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B超和钼靶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分析

张庆华

关键词:乳腺癌筛查, 乳腺B超, 钼靶检查, 诊断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B超和钼靶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门诊2013年8月—2014年8月经乳腺癌筛查结合病理诊断确诊为乳腺癌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诊断准确率。结果在68例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中,乳腺B超检查、X线钼靶检查的诊断结果与实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0.59%,76.47%,乳腺B超联合X线钼靶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94.12%。乳腺B超和X线钼靶检查诊断准确率差异较小(P﹥0.05),乳腺B超联合X线钼靶检查的准确率高。结论乳腺B超、X线钼靶检查是乳腺癌筛选的常用检查方法,各有优势和缺陷,联合使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痛风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护理干预

    目的:观察对痛风患者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与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60例痛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其针对性健康教育与康复护理,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实验室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血尿酸、血胆固醇、尿素氮水平与护理前相比有明显下降(P﹤0.05);且护理后,患者对疾病、药物应用等知识的掌握率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痛风患者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生理状况,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效果显著。

    作者:史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细节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拔除导尿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拔除导尿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54例骨科术后留置尿管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细节组和对照组,细节组从预防性护理、掌握拔管时机、心理护理、个体化护理入手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一般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细节组自行排尿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细节护理干预,骨科术后拔除导尿管的自行排尿成功率明显提高,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韩轶梅;冯娴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1例临床分析与讨论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是一种罕见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其具体病因尚不清楚,本病存在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的异常,并与某些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作用有关。

    作者:孙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静脉穿刺角度与进针疼痛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静脉穿刺角度与进针疼痛的关系。方法200例进行静脉穿刺患者,分别采用传统静脉穿刺方法与增大静脉穿刺角度的方法,对2组静脉穿刺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静脉穿刺增大进针角度(40°~60°角)可以提高一次成功率;患者静脉穿刺进针疼痛,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尖经皮下进入血管的距离和时间是静脉穿刺进针疼痛的关键因素,增大静脉穿刺角度,采用40°~60°角、因人而异进行大角度穿刺,是减轻患者疼痛、减少静脉损伤、保障静脉穿刺获得成功的有效护理措施。

    作者:高丽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受检人员80例,分别使用干燥管以及肝素钠抗凝管装受检人员标本各5 mL,对比血清以及肝素抗凝血浆的检验结果。结果在血清以及肝素抗凝血浆的检验结果对比方面,氯、钠、尿素氮、葡萄糖、肌酐、胆碱酯酶、肌酸激酶以及淀粉酶的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钾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抗凝能力显著,不易溶血,并且分离血浆的速度较快,多种急诊生化检验都能够使用肝素抗凝血浆作为标本,不过需要注意钾离子的检验结果存在浓度差。

    作者:解青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健康生活指导对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生活指导对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0例,将其随机分成随访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对2组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针对随访组患者还进行了系统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6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跟踪随访6个月后,随访组患者总病情控制率为99%,高于对照组的8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确保遵医行为,可以控制病情进展,对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任翠仙;赵新娜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成甲乙2组各49例,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2组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上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16.33%,79.59%,与乙组的4.08%,97.96%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与围术期护理干预的配合,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江素静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骨科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分别予以骨科常规护理及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健康信念水平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健康信念水平高于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和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骨科术后患者的健康信念和知识,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作者:任彦玲;李霞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补益扶正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思考

    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环境污染日益加重,肿瘤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已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如何有效地治疗肿瘤,减轻痛苦,世界性难题。祖国传统医学对治疗肿瘤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而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主要与正气不足有关,所以在治疗上以补益扶正为主,为了更好地体现中医治疗肿瘤疾病的有效性,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谈一谈补益扶正法在肿瘤治疗中的一些思考。

    作者:李兰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四逆汤治疗急性马兜铃酸肾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四逆汤治疗急性马兜铃酸肾病的疗效。方法入选29例服用含木通汤药导致急性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四逆汤组15例和一般治疗组14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血清尿素氮、肌酐、尿NAG酶、尿糖等指标变化,测定尿氧化应激产物,比较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血、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2组血清尿素氮、肌酐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四逆汤组尿氧化应激产物、尿NAG酶、尿糖低于一般治疗组(P﹤0.05)。治疗8周,四逆汤组血清尿素氮、肌酐明显低于一般治疗组(P﹤0.05),但尿NAG酶、尿糖及尿氧化应激产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汤可减轻肾组织氧化应激,而促进急性马兜铃酸肾病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恢复。

    作者:贾亚俊;高珊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随机匹配的健康体检人员60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2组粥样动脉硬化形成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平均内膜-中膜厚度(IMT)大于对照组,动脉斑块发生率及不稳定斑块比例高于对照组,颈动脉狭窄程度高于对照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地反映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狭窄程度,在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卫杰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阳城县3783例0个月~5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婴儿母乳喂养现状,探寻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为今后进一步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2013年3月—2015年3月阳城县县区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3783例初产妇所生单胎婴儿为调查对象,采取体检资料加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了解0个月~5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状况。结果0个月~5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1874例(49.54%),部分母乳喂养1742例(46.05%),人工喂养167例(4.41%),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胎龄、分娩方式、母婴分离、出生后初3 d用母乳代用品、母亲孕期未接受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培训。结论加强产前、产后健康教育,帮助孕产妇建立母乳喂养信心,避免早产,降低剖宫产率,勤吸吮,生后初3 d避免添加母乳代用品,鼓励母婴同室有利于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李雪平;赵明霞;崔张莉;杨向兵;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三子颗粒联合脉冲激光治疗酒糟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三子颗粒联合脉冲激光治疗酒糟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酒糟鼻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56例,对照组52例。试验组予三子颗粒联合脉冲激光照射治疗,对照组予甲硝唑片口服。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0.36%和48.0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子颗粒联合脉冲激光可显著提高酒糟鼻的治疗效果。

    作者:于东涛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2013年-2014年榆次区孕产妇接受HIV梅毒和HBV检测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孕产妇接受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与干预服务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2014年晋中市榆次区区级及驻区级7所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的产妇接受HIV、梅毒和HBV检测的相关数据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并描述其变化趋势。结果结果显示,2013年—2014年分娩的孕产妇总数为17261人,其中2013年为8722人,2014年为8539人。100%接受HIV、梅毒HBV检测。2014年的HIV、梅毒和HBV孕期检测率为71.25%,高于2013年的62.39%;2014年的HIV、梅毒和HBV的早孕检测率为11.70%,高于2013年的3.76%。结论榆次区2013年—2014年孕产妇100%进行了HIV、梅毒和HBV检测,下一步要提高孕期检测比例,重点提高早孕检测比例。

    作者:吴慧珍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腹腔镜下根治术对结肠癌的治疗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对结肠癌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76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总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5%(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时间短、并发症较低等优点。

    作者:陈伟;邱钧;李志贵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DHS和PFN-A两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DHS组和PFN-A组,每组各40例,对2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S和PFN-A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但PFN–A创伤更小,出血量更少,恢复时间更短,因此更具优势。

    作者:田利卫;荆波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室2012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长期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伴皮肤瘙痒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HD+HP)和对照组(HD),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皮肤瘙痒的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的变化情况,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β2-MG、iPTH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HD+HP组合型人工肾能够弥补单纯HD不能清除中大分子毒素的缺点,使患者体内的毒素清除更彻底,可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转云;董园园;吕丽萍;毋建华;张燕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龙岩市2010年-2014年非结防机构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龙岩市非结防机构报告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工作情况。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来追踪率、追踪到位率、总体到位率逐年上升,活动性肺结核确诊率均在30.0%以下,非结核排除率均高于70.0%。结论应加强转诊追踪工作,切实提高患者总体到位率及患者发现率。

    作者:林小燕;曾水生;陈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窝沟封闭技术在六龄齿防龋中的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窝沟封闭技术对治疗六龄齿龋坏的疗效,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选取138名小学生,均为6岁~7岁儿童,以右侧上下第一恒磨牙共计276颗牙齿进行窝沟封闭处理,为试验组;以涂抹窝沟封闭剂牙齿的对侧牙齿作为空白对照,不进行窝沟封闭治疗,为对照组。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观察窝沟封闭剂的保留情况,并分析2组牙齿的龋齿现象。结果观察3年后,涂抹了窝沟封闭剂的试验组牙齿龋坏率明显低于未采取措施的对照组牙齿,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龄儿童牙齿进行窝沟封闭技术处理,对于防止儿童龋齿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应积极普及和推广。

    作者:赵志清;史雅书 刊期: 2016年第18期

  •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护理配合总结

    目的:总结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促进产妇顺利康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产妇266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并给予相关护理配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感染,无并发症、后遗症发生,均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结论开展有效的护理配合,可以缩短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避免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手术获得成功。

    作者:梁爱花 刊期: 2016年第18期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

主管: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