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目的 研究内服滋阴活血、凉血祛风中药,配合养血润燥、燥湿祛风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门诊治疗的60例耱尿病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定量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8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与ECLIA法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批内、批间重复性.结果 ECLIA检测法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显著高于ELISA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LIA检测批间、批内重复性均显著优于ELISA法(P<0.05).结论 ECLI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可作为乙肝治疗及病情发展的监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玮;郭苗;赵文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6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患膝疼痛评分(VAS)、HSS膝关节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各时点患膝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和生存质量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患肢疼痛,使其膝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吉鹏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56例抑郁症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为期8周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Zung抑郁量表(SDS)对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56例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情感障碍、躯体障碍、精神运动障碍、心理障碍评分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作者:赵春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CVVHDF)模式改良后对配套滤器及管路寿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33例使用Prismaflex床旁血液净化机及配套的M100型血液透析滤过管路行CVVHDF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前稀释组11例、后稀释组10例、改良后前后稀释组12例,排除凝血指标异常患者.观察3组患者配套使用时间及凝血下机原因并进行比较.结果 前稀释组11例患者配套使用寿命为(39.8±5.41)h(其中2例患者因静脉壶凝血终止治疗;占18.2%),后稀释组10例配套使用寿命为(29.2±6.01)h,改良组12例配套使用寿命为(40.6±4.63)h.前稀释组与改良组配套使用寿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稀释组与改良组配套使用寿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组结合了前、后稀释法的优点,既可以保护滤器又可以避免静脉壶凝血,在延长配套使用寿命、降低患者治疗风险、减轻患者负担等方面有优势.
作者:奥雯;王家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和瑞替普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瑞替普酶联合普通肝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比2组研究对象再通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临床再通率、血管再通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7.84%,23.52%,观察组发生率较低(P<0.05);2组在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死亡等方面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瑞替普酶联合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明显改善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对改善预后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作者:杨永亮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祛风逦络汤加减联合针刺对于早期风寒阻经型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口腔科及神经内科确诊为早期风寒阻经型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卡马西平口服+物理治疗+针刺)+祛风通络汤加减;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组患者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估,治疗28 d后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VAS平均得分为(2.5±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0.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风通络汤联合针刺可提高风寒阻经型三叉神经痛疗效,适合于各级医院,尤其适合于基层医院的应用与推广.
作者:于立;马忠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行手术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情况,寻找影响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行手术的患者中抽取50例作为研究组,落实之前所提出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影响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因素有急诊手术、手术时间超过3h、非层流室手术手术期间有参观者以及接台手术.经护理措施的实施,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预防减少切口感染发生,便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作者:赵晖;陶义欣;于欣;牛晓青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应用利福平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利福平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利福平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2个月之后,观察组病灶吸收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58.8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痰涂片转阴率为88.24%,对照组为64.7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对照组为64.7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肺结核疾病应用利福平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低,可以快速控制症状,减少排茵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郭存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结核茵特异性干扰素-γ检测早期诊断骨关节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2月我院确诊的骨关节结核患者24例,研究其病历资料,分析结核茵特异性干扰素-γ检测、骨关节MRI及病理检测结果.结果 24例患者中结核茵特异性干扰素-γ检测阳性者20例,骨关节MRI提示骨关节结核者10例,病理确诊者10例,结核菌特异性干扰素-γ检测阳性率高于骨关节MRI及病理.结论 结核菌特异性干扰素-γ检测在骨关节结核中阳性率高,创伤小,可早期诊断骨关节结核.
作者:胡彪;王克军;廖全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双鼻孔经蝶窦扩大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不同鼻腔护理方法对嗅觉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012年20例经双鼻孔经蝶窦扩大入路和2012年-2013年25例双鼻孔经蝶窦扩大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术后鼻腔膨胀海绵填塞7d,拔除后给予氧氟沙星滴眼液滴鼻持续2周;试验组术后鼻腔膨胀海绵填塞7d,在氧氟沙星滴鼻的同时进行鼻腔冲洗.结果 试验组嗅觉识别阈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对鼻腔进行冲洗,能有效防止鼻腔的再次粘连,减少对嗅觉功能的影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陶春红;万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增强医学本科生的科研意识,大力培养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中国未来医师的科研素质越来越受各大医学院校的重视.在资源有限的地方医学院校,如何合理高效地开展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工作,成为当前地方医学院校亟待思考的重要教学改革问题,加强重视大学生科研实验项目的开展对实施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佳凌;巫岳龙;余鸿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硫化氢(H2S)对肾缺血再灌注(I/R)大鼠肾组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夹闭双侧肾动、静脉建立I/R损伤模型,24 h后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测定血浆肌酐(SCr)和血浆尿素氮(BUN)及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和血红素氧合酶诱导型HO-1表达水平.结果 H2S可降低大鼠血浆SCr、BUN水平,使肾组织MDA含量和SOD活力升高(P<0.01),且可明显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2S可致I/R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HO-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H2S通过降低氧自由基和上调HO-1表达对I/R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并且随着H2S剂量的增加,这种保护作用也在增强.
作者:单芳;曹玉青;刘雨娟;孙应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癌症伴骨质疏松患者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在我科就诊的癌症患者进行骨密度测定,纳入70例癌症伴骨质疏松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唑来膦酸及骨化三醇联合补充钙剂治疗;对于对照组仅加强含钙饮食,未行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观察指标为骨密度的变化及骨质疏松常见的临床症状腰背痛.结果 癌症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骨密度值,预防骨质疏松症状的出现.结论 对癌症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安全有效,可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姑息治疗意义.
作者:董云峰;郭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尿干化学白细胞、亚硝酸盐和沉渣细茵常规检验用于检测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尿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对140例患者的中段尿干化学及沉渣细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尿干化学白细胞(WBC)及亚硝酸盐(NIT)的灵敏度50%,特异性92.3%,阳性预测值77.4%,阴性预测值78%及准确度为77.9%;沉渣细菌检测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81.5%,阳性预测值为69.0%,阴性预测值为88.2%及准确度为80.7%.结论 尿干化学分析及尿沉渣细茵检测在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梅英;傅春花;郑小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弥散性泛细支气管炎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以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弥散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 10例均呈弥散性分布,10例弥散性分布结节影、“树芽征”,9例小支气管扩张,6例结节间“空气潴留征”,3例见黏液栓.结论 弥散性泛细支气管炎HR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作者:董志明;路珉;耿淑新;闫奎;刘金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对自制跌倒/坠床评估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方法 拟定量表内容,经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及2轮专家评价形成原始量表.预测试50名患者并试用3个月,再将临床使用前后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信度:量表总的内在一致性、折半信度、重测信度、观察者间信度均>0.7.效度:各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0.8,全体一致量表水平内容效度(S-CVI/UA)为0.886,平均量表水平内容效度(S-CVI/Ave)为0.983.试验组跌倒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和可行性,适用于基层医院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
作者:黄昌惠;申启兰;郭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耳廓假性囊肿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法差异分组,对照组采用囊肿前壁切开引流局部加压包扎治疗,共16例;余16例接受前囊壁软骨切除手术,入组研究组.观察评定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手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效果确切,复发率低,适合推广.
作者:张永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蜂蜇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8例蜂蛰伤伴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行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患者平均透析次数、肌酐(Cr)恢复正常时间,及2组患者6次透析后Cr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平均透析次数及Cr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6次后治疗组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可以显著改善蜂蛰伤后伴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患者恢复较快,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洪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随机抽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16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16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胸腺肽+抗生素疗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胸腺肽+抗生素治疗急性发作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