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漫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患者表皮出现反复的增殖以及炎症的情况。该病的发病因素主要有自身免疫、遗传以及感染等,由于该病的病程相对较长,并且常常造成患者外观损害,疾病后期还极有可能侵犯患者的多种器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另外此病在冬季易复发或加重,而春秋季节多缓解,在我国中医上则称之为“白疕”、“松皮癣”、“干癣”等。根据1984年流行病学统计我国的发病率为0.123%,而2008年统计结果则表明发病率为0.47%[1],有明显的升高迹象。本文针对银屑病的发病情况、分类以及治疗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李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静脉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小儿静脉输液的常规护理,包括皮肤消毒、安慰等;试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观察患儿哭闹情况、主动配合情况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哭闹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主动配合率为70.00%,高对照组的23.33%,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儿哭闹率低,主动配合率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
作者:李园园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8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降压、降脂、免疫制剂、保护胃黏膜等综合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除血糖以外,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
作者:王海叶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青光眼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医师的临床诊断能力。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确诊收治的30例青光眼误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青光眼患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极易在基层医院误诊,急诊科、内科的误诊情况较为多见。30例患者中误诊为老年性白内障9例、脑血管疾患10例、急性胃肠炎7例、急性虹膜炎2例、急性角膜炎2例。结论加强对基层医院医师的培养,养成系统、重点询问病史的良好习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诊断片面性,减少误诊误治情况发生,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樊保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本辖区2013年5月—2015年2月登记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干预,观察组开展个体化社区护理方案,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行为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行为得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个体化社区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改善健康行为,利于病情控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舒平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标志物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蛋白(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及甘胆酸(CG)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组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的60例非慢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组肝纤维化指标及CG水平。结果各中医证型组的肝纤维化3项指标均较对照组升高,以瘀血阻络组的HA、PCⅢ升高为显著;各中医证型组的CG指标均较对照组升高,以湿热中阻组升高为显著。结论上述指标对慢性肝病患者的中医分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杨永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内科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6月期间内科收治的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在内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仅有利于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的好转,而且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齐秋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对诊断贫血疾病的实际功用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多类型贫血疾病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研究组,再选择60例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2组样本进行统一标准的血液检查,并对诸项检验结果逐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对发现,研究组中呈现缺铁性、溶血性、慢性感染性、巨幼细胞性以及地中海贫血的患者血液样本,在血红蛋白量、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体积等指标上产生了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测指标的参数变化可以有效反映不同类型的贫血疾病倾向,同时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对临床诊断具有较强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李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4月住院分娩产妇1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及分娩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8.06%,低于对照组的40.28%;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表现优于对照组,且分娩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侯凌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究炎琥宁、双歧四联活茵及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予以病毒唑治疗,研究组50例则联合应用炎琥宁、双歧四联活茵及阿糖腺苷,观察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止泻、呕吐停止时间、体温恢复及脱水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腹泻患儿实施炎琥宁、双歧四联活茵及阿糖腺苷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患儿早日康复,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文有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与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分析心理护理效果。结果30例患者治愈21例,好转8例,死亡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病死率为3.3%。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护理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赖凤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中经B超诊断的脂肪肝检出情况。方法将5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B超脂肪肝检查,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B超检查,在500例体检者中脂肪肝阳性检出率较高,不同年龄段男女性的脂肪肝阳性检出率各不相同,其中以50岁~59岁年龄段的男女性脂肪肝阳性检出率高,而男性不同年龄段的脂肪肝阳性率均高于女性。结论使用B超对健康体检者进行脂肪肝检查,可有效检查出体检者中的脂肪肝阳性情况,且检出率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徐其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大出血的抢救措施及护理配合方法。方法以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500例产妇中出血量在700~2500 mL的1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抢救措施及护理配合方法。结果15例大出血产妇中,经过抢救及护理配合,未出现死亡病例,且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及术中的有效配合,是剖宫产大出血抢救成功的关键,可以充分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唐祖芝;洪叶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需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分为2组各42例,观察组行有创通气,对照组行无创通气。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浆脑钠肽(BNP)、肺动脉压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降低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有创通气应用效果优于无创通气。
作者:何洪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与胆管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均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实施开腹取石术治疗,观察组60例实施腹腔镜与胆管镜联合取石术治疗。比较分析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感染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用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微创且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
作者:赵保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车祸已成为当代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主要问题,是儿童青少年的第一死因,而车祸幸存儿童心理变化关系到其日后的成长。本文就儿童期车祸截肢后的心理情况及护理作一概述,其对儿童恢复心理健康有所帮助。
作者:江漫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表面激素结合支气管扩张剂长期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2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治疗,研究组采用布地奈德与支气管扩张剂吸入联合治疗,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布地奈德与支气管扩张剂吸入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表面激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谭建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采用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2组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乳腺增生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任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通过参与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论证工作,以相关政策文件为依据,梳理出各县规划编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对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现状及其利用情况摸底不清、规划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编制内容框架不全、县域人口发展趋势预测依据科学性不足等方面,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相关部门完善规划提供参考建议。
作者:胡君琴;景琳;杨升智;李家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20例,将其平均分成2组,对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舒适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晓玉;廖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