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磊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合栀子豉汤加减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门诊诊断为绝经综合征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用尼尔雌醇片2 mg,每月2次,谷维素20 mg,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治疗组用六味地黄汤和栀子豉汤加减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绝经综合征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77.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合栀子豉汤加减治疗绝经综合征疗效优于服用尼尔雌醇和谷维素,且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共65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5 d,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与传统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优势更加明显。而术前、术后积极有效的护理将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屈习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叶酸干预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叶酸水平的影响。方法以4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45例正常孕前检查者为对照,检测2组血清HCY水平、叶酸水平,根据检查结果给予叶酸干预,比较干预后2组HCY、叶酸水平。结果入组时复发性流产组血清HCY、血浆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个月后,复发性流产组血清HCY水平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叶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血浆叶酸水平接近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女性,叶酸水平偏低,叶酸干预可改善患者叶酸代谢紊乱、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作者:李玲;余发琼;廖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大出血的抢救措施及护理配合方法。方法以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500例产妇中出血量在700~2500 mL的1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抢救措施及护理配合方法。结果15例大出血产妇中,经过抢救及护理配合,未出现死亡病例,且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及术中的有效配合,是剖宫产大出血抢救成功的关键,可以充分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唐祖芝;洪叶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和对照组40例(采用消炎利胆片和氧氟沙星片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95%,与对照组的8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可以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青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采用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2组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乳腺增生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任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产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产程及产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84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产时护理干预。对比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顺产率、产后疼痛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显著(P<0.05);对照组的顺产率是54.76%,观察组的顺产率为71.43%,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与此同时对照组产妇护理后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24%,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产时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总产程,提高顺产率和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喻才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静脉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小儿静脉输液的常规护理,包括皮肤消毒、安慰等;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观察患儿哭闹情况、主动配合情况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哭闹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主动配合率为70.00%,高对照组的23.33%,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儿哭闹率低,主动配合率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
作者:李园园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究炎琥宁、双歧四联活茵及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予以病毒唑治疗,研究组50例则联合应用炎琥宁、双歧四联活茵及阿糖腺苷,观察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止泻、呕吐停止时间、体温恢复及脱水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腹泻患儿实施炎琥宁、双歧四联活茵及阿糖腺苷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患儿早日康复,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文有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救技能多站式仿真实训对新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度招聘的新毕业护士4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进行急救技能单项培训,试验组采用急救技能多站式仿真实训进行综合培训。培训前后发放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分析2组新护士GSES总分得分情况。结果培训后试验组GSES总得分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对照组GSES总得分较培训前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技能多站式仿真实训有利于提高新护士自我效能感,提高新护士急救技能水平,值得在新护士继续教育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新娜;张红梅;吕晓春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与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分析心理护理效果。结果30例患者治愈21例,好转8例,死亡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病死率为3.3%。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护理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赖凤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了解社区伤害的发生情况,为其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叶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伤害监测的哨点医院,对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首次就诊于哨点医院的伤害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8953例患者,其中男5406例(60.38%),女3547例(39.62%);伤害高发年龄为25岁~64岁年龄组,占66.82%;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伤害比例高,占33.75%;7月为伤害发生的高发月份,一天中以12:00~13:00为高峰;39.14%的伤害发生在家中;跌倒/坠落(43.47%)为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叶榭镇社区居民伤害以跌倒/坠落为主,受伤程度较轻,劳动力人口是伤害威胁的重点人群,社区伤害防制应加强对未入院就诊伤害人群的监测。
作者:温智钦;徐先锋;张明娟;陆海权;张美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率的升高,CHF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已知 B 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但BNP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1]。联合多项生物标志物检测可能对CHF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有一定帮助。
作者:艾景雪;蔡恒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3.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李小英;邹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车祸已成为当代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主要问题,是儿童青少年的第一死因,而车祸幸存儿童心理变化关系到其日后的成长。本文就儿童期车祸截肢后的心理情况及护理作一概述,其对儿童恢复心理健康有所帮助。
作者:江漫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20例,将其平均分成2组,对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舒适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晓玉;廖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二甲双胍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拜糖平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的PBG、FBG以及HbAlc明显更低(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拜糖平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李晋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奥深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75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常规组(35例),观察组采用口服左西替利嗪和外涂奥深治疗,常规组采用口服左西替利嗪和外涂皮炎平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3例出现皮肤刺痛、烧灼感,3例出现皮肤发红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观察组1例出现皮肤烧灼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深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需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分为2组各42例,观察组行有创通气,对照组行无创通气。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浆脑钠肽(BNP)、肺动脉压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降低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有创通气应用效果优于无创通气。
作者:何洪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发热率、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镇痛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旭;倪晓荣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