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芳;曹玉青;刘雨娟;孙应彪
目的 对比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疗法及内固定疗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股骨头置换组和内固定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结果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手术中内固定治疗组切口长度短于股骨头置换组,且股骨头置换组手术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高于内固定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股骨头置换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中疼痛、行走、关节畸形及总分高于内固定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蒋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内服滋阴活血、凉血祛风中药,配合养血润燥、燥湿祛风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门诊治疗的60例耱尿病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祛风逦络汤加减联合针刺对于早期风寒阻经型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口腔科及神经内科确诊为早期风寒阻经型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卡马西平口服+物理治疗+针刺)+祛风通络汤加减;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2组患者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估,治疗28 d后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VAS平均得分为(2.5±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0.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祛风通络汤联合针刺可提高风寒阻经型三叉神经痛疗效,适合于各级医院,尤其适合于基层医院的应用与推广.
作者:于立;马忠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弥散性泛细支气管炎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以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弥散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 10例均呈弥散性分布,10例弥散性分布结节影、“树芽征”,9例小支气管扩张,6例结节间“空气潴留征”,3例见黏液栓.结论 弥散性泛细支气管炎HR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作者:董志明;路珉;耿淑新;闫奎;刘金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常规检验结果,以便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方法 选择300例诊断为男性不育症患者,使用精液分析仪进行精液常规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0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精液检验结果均为正常有75例,占总数的25%;检验中有一项或多项异常的225例,占总数的75%.本组从事特殊工种人员(包括装修、皮革、电焊、放射线、化工等)45例以及53例司机,这98例中有12例为精液检验全部正常,占12.2%.结论 诊断男性不育症患者时进行精液常规检验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从而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翁宝川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体检中心降低老年顾客静脉采血穿刺一次失败率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及顾客满意度.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以“降低老年顾客静脉采血穿刺一次失败率”为主题,开展为期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探讨降低老年顾客静脉采血穿刺失败率的方法.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老年顾客静脉采血穿刺一次失败率由活动前的11.44%降低到活动后的2.96%.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老年顾客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同时还提高了体检顾客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李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布鲁菌病(以下简称为布病)是由布氏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1].人患该病常因误诊而转成慢性,反复发作长期不愈.1 基本情况1.1 巴音木仁苏木位于阿左旗中东部,地处三盟一市交汇处,东与伊盟碱柜开发区隔河相望,南邻乌海市,北靠巴盟河套平原.总面积2 638 kg2,辖5个行政嘎查,其中:农业嘎查3个,牧业嘎查2个.全苏木总人口547户2600人.
作者:罗万胜;罗静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治疗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接受骨搬运技术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骨痂牵拉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骨痂牵拉时间(54.37±2.97)d,少于对照组的(82.64±2.31)a,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治疗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吴兆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与改革的“永恒”主题,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是医院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面对建设区域中心医院的新形势,为切实推进学科建设,积极创建省医学领先学科、省市共建学科及市领先学科,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我院提出了加强学科建设的战略方针.现将我院近几年在学科创新管理研究方面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邓江龙;邹卫兵;林云;龚军;万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鹿角壮骨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细微结构及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仙灵骨葆组,鹿角壮骨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均切除双侧卵巢,干预12周后检测各组血清雌二醇(E2)、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和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左侧股骨骨密度;显微镜下观察右股骨小梁的结构变化,并检测右股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平均骨小梁面积(%Tb.Ar)、骨小梁宽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以及骨小梁数目(Tb.N),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股骨骨保护蛋白(OPG)及核因子-κ 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蛋白表达.结果 ①鹿角壮骨胶囊各组血清E2、TRACP-5b及BALP高于模型组(P<0.01),血清PINP和S-CTX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②鹿角壮骨胶囊各组股骨骨密度高于模型组(P<0.01);③鹿角壮骨胶囊各组Tb.Ar、Tb.Th和Tb.N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Tb.Sp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④鹿角壮骨胶囊各组股骨OPG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股骨RANKL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鹿角壮骨胶囊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去卵巢大鼠激素水平和骨细微结构,而且可提高大鼠骨密度,降低骨转化.
作者:黄继红;李溥;任一;邓祖秋;黄文强;陆耀宇;胡建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各种类型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比较63例确诊为黄斑水肿的患者(87只眼)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佳矫正视力(BCVA)、中心视网膜厚度(CMT)、眼压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4,8,12周与术前比较BCVA提高、CMT显著下降、眼压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各种类型黄斑水肿疗效确切,但其并发症不容忽视.
作者:陈婉玲;高俐;刘海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硫化氢(H2S)对肾缺血再灌注(I/R)大鼠肾组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夹闭双侧肾动、静脉建立I/R损伤模型,24 h后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测定血浆肌酐(SCr)和血浆尿素氮(BUN)及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和血红素氧合酶诱导型HO-1表达水平.结果 H2S可降低大鼠血浆SCr、BUN水平,使肾组织MDA含量和SOD活力升高(P<0.01),且可明显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2S可致I/R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HO-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H2S通过降低氧自由基和上调HO-1表达对I/R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并且随着H2S剂量的增加,这种保护作用也在增强.
作者:单芳;曹玉青;刘雨娟;孙应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尿干化学白细胞、亚硝酸盐和沉渣细茵常规检验用于检测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尿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对140例患者的中段尿干化学及沉渣细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尿干化学白细胞(WBC)及亚硝酸盐(NIT)的灵敏度50%,特异性92.3%,阳性预测值77.4%,阴性预测值78%及准确度为77.9%;沉渣细菌检测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81.5%,阳性预测值为69.0%,阴性预测值为88.2%及准确度为80.7%.结论 尿干化学分析及尿沉渣细茵检测在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梅英;傅春花;郑小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运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TRM)进行私陪整顿工作的实施和成效.方法 运用TRM进行私陪整顿工作,收集实施前后1年陪护率,患者对陪护满意度及实施前后私陪人员数量、私陪人员转型公陪人员数量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后陪护率下降,患者对陪护满意度提高,私陪人员数量显著下降,私陪转型公陪人数增加.结论 运用TRM进行私陪整顿工作,实行全院陪护人员统一管理,能消除病房公陪、私陪共争患者的现象,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同时提高陪护质量,解决患者因病情需要留陪护而家属又无人留陪的困难,解决后顾之忧,有效控制和降低陪护率,做到“安全服务、有效管理、良好结果”,更好地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
作者:黄琛厦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与吸入激素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存档的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病历合计100份,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2组,每组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一使用孟鲁司特加以治疗,观察组接受孟鲁司特与吸入激素联合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体内白三烯C4含量水平(0.09±0.08)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18±0.15)μg/L;且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5.70±3.90)d,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1.9±6.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孟鲁司特与吸入激素联合治疗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较单一用药效果更为显著,临床治疗有效率有所提高.
作者:陈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抢救的102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对患者实施及时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比对实施前后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实施后患者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容量以及左室收缩末容量与实施前相比明显较好;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行有效、及时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可以加快患者的症状缓解,进一步提升了临床抢救有效率,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苗倩倩;武忠英;李亚奇;朱慧;焦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巨幼细胞贫血患者血清铁代谢指标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5年6月我院确诊巨幼细胞贫血且除外铁缺乏的住院患者41例为观察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7例为对照组.搜集2组血清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转铁蛋白(TRF)、总铁结合力(TIBC)及转铁饱和度(TfS),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SF、SI及TfS分别为(312.47±189.41)ng/mL、(20.72±10.40)μmol/L及0.33±0.13,较对照组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TIBC、TRF分别为(49.26±11.87)μ mol/L、(222.57±105.72)g/dL,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单纯巨幼细胞贫血患者血清铁代谢表现为SF、SI、TfS增高,如无缺铁依据,谨慎诊断性补铁.
作者:苏延军;李改英;胡小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2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腆酮首剂负荷量150 mg+5%葡萄糖溶液20 mL,20 min静脉缓慢推注,继之以1.0 mg/min维持静脉滴注.在第1个24 h内静脉注入胺碘酮总剂量不宜超过1 500mg.结果 快起效时间6min,平均时间5.05 h;62例患者中48例有效,有效率为77.42%.结论 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作者:张述清;李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12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分为优质护理组63例、常规护理组60例.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优质护理组全程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统计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服务质量等情况.结果 优质护理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率为65.08%、好转率为31.75%及病死率为3.17%)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显效率为40.00%、好转率为48.33%及病死率为11.67%)(P<0.05);优质护理组患者基础护理落实率为90.47%、陪护率为61.90%、患者满意度为96.83%,也明显好于常规护理组(基础护理落实率为73.33%、陪护率为100.00%、患者满意度为81.67%)(P<0.05),并发症减少、患者投诉次数显著降低.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而且能够有效较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作者:荆华;张晶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解剖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抽取118例我校附属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并将其分为各含59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为双侧甲状腺手术;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的治疗方法为甲状腺手术并解剖患者的喉返神经.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解剖的临床意义.结果 2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喉返神经损伤,其中对照组暂时性损伤4例,永久性损伤2例,损伤率为10.17%;而在观察组中损伤率仅为3.39%,只有2例暂时性损伤,观察组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中,对患者的喉返神经进行解剖,可使喉返神经的损伤率降低,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司运辉;杜忠良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