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研究

陈晓玉;廖英

关键词:剖宫产护理, 舒适护理, 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20例,将其平均分成2组,对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舒适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探讨

    目的:探讨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检查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血涂片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90例患者中经血涂片检查结果显示阳性32例,阴性58例,阳性率为35.6%。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中阳性45例,阴性45例。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的灵敏度为90.6%,准确率为78.9%,漏诊率为9.4%,误诊率为27.6%。结论使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其漏诊率和误诊率均较高,临床进行血液检查时仍需使用血涂片检查确诊患者疾病状况,减少漏诊和误诊,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张黄;刘克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疼痛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我院普外科83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分别于术后1 h、24 h、48 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并对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 h、24 h、48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的程度,提高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赵颖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中医结合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中医加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90例,通过抽签法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临床选择锁定钢板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5例:选择中医加锁定钢板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骨折患者在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等的差异。结果在临床指标表现以及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选择中医加锁定钢板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会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黔南地区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黔南地区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情况,为黔南地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杂交HPV DNA检测法对宫颈癌36例、CINⅡ级47例和CINⅢ级43例患者宫颈组织进行21种HPV亚型的检测。结果126例患者,HPV感染检出124例,总HPV感染率为98.41%。124例HPV感染患者中,单一感染87例,占70.16%;多重感染37例,占29.84%。HPV感染型别分布宫颈癌HPV感染前三位为HPV16、HPV58、HPV52,感染率分别为22.22%,16.67%,13.89%;CINⅡ级HPV感染前三位为HPV16、HPV58、HPV33,感染率分别为19.14%,14.94%,14.94%;CINⅢ级HPV感染前三位为 HPV16、HPV58、HPV33,感染率分别为23.26%,16.28%,13.95%。结论 HPV16为黔南地区常见的HPV感染型别,HPV58、HPV33和HPV52也有较高感染率。

    作者:沈振华;杨勇;宋能;于烽;罗衡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恶性肿瘤伴贫血采用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解析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伴贫血采用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56例恶性肿瘤伴贫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促红素。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伴贫血采用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冯南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多项生物学指标评价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率的升高,CHF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已知 B 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但BNP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1]。联合多项生物标志物检测可能对CHF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有一定帮助。

    作者:艾景雪;蔡恒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7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2011年-2013年上海市叶榭社区伤害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社区伤害的发生情况,为其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叶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伤害监测的哨点医院,对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首次就诊于哨点医院的伤害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8953例患者,其中男5406例(60.38%),女3547例(39.62%);伤害高发年龄为25岁~64岁年龄组,占66.82%;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伤害比例高,占33.75%;7月为伤害发生的高发月份,一天中以12:00~13:00为高峰;39.14%的伤害发生在家中;跌倒/坠落(43.47%)为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叶榭镇社区居民伤害以跌倒/坠落为主,受伤程度较轻,劳动力人口是伤害威胁的重点人群,社区伤害防制应加强对未入院就诊伤害人群的监测。

    作者:温智钦;徐先锋;张明娟;陆海权;张美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叶酸干预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水平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叶酸干预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叶酸水平的影响。方法以4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45例正常孕前检查者为对照,检测2组血清HCY水平、叶酸水平,根据检查结果给予叶酸干预,比较干预后2组HCY、叶酸水平。结果入组时复发性流产组血清HCY、血浆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个月后,复发性流产组血清HCY水平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叶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血浆叶酸水平接近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女性,叶酸水平偏低,叶酸干预可改善患者叶酸代谢紊乱、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作者:李玲;余发琼;廖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腹腔镜与胆管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胆管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实施开腹取石术治疗,观察组60例实施腹腔镜与胆管镜联合取石术治疗。比较分析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感染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用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微创且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

    作者:赵保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BNP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需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分为2组各42例,观察组行有创通气,对照组行无创通气。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浆脑钠肽(BNP)、肺动脉压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降低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有创通气应用效果优于无创通气。

    作者:何洪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内科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内科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68例消化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总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效果显著,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病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蔡永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200例设为观察组,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患者200例设为对照组,应用分诊常规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应用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可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翔燕;郭玉兰;张鸿兰;黄国连;宋小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间歇蓝光照射和持续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50例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儿家属知情同意进行随机分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持续蓝光照射,研究组患者采用间歇蓝光照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0%,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评分为(8.3±1.5)分,对照组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评分为(8.1±1.6)分,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不大,但是间歇蓝光照射的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丽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心理护理在农村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农村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西南舁乡自愿参加宫颈癌早期筛查的200名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名。给予对照组参检者普通的健康教育宣传,给予观察组在普通健康教育宣传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2组人员筛查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比较其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参加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妇女在普通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参检者的认知水平,减轻心理压力,使其身心处于佳状态,积极配合医生顺利完成筛查;进而提高农村妇女的健康意识,提高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换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宫颈炎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研究

    目的:对宫颈炎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炎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种类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解脲支原体阳性,其中,宫颈管炎型宫颈炎患者的阳性率高达72.5%;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的宫颈炎解脲支原体的阳性率均得到大幅度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炎的发生与解脲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解脲支原体感染是引起宫颈炎的重要原因之一。且不同类型宫颈炎的解脲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存在差异。因此,在治疗中应根据不同类型患者的症状,采取针对性治疗,从而降低解脲支原体阳性率。

    作者:林贵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块患者90例,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为二维超声,共45例;余45例入组研究组,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结果。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大,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英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究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行血液灌流治疗对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血液灌流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IL-10、IL-6、TNF-α)水平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者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任磊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健康体检中经B超诊断的脂肪肝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中经B超诊断的脂肪肝检出情况。方法将5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B超脂肪肝检查,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B超检查,在500例体检者中脂肪肝阳性检出率较高,不同年龄段男女性的脂肪肝阳性检出率各不相同,其中以50岁~59岁年龄段的男女性脂肪肝阳性检出率高,而男性不同年龄段的脂肪肝阳性率均高于女性。结论使用B超对健康体检者进行脂肪肝检查,可有效检查出体检者中的脂肪肝阳性情况,且检出率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徐其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0例脊柱胸腰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68.5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2.8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路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冠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