并控制医疗费用.

    作者:李玲;艾耀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心血管介入治疗死亡病历缺陷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某综合性三甲医院3年中心血管介入治疗死亡病历书写缺陷,为医院重点部门、关键环节的监管和专科建设提供数据.方法 从病案查询系统收集2013年—2015年介入治疗死亡病历的信息,统计病案首页填写、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知情同意书的签署、抢救记录、死亡记录、死亡讨论记录等的缺陷.结果 3年中心血管介入治疗死亡病历缺陷率平稳下降.结论 心血管介入治疗死亡病历数据可反映医院急救诊疗、医疗质量等多方面的信息,应加强对此类病历的长期关注和缺陷分析,提高其书写质量.

    作者:谢敏;唐建中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脂联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参与的过程,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的危险因素. 脂联素是一种新型的脂肪细胞因子,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近年来,脂联素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对脂联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对其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韦小燕;李健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药品不良反应375例分析评价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5年收集到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5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2.65%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涉及的药物共18大类9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高,其次为中药制剂,累及系统-器官多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与消化系统损害.结论 儿童及孕产妇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用药风险更大,故在设计治疗方案时更应该慎重,在用药过程中及时进行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监测,保障妇女儿童用药安全.

    作者:高明娥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治疗且经过病理诊断的子宫肌瘤患者96例和子宫腺肌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2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及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 子宫肌瘤组诊断准确率为93.75%,子宫腺肌病组诊断准确率为91.6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ED、PS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动脉阻力指数(RI)、动脉搏动指数(PI)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有效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

    作者:何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AFP AFU CA19-9和γ-CGT联合检验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非特异性肿瘤相关糖类抗原(CA19-9)、γ-谷氨酰转肽酶(γ-CGT)联合检验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56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血清AFP、AFU、CA19-9和γ-CGT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AFP、AFU、CA19-9和γ-CGT浓度及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四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FP、AFU、CA19-9和γ-CGT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钱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解痉方治疗脑创伤小腿三头肌痉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解痉方汤剂治疗脑创伤患者小腿三头肌痉挛的疗效.方法 选取入住我院存在小腿三头肌痉挛的脑创伤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n=30)与治疗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治疗,32℃温水浸泡痉挛侧小腿三头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我院配制的解痉方,用32℃温水溶解,20 min/次,1次/d,连续浸泡30 d.运用表面肌电图测试患者第1次浸泡痉挛小腿三头肌5 min后、4 h后、24 h后,连续浸泡1个月后的静息均方根值.结果 2组患者5 min后的静息均方根值无明显差异(P>0.05),4 h后静息均方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痉方汤剂从长期疗效看能有效改善脑创伤患者小腿三头肌的痉挛程度.

    作者:郭永亮;冯重睿;张新斐;欧阳群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道穿孔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道穿孔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胃肠道穿孔患者,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行开腹手术,腹腔镜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对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明显低于开腹组的23.91%(P<0.05).结论 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在胃肠道穿孔的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张曹;丁波;刘东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胶体金ELISA及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结果分析

    目的 比较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丙型肝炎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丙肝抗体阳性患者HCV-RNA检测结果.方法 采用ELISA法和胶体金试纸条检测1000例患者血清中丙肝抗体;用FQ-PCR检测抗体阳性者血清HCV-RNA.结果 1000例患者ELISA检测抗HCV阳性15例,胶体金检测抗HCV阳性13例,对ELISA抗HCV阳性者HCV-RNA阳性5例,胶体金抗HCV阳性者HCV-RNA阳性5例,胶体金法检测的阴性和阳性结果与ELISA法总的一致性分别为100%和86.7%.阳性标本的S/C在1以下时,试纸条的检测结果与ELISA一致性为0.0%;阳性标本的S/C在1以上时,阳性标本的检测结果一致性为100.0%.结论 胶体金法和ELISA法对HCV感染强阳性者一致性较高,对弱阳性者一致性差,对前两者阳性结果时,应进一步检查HCV-RNA,以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关于素质教育背景下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随着教育改革及素质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医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升高,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成为一致的呼声.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学生学习及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该门课程是对医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的关键.本研究深入分析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用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将素质教育和人体解剖学相融合的教学改革对策.

    作者:张琳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肠内营养在老年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老年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住院治疗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7例.于术后试验组予肠内营养,对照组予肠外营养,均持续2周.观察指标为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术前、术后7 d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的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试验组的淋巴细胞数大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数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肠内营养在老年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俊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加减苦参汤熏洗在混合痔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加减苦参汤熏洗在混合痔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来我院行混合痔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生理盐水进行熏洗,观察组使用加减苦参汤熏洗,对比2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水肿消退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均较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将加减苦参汤熏洗运用于混合痔术后患者,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有森;黄春梅;杜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 糖尿病和/或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死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 高血压及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死的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其合并症进行分组,糖尿病组、高血压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各4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临床疗效、脑梗死特点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与高血压组临床疗效、脑梗死特点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糖尿病组、高血压组,重型神经功能缺损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与糖尿病对脑梗死临床疗效、梗死灶特点及预后情况具有协同作用,临床应注重血压与血糖的调控,以降低疾病风险,提高治愈率.

    作者:冷小薇;漆小亮;漆林萍;简凤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