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救技能多站式仿真实训对新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赵新娜;张红梅;吕晓春

关键词:新护士, 急救技能, 多站式仿真实训, 自我效能,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技能多站式仿真实训对新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度招聘的新毕业护士4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进行急救技能单项培训,试验组采用急救技能多站式仿真实训进行综合培训。培训前后发放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分析2组新护士GSES总分得分情况。结果培训后试验组GSES总得分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对照组GSES总得分较培训前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技能多站式仿真实训有利于提高新护士自我效能感,提高新护士急救技能水平,值得在新护士继续教育中推广应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表面激素结合支气管扩张剂长期吸入治疗COPD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表面激素结合支气管扩张剂长期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2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治疗,研究组采用布地奈德与支气管扩张剂吸入联合治疗,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布地奈德与支气管扩张剂吸入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表面激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谭建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内科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消化内科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68例消化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总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效果显著,其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病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蔡永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BNP水平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需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分为2组各42例,观察组行有创通气,对照组行无创通气。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浆脑钠肽(BNP)、肺动脉压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降低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有创通气应用效果优于无创通气。

    作者:何洪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通过参与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论证工作,以相关政策文件为依据,梳理出各县规划编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主要包括对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现状及其利用情况摸底不清、规划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编制内容框架不全、县域人口发展趋势预测依据科学性不足等方面,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相关部门完善规划提供参考建议。

    作者:胡君琴;景琳;杨升智;李家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间歇蓝光照射和持续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50例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儿家属知情同意进行随机分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持续蓝光照射,研究组患者采用间歇蓝光照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2.0%,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评分为(8.3±1.5)分,对照组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评分为(8.1±1.6)分,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不大,但是间歇蓝光照射的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丽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基层医院青光眼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青光眼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医师的临床诊断能力。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确诊收治的30例青光眼误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青光眼患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极易在基层医院误诊,急诊科、内科的误诊情况较为多见。30例患者中误诊为老年性白内障9例、脑血管疾患10例、急性胃肠炎7例、急性虹膜炎2例、急性角膜炎2例。结论加强对基层医院医师的培养,养成系统、重点询问病史的良好习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诊断片面性,减少误诊误治情况发生,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樊保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增强妇科内分泌健康意识预防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增强妇科内分泌健康意识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50例妇科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外,额外实施妇科内分泌知识普及和健康意识培养。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为2.67%,治疗及护理满意率为93.33%,术者对预防措施的满意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为17.33%,治疗及护理满意率为72.00%,术者对预防措施的满意率为80.00%。观察组的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妇科内分泌知识和健康意识,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起到显著的预防效果,建议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白汶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患者200例设为观察组,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患者200例设为对照组,应用分诊常规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应用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可保证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翔燕;郭玉兰;张鸿兰;黄国连;宋小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奥深联合左西替利嗪用于慢性湿疹治疗的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奥深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75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常规组(35例),观察组采用口服左西替利嗪和外涂奥深治疗,常规组采用口服左西替利嗪和外涂皮炎平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3例出现皮肤刺痛、烧灼感,3例出现皮肤发红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观察组1例出现皮肤烧灼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深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探讨

    目的:探讨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检查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血涂片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90例患者中经血涂片检查结果显示阳性32例,阴性58例,阳性率为35.6%。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中阳性45例,阴性45例。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的灵敏度为90.6%,准确率为78.9%,漏诊率为9.4%,误诊率为27.6%。结论使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其漏诊率和误诊率均较高,临床进行血液检查时仍需使用血涂片检查确诊患者疾病状况,减少漏诊和误诊,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张黄;刘克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六味地黄汤合栀子豉汤加减治疗绝经综合征肝肾阴虚型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合栀子豉汤加减治疗绝经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门诊诊断为绝经综合征的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用尼尔雌醇片2 mg,每月2次,谷维素20 mg,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治疗组用六味地黄汤和栀子豉汤加减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绝经综合征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和77.8%,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合栀子豉汤加减治疗绝经综合征疗效优于服用尼尔雌醇和谷维素,且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块患者90例,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为二维超声,共45例;余45例入组研究组,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结果。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大,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英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8%,优于对照组的84.31%(P<0.05);观察组的饮酒控制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酒精性肝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可提高患者对戒酒的依从性,坚持科学、适量饮食,以利于恢复身体健康,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秦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综合产时护理干预对产妇产程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产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产程及产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84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产时护理干预。对比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顺产率、产后疼痛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显著(P<0.05);对照组的顺产率是54.76%,观察组的顺产率为71.43%,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与此同时对照组产妇护理后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24%,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产时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总产程,提高顺产率和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喻才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3.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李小英;邹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剖宫产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20例,将其平均分成2组,对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实施舒适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晓玉;廖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与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与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分析心理护理效果。结果30例患者治愈21例,好转8例,死亡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病死率为3.3%。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护理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赖凤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和对照组40例(采用消炎利胆片和氧氟沙星片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95%,与对照组的8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胆囊炎可以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青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给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和对照组(43例,给予传统开放式手术),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造瘘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结石取净率(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23.26%),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肾结石治疗中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安全有效,相对于传统手术治疗更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景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在高血压疾病并发症中高血压脑出血作为常见的一种,其致死率以及致残率都比较高。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微创手术逐渐成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重要方式,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微创手术优势显著,创伤小、恢复快且疼痛轻,操作简单快捷。

    作者:梁喜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