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红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临床表现。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205例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70例患者DSA阴性,对照组135例患者DSA阳性,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等。结果观察组颈强发生率及脑血管痉挛率等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吸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AH)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Ⅰ级、Ⅲ级Hunt-Hess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癫痫发生率、脑积水及脑梗死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脑积水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导致SAH患者DSA阴性的第一因素,DSA阴性的SAH出血患者吸烟少,临床症状轻,并发症少,病死率低,预后良好。
作者:徐岳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总结腹腔内脏破裂的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腹腔内脏破裂39例患者的手术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无1例发生意外并发症,均痊愈出院。出院后访视均已恢复正常生活,多数患者已能参加体力劳动。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协同配合良好,病情判断准确,处理果断,及时准确的抢救可以降低腹腔内脏破裂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媛;刘宽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患者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来我院进行手术麻醉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5.6%,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8%,2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麻醉患者的护理中,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更少,能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晶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总分分别是(92.5±11.3)、(87.1±17.0)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分别是(66.4±18.7)、(73.2±1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NSS减分等于或超过50%的有36例,治疗有效率80.00%;对照组PANSS减分等于或超过50%的有31例,治疗有效率68.89%,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白丽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异丙芬联合瑞芬太尼在甲状腺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87例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患者,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n=44例)与对照组(n=43例),全部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静脉泵推注异丙酚,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2组患者手术前及术中MAP及HR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插管时、拔管时及拔管后,观察组患者的MAP及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进行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福元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高达8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4%,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郭海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植骨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椎骨折患者40例,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跨伤椎后路复位内固定治疗,试验组采取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恢复情况、伤椎前高压缩比及术后早期锻炼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结论采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椎体植骨手术治疗腰椎骨折患者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严学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采取针对性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对大同市灵丘县2988名18岁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统计2型糖尿病患病率,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大同市灵丘县居民18岁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9.74%,随着年龄增高人群患病率及糖耐量异常逐渐增高趋势显著(P<0.01);按照OR值从大到小顺序糖尿病家族史、高甘油三酯血症、年龄、腹型肥胖、高血压史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是危胁灵丘县居民的主要慢性病,在社区中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并开展适宜体育运动,合理饮食,提倡增加植物油脂摄入,将血压、血糖、血脂监测纳入居民年度体检工作中,是预防控制2型糖尿病的主要卫生干预措施。
作者:柴小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子宫全切术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强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对比2组干预后焦虑抑郁状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比术前明显下降,干预后2组之间评分出现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评分(98.0±3.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40±5.69)分(P<0.05)。结论社会心理因素对子宫全切术患者抑郁和焦虑具有较大影响,实施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家人间的沟通以及增强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实施卵巢囊肿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及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手术患者针对性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手术带来的疼痛,且帮助患者减少相关负面情绪,从而加快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俊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螺内酯联合福辛普利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例)和治疗组(n=46例),常规使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加用福辛普利和螺内酯,观察时间1年。对比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2组治疗后超声指标均得到改善,治疗组LVDd缩小、LVEF提高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螺内酯联合福辛普利能抑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重构,提高心功能。
作者:王智田;梁学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结合直肠前壁悬吊治疗老年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直肠前突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结合直肠前臂悬吊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经肛门直肠前突修补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一般指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结合直肠前壁悬吊治疗老年直肠前突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便秘症状,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瑞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癫痫发作的急救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癫痫患儿发作时的护理情况。结果经积极护理、治疗后很快缓解的,并且未因发作受到意外损伤(如唇舌咬伤、用力按压四肢导致脱臼等)54例;发作时受到意外损伤6例。结论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可终止大部分癫痫患儿发作,并避免其受到意外损伤。
作者:马卯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诊断CT模拟定位在三维适形放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肿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诊断CT模拟定位,并对患者予以放疗治疗,观察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运用诊断CT模拟定位进行放疗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治疗效果较好。结论诊断CT模拟定位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书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方法收集自2011年2月—2014年12月我县在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中乙肝“大、小三阳”孕妇253例,足月活产婴儿253例,孕妇根据经济能力和个人意愿分为2组,愿意在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干预的96例作为试验组,不愿在孕晚期注射免疫球蛋白的孕妇157例作为观察组。所有婴儿分娩出生后6周~8周后进行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免疫效果评价用HBsAg阳性率作为指标。结果试验组HBsAg阳性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HBsAg阳性孕妇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断宫内感染,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娥;张文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5年5月期间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手术护理模式,而观察组的患者则选用全程无缝隙护理的模式。对比2组的手术物品准备情况,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准备完善率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1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观察组患者的对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5.56%,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的护理服务中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为现代医学护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肖香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减少小儿手足口病住院时间及费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5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2个疗程后对患儿病情进行评价,从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住院费用3个指标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5.27±1.05)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33±2.7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平均费用为(1863.20±109.54)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7.71±154.16)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用于小儿手足口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陆萧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乳腺病和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以期为提升诊断准确率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3例乳腺病和54例乳腺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表现并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及临床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彩超对乳腺病和乳腺癌进行临床诊断时,具有不同的声像学特点。病理检测结果提示,乳腺病组103例患者,其彩超检出83例,检出率为80.6%(83/103);乳腺癌组54例患者,其彩超检出48例,检出率为88.9%(48/54);组间检出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在乳腺病及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还可以为以上两种疾病提供更多的、更可靠的临床诊断依据。
作者:冯红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10月—2015年9月,利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及中文版SF-36量表,对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同时记录股骨颈骨折患者就医情况:治疗方式、恢复情况、治疗费用、医疗支付方式等,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股骨颈骨折组SF-36量表的8个维度及心理健康综合和生理健康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年龄≥80岁、少数民族、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无配偶、月收入<1000元、独居、家庭不支持、恢复情况不良、治疗费用≥30000元、医疗支付方式自费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生命质量较一般健康人群差,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戴椿;龙丽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贲门癌合并高血压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49例贲门癌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前治疗5 d~9 d,平均6.5 d;住院22 d~33 d,平均26.5 d。围术期降压治疗均达理想水平,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可以保障治疗计划得以顺利完成,出院后仍需降压治疗。
作者:张红霞;刘宽荣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