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治疗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的效果研究

吴兆沛

关键词:四肢大段骨缺损, 创伤性, 骨伤复原汤, 骨搬运技术
摘要:目的 探讨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治疗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对照组接受骨搬运技术治疗,观察组则接受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骨痂牵拉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的75.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骨痂牵拉时间(54.37±2.97)d,少于对照组的(82.64±2.31)a,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伤复原汤配合骨搬运技术治疗创伤性四肢大段骨缺损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9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患者的用药方案相同.将其分成试验组和一般组,一般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试验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早于一般组(p<0.05),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一般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临床疗效,缩短病程.

    作者:李水燕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对于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在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肝胆胰外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手术切除的经病理诊断明确为胰腺导管细胞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PCR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 Hh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成熟组织的稳态维持中有重要意义,其异常激活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结论 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Hedgehog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依马木买买提江·阿布拉;易超;迪力夏提·吐尼牙孜;李海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HRCT对弥散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弥散性泛细支气管炎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以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弥散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 10例均呈弥散性分布,10例弥散性分布结节影、“树芽征”,9例小支气管扩张,6例结节间“空气潴留征”,3例见黏液栓.结论 弥散性泛细支气管炎HR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作者:董志明;路珉;耿淑新;闫奎;刘金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8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影响.结果 护理组满意程度为92.86%,对照组则为71.43%;护理组医护人员的各项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是一种高效科学的护理方法,通过规范系统的护理模式,来对患者进行更加细致精确的护理,满足患者需求,得到患者的认可,并缓解医患关系紧张.

    作者:侯玲燕;张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IgM型M蛋白对实验室免疫检查结果的干扰及处理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n,CLL)是一种成熟B淋巴细胞克隆性复制增生,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的恶性疾病.我们遇到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实验室检查过程中发现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以及甲状腺功能项目无法检测,查阅相关文献,未见报道.现将病例发生原因以及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黄华翠;陈华根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从蒿芩清胆汤谈调和枢机治失眠

    失眠是现代社会的常见问题,2002年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会在全国6个省市做的失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失眠.失眠不仅是临床常见的主诉之一,也是精神疾患、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常见合并症和促发因素.急性失眠患者通过药物(西药或中药)配合行为习惯调整,治疗成功率较高,其难点在于慢性失眠的治疗.笔者在医院接诊的失眠患者98%是慢性或亚急性失眠,且多辗转在院外经过西药治疗疗效不佳,而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失眠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将失眠分为痰火扰神、肝郁气滞、心脾血虚、阴虚火旺、肝火炽盛和心肾不交等证型[1],笔者在临床上跟随田和炳主任中医师学习失眠的辨证治疗中体会,肝胆湿热型失眠为多见,以蒿芩清胆汤为主方加减用于失眠治疗疗效确切,是该方在临床又一领域的运用.

    作者:陆亮亮;田和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H2S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组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硫化氢(H2S)对肾缺血再灌注(I/R)大鼠肾组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夹闭双侧肾动、静脉建立I/R损伤模型,24 h后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并测定血浆肌酐(SCr)和血浆尿素氮(BUN)及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和血红素氧合酶诱导型HO-1表达水平.结果 H2S可降低大鼠血浆SCr、BUN水平,使肾组织MDA含量和SOD活力升高(P<0.01),且可明显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程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2S可致I/R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HO-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H2S通过降低氧自由基和上调HO-1表达对I/R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并且随着H2S剂量的增加,这种保护作用也在增强.

    作者:单芳;曹玉青;刘雨娟;孙应彪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引导性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引导性心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利培酮口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行引导性心理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支持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依从性及自知力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不同时间其自知力及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引导性心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于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瓮福地区8岁~12岁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和智力水平调查

    目的 分析8岁~12岁儿童生长发育和智力水平分布状况.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2月瓮福地区2所小学8岁~12岁儿童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都匀市2所小学8岁~12岁儿童儿童作为对照组,每组各300名.分别对2组儿童进行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等生长发育指标和智力测试水平测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儿童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儿童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长期生活在瓮福地区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水平相对偏低.

    作者:潘巨娟;李溥;王晓宁;田永波;罗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重度心力衰竭联用地高辛提高美托洛尔早期使用耐受性的观察

    目的 观察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联用地高辛提高美托洛尔早期使用耐受性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功能Ⅳ级的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04例,以美托洛尔联用地高辛与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美托洛尔的耐受情况及大耐受剂量.结果 联合应用地高辛组比未联合应用地高辛组能显著提高美托洛尔使用的耐受性,联合使用地高辛组比未联合应用地高辛组8周后使用美托洛尔剂量更大,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联用美托洛尔和地高辛,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美托洛尔的耐受性,且能使美托洛尔较快达到较大的治疗剂量,对心功能的保护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吴强;王楚林;陈晓英;林宇鹏;徐名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诺和灵30R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60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诺和灵30R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诺和灵30R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诺和灵30R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2组的FBG、2 hPG、HbA1c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FBG、2hPG、HbA1c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低血糖15例,发生率为25%;治疗组发生低血糖5例,发生率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和灵30R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潘剑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血液透析加灌流治疗蜂蜇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蜂蜇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8例蜂蛰伤伴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行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行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患者平均透析次数、肌酐(Cr)恢复正常时间,及2组患者6次透析后Cr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平均透析次数及Cr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透析6次后治疗组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可以显著改善蜂蛰伤后伴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患者恢复较快,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洪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食管异物1例诊治体会

    在我国意外伤害已位居儿童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而且每年以7%~10%的速度递增[1].食管异物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进行全社会的广泛宣传,提高防范意识,可有效降低食管异物的发生,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现将食管异物1例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儿,男,3岁1月,呕吐半天,于2015年8月13日19:40人院.午饭后呕吐胃内容物,大约6h呕吐8次左右,无胆汁,喷射性;无创伤及抽搐;无发热及腹痛.否认不洁饮食、异物吸入或吞入史.当地补液治疗未见好转;患儿头晕、嗜睡;无流涎及胸痛,自述咽部不适.腹部X线透视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李加晨;黄玉柱;孙景巍;高奎武;高璐璐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2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腆酮首剂负荷量150 mg+5%葡萄糖溶液20 mL,20 min静脉缓慢推注,继之以1.0 mg/min维持静脉滴注.在第1个24 h内静脉注入胺碘酮总剂量不宜超过1 500mg.结果 快起效时间6min,平均时间5.05 h;62例患者中48例有效,有效率为77.42%.结论 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作者:张述清;李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结核菌特异性干扰素-γ检测在诊断骨关节结核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结核茵特异性干扰素-γ检测早期诊断骨关节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2月我院确诊的骨关节结核患者24例,研究其病历资料,分析结核茵特异性干扰素-γ检测、骨关节MRI及病理检测结果.结果 24例患者中结核茵特异性干扰素-γ检测阳性者20例,骨关节MRI提示骨关节结核者10例,病理确诊者10例,结核菌特异性干扰素-γ检测阳性率高于骨关节MRI及病理.结论 结核菌特异性干扰素-γ检测在骨关节结核中阳性率高,创伤小,可早期诊断骨关节结核.

    作者:胡彪;王克军;廖全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该类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患者均单独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均联合采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1.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61%(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2组基本接近,对照组为11.76%,治疗组为12.96%.结论 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前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学龄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支原体肺炎患儿95例,根据年龄段分为学龄前组(3岁~6岁,52例)和学龄组(6岁~14岁,43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影像学结果、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肺外合并症等情况.结果 学龄前儿童MPP在体温、热程、持续干咳、肺部湿啰音、喘呜、X线下肺段实质浸润、MP-IgM阳性等方面与学龄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叶实质浸润、CRP增高以及肺外并发症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不同的MPP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临床诊治时应加以注意.

    作者:贺静;冯璇麟;闵晓兰;肖晓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随机抽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16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16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胸腺肽+抗生素疗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胸腺肽+抗生素治疗急性发作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表现

    目的 总结分析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体检正常的140例为正常对照组,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比较2组患者的血管内径、内膜-中层厚度(MT)、斑块及其大小、血管腔内血流状态及方向、血流频谱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管壁欠光滑或毛糙,MT增厚,粥样斑块形成,部分斑块较大引起局部管腔狭窄、血流速度(Vmax)增快.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斑块处血流充盈缺损,管腔狭窄处血流束变窄而呈花彩血流信号.观察组患者胭动脉及足背动脉血管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而股动脉及胭动脉的MT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股动脉及腘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超声表现在于斑块形成、MT增厚、血管壁欠光滑或狭窄、血流速度改变,临床可根据超声所见对疾病进行针对性诊治.

    作者:卢万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40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本组死亡5例,转入重症监护室4例、转院治疗1例,余均症状控制后出院.结论 及早治疗,精心的护理对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控制艾滋病传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龚雪丽;蔡华英;陶小晓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