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巨幼细胞贫血血清铁代谢指标分析

苏延军;李改英;胡小军

关键词:巨幼细胞贫血, 铁代谢指标, 铁蛋白, 转铁饱和度
摘要:目的 分析巨幼细胞贫血患者血清铁代谢指标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5年6月我院确诊巨幼细胞贫血且除外铁缺乏的住院患者41例为观察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7例为对照组.搜集2组血清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转铁蛋白(TRF)、总铁结合力(TIBC)及转铁饱和度(TfS),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SF、SI及TfS分别为(312.47±189.41)ng/mL、(20.72±10.40)μmol/L及0.33±0.13,较对照组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TIBC、TRF分别为(49.26±11.87)μ mol/L、(222.57±105.72)g/dL,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单纯巨幼细胞贫血患者血清铁代谢表现为SF、SI、TfS增高,如无缺铁依据,谨慎诊断性补铁.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加灌流治疗蜂蜇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蜂蜇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8例蜂蛰伤伴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行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患者平均透析次数、肌酐(Cr)恢复正常时间,及2组患者6次透析后Cr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平均透析次数及Cr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6次后治疗组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可以显著改善蜂蛰伤后伴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患者恢复较快,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洪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模式的改良应用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CVVHDF)模式改良后对配套滤器及管路寿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33例使用Prismaflex床旁血液净化机及配套的M100型血液透析滤过管路行CVVHDF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前稀释组11例、后稀释组10例、改良后前后稀释组12例,排除凝血指标异常患者.观察3组患者配套使用时间及凝血下机原因并进行比较.结果 前稀释组11例患者配套使用寿命为(39.8±5.41)h(其中2例患者因静脉壶凝血终止治疗;占18.2%),后稀释组10例配套使用寿命为(29.2±6.01)h,改良组12例配套使用寿命为(40.6±4.63)h.前稀释组与改良组配套使用寿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稀释组与改良组配套使用寿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组结合了前、后稀释法的优点,既可以保护滤器又可以避免静脉壶凝血,在延长配套使用寿命、降低患者治疗风险、减轻患者负担等方面有优势.

    作者:奥雯;王家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ECLIA定量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观察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定量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80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与ECLIA法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批内、批间重复性.结果 ECLIA检测法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显著高于ELISA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CLIA检测批间、批内重复性均显著优于ELISA法(P<0.05).结论 ECLI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可作为乙肝治疗及病情发展的监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玮;郭苗;赵文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瓮福地区8岁~12岁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和智力水平调查

    目的 分析8岁~12岁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水平分布状况.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瓮福地区2所小学8岁~12岁儿童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都匀市2所小学8岁~12岁儿童儿童作为对照组,每组各300名.分别对2组儿童进行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等生长发育指标和智力测试水平测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儿童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儿童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长期生活在瓮福地区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水平相对偏低.

    作者:潘巨娟;李溥;王晓宁;田永波;罗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四肢骨折术后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四肢骨折术后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进行四肢骨折术后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的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进行四肢骨折术后正常愈合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其在性别、年龄、手术操作、骨折部位、固定情况、功能锻炼等方面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年龄、操作不当、固定不当、锻炼不当等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在性别、骨折部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年龄、手术操作、固定情况、功能锻炼情况是影响患者骨折愈合效果的主要因素,临床进行四肢骨骨折术时,需加强手术操作的规范性,加强术后护理,并给予患者针对性功能锻炼指导,以减少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情况的发生.

    作者:耿景辉;王少营;张琳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随机抽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16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16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胸腺肽+抗生素疗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胸腺肽+抗生素治疗急性发作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肺结核治疗应用利福平注射液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应用利福平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方法及其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利福平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利福平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治疗2个月之后,观察组病灶吸收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58.8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痰涂片转阴率为88.24%,对照组为64.7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1%,对照组为64.7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肺结核疾病应用利福平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低,可以快速控制症状,减少排茵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郭存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食管异物1例诊治体会

    在我国意外伤害已位居儿童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而且每年以7%~10%的速度递增[1].食管异物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进行全社会的广泛宣传,提高防范意识,可有效降低食管异物的发生,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现将食管异物1例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儿,男,3岁1月,呕吐半天,于2015年8月13日19:40人院.午饭后呕吐胃内容物,大约6h呕吐8次左右,无胆汁,喷射性;无创伤及抽搐;无发热及腹痛.否认不洁饮食、异物吸入或吞入史.当地补液治疗未见好转;患儿头晕、嗜睡;无流涎及胸痛,自述咽部不适.腹部X线透视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李加晨;黄玉柱;孙景巍;高奎武;高璐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从蒿芩清胆汤谈调和枢机治失眠

    失眠是现代社会的常见问题,2002年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会在全国6个省市做的失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失眠.失眠不仅是临床常见的主诉之一,也是精神疾患、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常见合并症和促发因素.急性失眠患者通过药物(西药或中药)配合行为习惯调整,治疗成功率较高,其难点在于慢性失眠的治疗.笔者在医院接诊的失眠患者98%是慢性或亚急性失眠,且多辗转在院外经过西药治疗疗效不佳,而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失眠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将失眠分为痰火扰神、肝郁气滞、心脾血虚、阴虚火旺、肝火炽盛和心肾不交等证型[1],笔者在临床上跟随田和炳主任中医师学习失眠的辨证治疗中体会,肝胆湿热型失眠为多见,以蒿芩清胆汤为主方加减用于失眠治疗疗效确切,是该方在临床又一领域的运用.

    作者:陆亮亮;田和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中药制剂联合泡沫敷料治疗Ⅲ期压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联合泡沫敷料治疗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2015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合并Ⅲ期压疮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指导护士分别实施单纯泡沫敷料治疗和中药制剂联合泡沫敷料治疗,记录2组的疗效和治愈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压疮的治愈率达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7%,2组在治愈率方面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愈平均用时(6.9±3.0)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2±3.2)d,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制剂联合泡沫敷料治疗Ⅲ期压疮有利于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又易于涂药,加快了压疮愈合,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于明英;孙利华;袁小红;金晶;朱恩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癌症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探讨

    目的 研究癌症伴骨质疏松患者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在我科就诊的癌症患者进行骨密度测定,纳入70例癌症伴骨质疏松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唑来膦酸及骨化三醇联合补充钙剂治疗;对于对照组仅加强含钙饮食,未行药物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治疗3个月后评价疗效,观察指标为骨密度的变化及骨质疏松常见的临床症状腰背痛.结果 癌症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能明显提高骨密度值,预防骨质疏松症状的出现.结论 对癌症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抗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安全有效,可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姑息治疗意义.

    作者:董云峰;郭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巨幼细胞贫血血清铁代谢指标分析

    目的 分析巨幼细胞贫血患者血清铁代谢指标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5年6月我院确诊巨幼细胞贫血且除外铁缺乏的住院患者41例为观察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7例为对照组.搜集2组血清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转铁蛋白(TRF)、总铁结合力(TIBC)及转铁饱和度(TfS),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SF、SI及TfS分别为(312.47±189.41)ng/mL、(20.72±10.40)μmol/L及0.33±0.13,较对照组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TIBC、TRF分别为(49.26±11.87)μ mol/L、(222.57±105.72)g/dL,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单纯巨幼细胞贫血患者血清铁代谢表现为SF、SI、TfS增高,如无缺铁依据,谨慎诊断性补铁.

    作者:苏延军;李改英;胡小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鹿角壮骨胶囊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细微结构及骨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鹿角壮骨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细微结构及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仙灵骨葆组,鹿角壮骨胶囊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均切除双侧卵巢,干预12周后检测各组血清雌二醇(E2)、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和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左侧股骨骨密度;显微镜下观察右股骨小梁的结构变化,并检测右股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平均骨小梁面积(%Tb.Ar)、骨小梁宽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以及骨小梁数目(Tb.N),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股骨骨保护蛋白(OPG)及核因子-κ 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蛋白表达.结果 ①鹿角壮骨胶囊各组血清E2、TRACP-5b及BALP高于模型组(P<0.01),血清PINP和S-CTX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②鹿角壮骨胶囊各组股骨骨密度高于模型组(P<0.01);③鹿角壮骨胶囊各组Tb.Ar、Tb.Th和Tb.N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Tb.Sp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④鹿角壮骨胶囊各组股骨OPG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股骨RANKL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鹿角壮骨胶囊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去卵巢大鼠激素水平和骨细微结构,而且可提高大鼠骨密度,降低骨转化.

    作者:黄继红;李溥;任一;邓祖秋;黄文强;陆耀宇;胡建山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心肌标志物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5例行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时血肌钙蛋白T(cTnT)、肌红蛋白(M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2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入院8h、16h和24 h cTnT、Mb、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入院时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cTnT、Mb、CK-MB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100.00%、95.25%,70.00%、92.84%,80.00%、88.92%.cTnT的特异度显著高于Mb和CK-MB.结论 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时联合检测方法能作出快速诊断,心肌标志物中cTnT的特异性高,Mb特异性低,但其灵敏性较高,在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上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自制跌倒/坠床评估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目的 对自制跌倒/坠床评估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方法 拟定量表内容,经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及2轮专家评价形成原始量表.预测试50名患者并试用3个月,再将临床使用前后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信度:量表总的内在一致性、折半信度、重测信度、观察者间信度均>0.7.效度:各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0.8,全体一致量表水平内容效度(S-CVI/UA)为0.886,平均量表水平内容效度(S-CVI/Ave)为0.983.试验组跌倒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和可行性,适用于基层医院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评估.

    作者:黄昌惠;申启兰;郭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运动对促进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的效果研究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项身体机能逐渐出现退化现象,身体的健康程度也逐渐下降.同时,由于受到老年性疾病的困扰,大多数老年人的晚年幸福指数均较低[1].随着体育强国的理念不断深入,多数观点认为进行运动能帮助老年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老年人如何进行运动成为人们广泛探讨的话题.

    作者:龙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引导性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引导性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利培酮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行引导性心理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支持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依从性及自知力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不同时间其自知力及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引导性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于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学龄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支原体肺炎患儿95例,根据年龄段分为学龄前组(3岁~6岁,52例)和学龄组(6岁~14岁,43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影像学结果、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肺外合并症等情况.结果 学龄前儿童MPP在体温、热程、持续干咳、肺部湿啰音、喘呜、X线下肺段实质浸润、MP-IgM阳性等方面与学龄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叶实质浸润、CRP增高以及肺外并发症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不同的MPP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临床诊治时应加以注意.

    作者:贺静;冯璇麟;闵晓兰;肖晓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静脉输液滴速控制错误不良事件分析与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输液过快,可能导致中毒,严重时会导致水肿和心力衰竭;输液过慢则可能致药量不够或无谓地延长输液时间,使治疗受影响并给患者和护理工作增加不必要的负担[1].静脉输液也是能给患者及其家属直观体现护理人员操作水平及质量的操作技术之一,随着患者及其家属法律维权意识的提高,网络搜索医疗信息资源的便利,输液滴速控制错误易引起医疗纠纷.笔者针对我院消化内科出现一起因输液滴速过快引起的医疗纠纷,分析原因,制订整改措施,提出护理对策,以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该类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患者均单独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均联合采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1.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61%(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2组基本接近,对照组为11.76%,治疗组为12.96%.结论 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前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