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增强妇科内分泌健康意识预防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白汶

关键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妇科内分泌, 健康意识预防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增强妇科内分泌健康意识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50例妇科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外,额外实施妇科内分泌知识普及和健康意识培养。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为2.67%,治疗及护理满意率为93.33%,术者对预防措施的满意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为17.33%,治疗及护理满意率为72.00%,术者对预防措施的满意率为80.00%。观察组的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妇科内分泌知识和健康意识,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起到显著的预防效果,建议临床上推广使用。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多项生物学指标评价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率的升高,CHF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已知 B 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有显著相关性,但BNP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1]。联合多项生物标志物检测可能对CHF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有一定帮助。

    作者:艾景雪;蔡恒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采用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2组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乳腺增生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任彩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健康体检中经B超诊断的脂肪肝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中经B超诊断的脂肪肝检出情况。方法将5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B超脂肪肝检查,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B超检查,在500例体检者中脂肪肝阳性检出率较高,不同年龄段男女性的脂肪肝阳性检出率各不相同,其中以50岁~59岁年龄段的男女性脂肪肝阳性检出率高,而男性不同年龄段的脂肪肝阳性率均高于女性。结论使用B超对健康体检者进行脂肪肝检查,可有效检查出体检者中的脂肪肝阳性情况,且检出率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徐其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行心脏介入术的患者160例,采取必要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不同年龄段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变化。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较术前明显降低,而随着年龄的增加,生存质量降低更为明显,而护理后生存质量较术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不同年龄段心脏介入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均明显降低,加强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李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心理护理在农村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农村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西南舁乡自愿参加宫颈癌早期筛查的200名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名。给予对照组参检者普通的健康教育宣传,给予观察组在普通健康教育宣传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2组人员筛查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析,比较其焦虑程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参加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妇女在普通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参检者的认知水平,减轻心理压力,使其身心处于佳状态,积极配合医生顺利完成筛查;进而提高农村妇女的健康意识,提高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史换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探讨

    目的:探讨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血液检查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血涂片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90例患者中经血涂片检查结果显示阳性32例,阴性58例,阳性率为35.6%。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中阳性45例,阴性45例。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的灵敏度为90.6%,准确率为78.9%,漏诊率为9.4%,误诊率为27.6%。结论使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其漏诊率和误诊率均较高,临床进行血液检查时仍需使用血涂片检查确诊患者疾病状况,减少漏诊和误诊,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张黄;刘克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宫颈炎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研究

    目的:对宫颈炎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炎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种类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解脲支原体阳性,其中,宫颈管炎型宫颈炎患者的阳性率高达72.5%;经过对症治疗后,患者的宫颈炎解脲支原体的阳性率均得到大幅度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炎的发生与解脲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解脲支原体感染是引起宫颈炎的重要原因之一。且不同类型宫颈炎的解脲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存在差异。因此,在治疗中应根据不同类型患者的症状,采取针对性治疗,从而降低解脲支原体阳性率。

    作者:林贵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血液检验对贫血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对诊断贫血疾病的实际功用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多类型贫血疾病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研究组,再选择60例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2组样本进行统一标准的血液检查,并对诸项检验结果逐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比对发现,研究组中呈现缺铁性、溶血性、慢性感染性、巨幼细胞性以及地中海贫血的患者血液样本,在血红蛋白量、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体积等指标上产生了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测指标的参数变化可以有效反映不同类型的贫血疾病倾向,同时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对临床诊断具有较强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李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Masquelet技术治疗骨缺损的临床研究进展

    对于大范围骨缺损病例,临床以往多通过骨牵引延长以及带血管的骨移植方案进行重建修复治疗,但上述两种治疗方案很难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其中骨牵引延长方案具有较大概率出现骨不愈合的现象,临床需要借助特殊复杂装置进行治疗,患者须具备足够的耐心配合临床治疗;而带血管骨移植方案术中需进行复杂精密的血管显微吻合操作,且术后常见供区并发症,受区多发应力性骨折[1],所以二者的应用受到较大限制。Masquelet技术的提出早可见于2000年,法国医师Masquelet报道称通过该方法修复长管状骨大范围骨缺损效果满意[2],而后续临床研究亦纷纷证实了该技术在慢性骨髓炎、高能量创伤以及肿瘤切除相关性骨缺损治疗中的满意效果[3-5]。本文论述Masquelet技术治疗骨缺损的临床研究进展如下。

    作者:谢卫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恶性肿瘤伴贫血采用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的临床效果解析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伴贫血采用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56例恶性肿瘤伴贫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促红素。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伴贫血采用重组人促红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冯南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社区儿童预防接种的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社区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接收的疫苗接种儿童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接种疫苗的儿童均60例。观察组儿童予以心理护理,对照组儿童予以常规护理,观察2组儿童的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的接种配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儿童在预防接种的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能够缓解儿童紧张害怕的情绪,使之积极配合疫苗接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与心理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与心理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急救措施及护理方法,分析心理护理效果。结果30例患者治愈21例,好转8例,死亡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病死率为3.3%。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护理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赖凤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块患者90例,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为二维超声,共45例;余45例入组研究组,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结果。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大,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英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炎琥宁双歧四联活茵及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炎琥宁、双歧四联活茵及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0例予以病毒唑治疗,研究组50例则联合应用炎琥宁、双歧四联活茵及阿糖腺苷,观察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止泻、呕吐停止时间、体温恢复及脱水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腹泻患儿实施炎琥宁、双歧四联活茵及阿糖腺苷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患儿早日康复,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文有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发热率、术后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术后镇痛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旭;倪晓荣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社区护理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本辖区2013年5月—2015年2月登记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干预,观察组开展个体化社区护理方案,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行为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行为得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接受个体化社区护理干预,可促使患者改善健康行为,利于病情控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舒平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剖宫产手术大出血的抢救与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分析剖宫产手术大出血的抢救措施及护理配合方法。方法以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1500例产妇中出血量在700~2500 mL的1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抢救措施及护理配合方法。结果15例大出血产妇中,经过抢救及护理配合,未出现死亡病例,且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及术中的有效配合,是剖宫产大出血抢救成功的关键,可以充分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唐祖芝;洪叶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黔南地区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黔南地区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情况,为黔南地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杂交HPV DNA检测法对宫颈癌36例、CINⅡ级47例和CINⅢ级43例患者宫颈组织进行21种HPV亚型的检测。结果126例患者,HPV感染检出124例,总HPV感染率为98.41%。124例HPV感染患者中,单一感染87例,占70.16%;多重感染37例,占29.84%。HPV感染型别分布宫颈癌HPV感染前三位为HPV16、HPV58、HPV52,感染率分别为22.22%,16.67%,13.89%;CINⅡ级HPV感染前三位为HPV16、HPV58、HPV33,感染率分别为19.14%,14.94%,14.94%;CINⅢ级HPV感染前三位为 HPV16、HPV58、HPV33,感染率分别为23.26%,16.28%,13.95%。结论 HPV16为黔南地区常见的HPV感染型别,HPV58、HPV33和HPV52也有较高感染率。

    作者:沈振华;杨勇;宋能;于烽;罗衡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增强妇科内分泌健康意识预防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增强妇科内分泌健康意识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50例妇科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除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外,额外实施妇科内分泌知识普及和健康意识培养。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为2.67%,治疗及护理满意率为93.33%,术者对预防措施的满意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出血发生率为17.33%,治疗及护理满意率为72.00%,术者对预防措施的满意率为80.00%。观察组的预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妇科内分泌知识和健康意识,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起到显著的预防效果,建议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白汶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叶酸干预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叶酸水平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叶酸干预对复发性流产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叶酸水平的影响。方法以4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45例正常孕前检查者为对照,检测2组血清HCY水平、叶酸水平,根据检查结果给予叶酸干预,比较干预后2组HCY、叶酸水平。结果入组时复发性流产组血清HCY、血浆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个月后,复发性流产组血清HCY水平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叶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血浆叶酸水平接近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正常女性,叶酸水平偏低,叶酸干预可改善患者叶酸代谢紊乱、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作者:李玲;余发琼;廖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