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肝病中医证型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甘胆酸的关系探讨

杨永峰

关键词:慢性肝病, 中医证型,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甘胆酸, 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肝病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标志物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蛋白(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及甘胆酸(CG)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组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的60例非慢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组肝纤维化指标及CG水平。结果各中医证型组的肝纤维化3项指标均较对照组升高,以瘀血阻络组的HA、PCⅢ升高为显著;各中医证型组的CG指标均较对照组升高,以湿热中阻组升高为显著。结论上述指标对慢性肝病患者的中医分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行心脏介入术的患者160例,采取必要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不同年龄段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变化。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较术前明显降低,而随着年龄的增加,生存质量降低更为明显,而护理后生存质量较术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均明显降低,加强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李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82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降压、降脂、免疫制剂、保护胃黏膜等综合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除血糖以外,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升高。

    作者:王海叶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块患者90例,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为二维超声,共45例;余45例入组研究组,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结果。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大,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英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剖宫产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20例,将其平均分成2组,对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舒适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晓玉;廖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恶性肿瘤伴贫血采用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解析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伴贫血采用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56例恶性肿瘤伴贫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促红素。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伴贫血采用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冯南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宫颈炎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研究

    目的:对宫颈炎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炎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种类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解脲支原体阳性,其中,宫颈管炎型宫颈炎患者的阳性率高达72.5%;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的宫颈炎解脲支原体的阳性率均得到大幅度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炎的发生与解脲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解脲支原体感染是引起宫颈炎的重要原因之一。且不同类型宫颈炎的解脲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存在差异。因此,在治疗中应根据不同类型患者的症状,采取针对性治疗,从而降低解脲支原体阳性率。

    作者:林贵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经验,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共65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5 d,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与传统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优势更加明显。而术前、术后积极有效的护理将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屈习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新鲜血比对法在血液分析仪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新鲜血比对法在血液分析仪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校准1台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定值1份新鲜血液,并以此为基准校准3台三分类血液分析仪。采集体检者血液标本,同时在4台血液分析仪上进行检测。结果4台仪器检测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鲜血比对法可有效控制血液分析仪室内质量。

    作者:刘巧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慢性肝病中医证型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甘胆酸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中医证型与肝纤维化标志物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蛋白(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及甘胆酸(CG)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组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的60例非慢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组肝纤维化指标及CG水平。结果各中医证型组的肝纤维化3项指标均较对照组升高,以瘀血阻络组的HA、PCⅢ升高为显著;各中医证型组的CG指标均较对照组升高,以湿热中阻组升高为显著。结论上述指标对慢性肝病患者的中医分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杨永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10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后住院时间、血气改善时间和无创正压通气时间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后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pH等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其临床症状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郭艳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8%,优于对照组的84.31%(P<0.05);观察组的饮酒控制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酒精性肝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可提高患者对戒酒的依从性,坚持科学、适量饮食,以利于恢复身体健康,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秦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中医结合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中医加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90例,通过抽签法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临床选择锁定钢板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45例:选择中医加锁定钢板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骨折患者在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等的差异。结果在临床指标表现以及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选择中医加锁定钢板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会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间歇蓝光照射和持续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50例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儿家属知情同意进行随机分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持续蓝光照射,研究组患者采用间歇蓝光照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0%,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评分为(8.3±1.5)分,对照组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评分为(8.1±1.6)分,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不大,但是间歇蓝光照射的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丽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社区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本辖区2013年5月—2015年2月登记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干预,观察组开展个体化社区护理方案,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行为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行为得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个体化社区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改善健康行为,利于病情控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舒平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炎琥宁双歧四联活茵及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炎琥宁、双歧四联活茵及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予以病毒唑治疗,研究组50例则联合应用炎琥宁、双歧四联活茵及阿糖腺苷,观察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止泻、呕吐停止时间、体温恢复及脱水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腹泻患儿实施炎琥宁、双歧四联活茵及阿糖腺苷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患儿早日康复,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文有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疼痛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我院普外科83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分别于术后1 h、24 h、48 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并对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 h、24 h、48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的程度,提高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赵颖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7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给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对照组(43例,给予传统开放式手术),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造瘘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结石取净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23.26%),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肾结石治疗中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安全有效,相对于传统手术治疗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景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和对照组40例(采用消炎利胆片和氧氟沙星片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95%,与对照组的8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可以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青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在内科中的实施及其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内科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6月期间内科收治的1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在内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仅有利于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的好转,而且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齐秋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