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输液滴速控制错误不良事件分析与护理对策

李晓炜

关键词:静脉输液, 输液滴速, 控制, 事件分析, 医疗纠纷, 患者, 现报告如下, 治疗方法, 整改措施, 信息资源, 心力衰竭, 消化内科, 维权意识, 网络搜索, 家属, 护理人员, 护理工作, 护理对策, 滴速过快, 操作水平
摘要: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输液过快,可能导致中毒,严重时会导致水肿和心力衰竭;输液过慢则可能致药量不够或无谓地延长输液时间,使治疗受影响并给患者和护理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负担[1].静脉输液也是能给患者及其家属直观体现护理人员操作水平及质量的操作技术之一,随着患者及其家属法律维权意识的提高,网络搜索医疗信息资源的便利,输液滴速控制错误易引起医疗纠纷.笔者针对我院消化内科出现一起因输液滴速过快引起的医疗纠纷,分析原因,制订整改措施,提出护理对策,以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度心力衰竭联用地高辛提高美托洛尔早期使用耐受性的观察

    目的 观察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联用地高辛提高美托洛尔早期使用耐受性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功能Ⅳ级的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04例,以美托洛尔联用地高辛与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美托洛尔的耐受情况及大耐受剂量.结果 联合应用地高辛组比未联合应用地高辛组能显著提高美托洛尔使用的耐受性,联合使用地高辛组比未联合应用地高辛组8周后使用美托洛尔剂量更大,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联用美托洛尔和地高辛,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美托洛尔的耐受性,且能使美托洛尔较快达到较大的治疗剂量,对心功能的保护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吴强;王楚林;陈晓英;林宇鹏;徐名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12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分为优质护理组63例、常规护理组60例.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优质护理组全程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统计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服务质量等情况.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率为65.08%、好转率为31.75%及病死率为3.17%)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显效率为40.00%、好转率为48.33%及病死率为11.67%)(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基础护理落实率为90.47%、陪护率为61.90%、患者满意度为96.83%,也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基础护理落实率为73.33%、陪护率为100.00%、患者满意度为81.67%)(P<0.05),并发症减少、患者投诉次数显著降低.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而且能够有效较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作者:荆华;张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康复治疗对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骨折术后实施康复治疗对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78例行手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自愿方式分组,观察组39例,术后接受康复治疗,对照组39例,术后接受常规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87%,较对照组的76.92%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对照组为25.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远端骨折术后实施康复治疗,可有效促进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胜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表现

    目的 总结分析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体检正常的140例为正常对照组,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比较2组患者的血管内径、内膜-中层厚度(MT)、斑块及其大小、血管腔内血流状态及方向、血流频谱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管壁欠光滑或毛糙,MT增厚,粥样斑块形成,部分斑块较大引起局部管腔狭窄、血流速度(Vmax)增快.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斑块处血流充盈缺损,管腔狭窄处血流束变窄而呈花彩血流信号.观察组患者胭动脉及足背动脉血管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而股动脉及胭动脉的MT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股动脉及腘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超声表现在于斑块形成、MT增厚、血管壁欠光滑或狭窄、血流速度改变,临床可根据超声所见对疾病进行针对性诊治.

    作者:卢万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医学院校廉政文化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院校廉政文化活动已开展多年,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师生崇廉敬廉的思想品质、弘扬整个社会的廉政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认知新形势下教职工和大学生对廉政文化建设现存的思想和行为误区,探寻廉政文化教育新路径,在校园营造敬廉、倡廉、助廉、守廉的氛围,着力引导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廉洁意识和自律习惯.

    作者:周业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H2S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硫化氢(H2S)对肾缺血再灌注(I/R)大鼠肾组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夹闭双侧肾动、静脉建立I/R损伤模型,24 h后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测定血浆肌酐(SCr)和血浆尿素氮(BUN)及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和血红素氧合酶诱导型HO-1表达水平.结果 H2S可降低大鼠血浆SCr、BUN水平,使肾组织MDA含量和SOD活力升高(P<0.01),且可明显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2S可致I/R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HO-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H2S通过降低氧自由基和上调HO-1表达对I/R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并且随着H2S剂量的增加,这种保护作用也在增强.

    作者:单芳;曹玉青;刘雨娟;孙应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低剂量扫描在多排螺旋CT胸廓三维成像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胸廓三维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胸部创伤患者首次检查使用常规螺旋CT扫描,在短期复查时使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均于工作站中进行胸廓骨三维重建.对比分析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扫描后重建胸廓的图像质量,探讨低剂量扫描后胸廓三维重建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 32例患者低剂量扫描后重建胸廓的图像质量均良好,对胸廓的细微、隐蔽性骨折均能明确显示,与常规剂量扫描后胸廓三维重建对胸廓各骨折的诊断结果完全一致,大幅度降低X线剂量时并未影响对胸廓骨折的诊断.结论 螺旋CT低剂量扫描后胸廓三维重建图像清晰,能清晰显示胸廓细微、隐蔽性骨折,可显著减少放射线辐射剂量,同时还降低球管消耗,值得在胸部创伤患者的检查中推广应用.

    作者:黄文忠;祝国兵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在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在卵巢癌患者的治疗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4月-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126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护理干预.分析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住院时间、费用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6%、皮肤反应发生率22%、胃肠道反应发生率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4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卵巢癌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明显地降低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费用及负性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预后.

    作者:张小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IgM型M蛋白对实验室免疫检查结果的干扰及处理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n,CLL)是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性复制增生,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的恶性疾病.我们遇到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实验室检查过程中发现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以及甲状腺功能项目无法检测,查阅相关文献,未见报道.现将病例发生原因以及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黄华翠;陈华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6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患膝疼痛评分(VAS)、HSS膝关节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各时点患膝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和生存质量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患肢疼痛,使其膝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吉鹏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在颈椎病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颈椎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颈椎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够减少住院时间、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阮凌艳;刘艳;叶春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复元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复元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复原汤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恶露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子宫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复元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效果显著,能够在短时间内消除恶露和腹痛症状,促进患者子宫体积恢复,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作者:郑冬英;胡爱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5例行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时血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2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入院8h、16h和24 h cTnT、Mb、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入院时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cTnT、Mb、CK-MB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100.00%、95.25%,70.00%、92.84%,80.00%、88.92%.cTnT的特异度显著高于Mb和CK-MB.结论 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时联合检测方法能作出快速诊断,心肌标志物中cTnT的特异性高,Mb特异性低,但其灵敏性较高,在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对于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肝胆胰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手术切除的经病理诊断明确为胰腺导管细胞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PCR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 Hh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成熟组织的稳态维持中有重要意义,其异常激活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结论 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依马木买买提江·阿布拉;易超;迪力夏提·吐尼牙孜;李海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癌症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探讨

    目的 研究癌症伴骨质疏松患者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在我科就诊的癌症患者进行骨密度测定,纳入70例癌症伴骨质疏松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唑来膦酸及骨化三醇联合补充钙剂治疗;对于对照组仅加强含钙饮食,未行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观察指标为骨密度的变化及骨质疏松常见的临床症状腰背痛.结果 癌症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骨密度值,预防骨质疏松症状的出现.结论 对癌症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安全有效,可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姑息治疗意义.

    作者:董云峰;郭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急救措施与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抢救的102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对患者实施及时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比对实施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实施后患者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容量以及左室收缩末容量与实施前相比明显较好;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行有效、及时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可以加快患者的症状缓解,进一步提升了临床抢救有效率,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苗倩倩;武忠英;李亚奇;朱慧;焦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医院学科建设创新管理研究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与改革的“永恒”主题,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是医院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面对建设区域中心医院的新形势,为切实推进学科建设,积极创建省医学领先学科、省市共建学科及市领先学科,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我院提出了加强学科建设的战略方针.现将我院近几年在学科创新管理研究方面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邓江龙;邹卫兵;林云;龚军;万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自制跌倒/坠床评估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目的 对自制跌倒/坠床评估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方法 拟定量表内容,经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及2轮专家评价形成原始量表.预测试50名患者并试用3个月,再将临床使用前后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信度:量表总的内在一致性、折半信度、重测信度、观察者间信度均>0.7.效度:各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0.8,全体一致量表水平内容效度(S-CVI/UA)为0.886,平均量表水平内容效度(S-CVI/Ave)为0.983.试验组跌倒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和可行性,适用于基层医院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

    作者:黄昌惠;申启兰;郭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结核菌特异性干扰素-γ检测在诊断骨关节结核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结核茵特异性干扰素-γ检测早期诊断骨关节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2月我院确诊的骨关节结核患者24例,研究其病历资料,分析结核茵特异性干扰素-γ检测、骨关节MRI及病理检测结果.结果 24例患者中结核茵特异性干扰素-γ检测阳性者20例,骨关节MRI提示骨关节结核者10例,病理确诊者10例,结核菌特异性干扰素-γ检测阳性率高于骨关节MRI及病理.结论 结核菌特异性干扰素-γ检测在骨关节结核中阳性率高,创伤小,可早期诊断骨关节结核.

    作者:胡彪;王克军;廖全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运动对促进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的效果研究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逐渐出现退化现象,身体的健康程度也逐渐下降.同时,由于受到老年性疾病的困扰,大多数老年人的晚年幸福指数均较低[1].随着体育强国的理念不断深入,多数观点认为进行运动能帮助老年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老年人如何进行运动成为人们广泛探讨的话题.

    作者:龙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