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阳;吴振启
目的 分析对脑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接诊的脑血栓形成患者80例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n=40例)与研究组(n=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胞二磷胆碱经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患者则给予依达拉奉经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及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1周后、2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对脑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二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超声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患者检查结果,并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探讨斑块发生与脑梗死的关系,了解超声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易损斑块可以利用超声进行准确检出,并且易损斑块与脑卒中存在相关性,超声结果可以提供较为客观的诊断依据,是一种良好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家林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1 103例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对干预前及干预后健康知识知晓率与行为率及血压控制理想率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8次干预,患者干预后健康知识知晓率与行为率(91.84%)明显高于干预前(44.55%),血压控制理想率干预后(85.11%)明显高于干预前(63.92%).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是提高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与行为率及血压控制理想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晓丹;王定海;杨小玲;那秀珍;任艳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优势.方法 选择2014年1月-6月我院收治的149例行PICC患者,依据护理模式差异分为CNP组和常规组,CNP组行CNP模式护理,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2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29.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NP组护理满意率与平均留置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将CNP模式应用于PICC的护理,有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云辉;陈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效果.方法 将我院5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对照组29例(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 2组患者在卵巢骨髓面积、卵巢总面积、峰值血流速度(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效果更佳.
作者:马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电子护理指引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早产儿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根据护理指引实施护理,对照组按护理常规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在达全肠道喂养时间、黄疸消退所用时间、体质量增长、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展性照顾对晚期早产儿增加喂养耐受性达全肠道喂养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体重增长,缩短住院日期起到了满意的效果,提高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为临床护理提供了规范的护理框架,使护理过程更为高效,提升了护理专业内涵.
作者:徐清清;李晓梅;潘叶红;于新月;左周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早期联合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对NT-pro BNP和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联合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治疗前后NT-pro BNP和hs-CRP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APACHEⅡ评分、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 NT-pro BNP和hs-CRP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联合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NT-pro BNP和hs-CRP水平,缓解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雪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SVVC)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23例重度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进行入院评估后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生活干预及心理干预,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生活方式.结果经过6个月的护理干预,在9项干预指标中,除戒烟酒干预前后无明显改变外,其余8项干预指标:注意不安全性行为、经期卫生、按疗程用药、是否能夫妻同治、定期复查、合理膳食、生活作息规律、坚持适量运动、平和心态,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结论 护理干预能改善SVVC患者的生活方式,使其树立未病先防的自我保健意识,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爱萍;蔡秀丽;姚金艳;陆大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150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治愈率及痛死率,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率极高,早期细致、系统的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降低病死率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永峰;朱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益生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科诊治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8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加用益生菌及蒙脱石散,治疗3d后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益生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长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HD)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干预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得以有效改善,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HD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透析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
作者:巩建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加强对肾病综合征并发肺动脉栓塞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减少误漏诊,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收治的1例原发肾病综合征并发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疗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例患者在肾病综合征缓解后,出现气短、休克体征,经D-二聚体及CT肺动脉成像确诊广泛肺动脉栓塞,经肺动脉造影及溶栓取栓术抢救成功,继续抗凝治疗至今,病情稳定.结论 肾病综合征并发肺动脉栓塞致死率高,严重影响预后,临床应及时完善相关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柳文晶;李建勋;王群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采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4例,按照患者意愿分别采用常规方案(对照组)和生长抑素(观察组)对其进行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为78.7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能够有效对出血症状进行控制,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障其生命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俊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痛经及月经不调患者采取四物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例于2012年8月-2013年8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痛经及月经不调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采取西药治疗和四物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在月经不调及痛经的疗效上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 痛经及月经不调患者采取四物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范春晓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社区产后访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社区2015年1月-3月87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产后访视(n=44)和未访视(n=43)2组,比较2组产妇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母婴健康水平及母乳喂养率.结果 访视组产妇在产褥期卫生知识、产后保健知识、新生儿喂养知识及计划免疫知识四项评分均高于采访视组(P<0.05);访视组产妇和婴儿发病率均低于未访视组(P<0.05);访视组纯母乳喂养率为84.09%,明显高于未访视组(P<0.05).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产后访视可提高产妇自我保健知识和婴儿喂养知识,对促进母乳喂养、减少母婴患病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覃丽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不孕不育患者的生殖道感染类型分布,探讨其与不孕不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生殖道感染患者1 026例,将357例不孕不育患者设为观察组,669例非不孕不育患者设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阴道加德纳菌、阴道毛滴虫、假丝酵母菌、支原体及衣原体检测.结果 观察组假丝酵母菌、阴道毛滴虫、阴道加德纳菌(BV)、Mh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UU感染率、CT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密切相关;阴道加德纳菌(BV)、假丝酵母菌、阴道毛滴虫在不孕不育患者中有一定的感染率,但可能不是引起该病的常见原因.
作者:杨永妮;胡艳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苗医丰氏推拿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节段三维空间位置角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颈椎病的机制.方法 将6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苗医丰氏手法治疗.2组使用CT从颅底扫描至T1水平的范围,获得数据,再采用ITKSANP软件根据原始数据完成颈椎椎体的重建.比较2组治疗前后颈椎结构三维空间角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C3-7椎体三维角度X轴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C4、C5椎体三维角度Y轴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苗医丰氏推拿手法对颈椎病患者颈椎的三维空间角度有明显调整作用,其可能是丰氏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制之一,同时证实该手法对颈椎病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为其在临床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任一;李溥;梁子聪;陆永刚;曹杨彬;胡建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2组患儿退热时间、住院时阍、惊厥复发率及家长满意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及满意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作者:杜惠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对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1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应用平均分配法将其分成2组,观察组66例患者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对照组66例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UAP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整体疗效较明显,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何向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成人癫痫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成人癫痫患者患者140例,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依据成人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患者经过3个月的护理后,生活满意度、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健康等评分中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癫痫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焦虑、抑郁等情绪,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君凤;安胜军;李建萍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