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萧萍
目的:评价阴道分泌物常规镜检与五联检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采取我院妇科患者1276份阴道分泌物标本,每份标本分别采用常规镜检与五联检进行乳酸杆菌、白细胞、BV、念珠菌、滴虫检测,并进行结果比较。结果五联检乳酸杆菌、白细胞、BV、念珠菌、滴虫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23%,61.05%,12.77%,18.50%,11.60%;常规镜检相应各指标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3.68%,56.35%,7.60%,14.50%,8.78%;其中,二者乳酸杆菌、BV、念珠菌、滴虫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镜检与五联检均有各自的优缺点,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检出率,防止漏检。
作者:孙峰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为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采取针对性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整群随机抽样对大同市灵丘县2988名18岁以上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统计2型糖尿病患病率,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大同市灵丘县居民18岁以上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9.74%,随着年龄增高人群患病率及糖耐量异常逐渐增高趋势显著(P<0.01);按照OR值从大到小顺序糖尿病家族史、高甘油三酯血症、年龄、腹型肥胖、高血压史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是危胁灵丘县居民的主要慢性病,在社区中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并开展适宜体育运动,合理饮食,提倡增加植物油脂摄入,将血压、血糖、血脂监测纳入居民年度体检工作中,是预防控制2型糖尿病的主要卫生干预措施。
作者:柴小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光照治疗及常规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导致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因素为感染因素、围产因素及母乳性因素,其例数分别为29例、21例、6例,所占比例为51.79%,37.5%,10.71%。治疗有效率为92.86%(52/56)。结论感染因素、围生期因素及母乳性因素是导致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可降低感染率,提升治疗有效率。
作者:李春燕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子宫全切术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强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对比2组干预后焦虑抑郁状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比术前明显下降,干预后2组之间评分出现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评分(98.0±3.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40±5.69)分(P<0.05)。结论社会心理因素对子宫全切术患者抑郁和焦虑具有较大影响,实施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促进家人间的沟通以及增强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5年5月期间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手术护理模式,而观察组的患者则选用全程无缝隙护理的模式。对比2组的手术物品准备情况,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准备完善率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1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观察组患者的对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5.56%,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的护理服务中采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为现代医学护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肖香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高发季节,2012年—2014年我院收治了21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是指当部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意识障碍恢复后,经2 d~60 d的“假愈期”之后又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精神障碍[1],治疗困难,病情迁延,预后不佳。我院采用常规治疗与高压氧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姣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化疗是目前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主要治疗措施,TAC方案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是随着剂量及化疗周期的增加,会导致骨髓抑制、心脏损害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何能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减轻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获取大收益是临床医师非常关注的事情。Eiermann等报道AC→T序贯化疗方案与TAC联合化疗方案疗效相当[1]。2007年1月—2010年6月,我院乳腺科对收治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分别应用TAC×6和AC×4→T×4方案,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勇;杨雪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后常见并发症,探讨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甲状腺手术后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情况。结果3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有2例发生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甲状腺手术患者,在术后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和精心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刘玉慧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学校学生患肺结核现状,探讨学生肺结核防控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方法对学生在我院门诊、住院诊断为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病例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网络报告全省11地市1308例学生肺结核患者,其中发生3起聚集性肺结核。结论学校人群高度集中,集体宿舍、班容量大,健康教育宣传知识缺乏,学习紧张、压力大等是学校学生易患肺结核的原因;按照《学校结核病管理条例》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进行学生密切接触者筛查,是防治学校学生肺结核发病的防治对策。
作者:姚玉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原发性失眠患者采用黛力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失眠患者共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黛力新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艾司唑仑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后停药观察,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2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收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失眠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黛力新治疗较传统的艾司唑仑临床疗效更为优秀,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保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肺结核素食习惯患者实施营养风险防范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肺结核素食习惯患者共64例,2010年—2011年32例,实施常规护理;2012年—2014年32例,采取营养风险防范措施。2组患者均在出院后2,3,4,6个月进行回访追踪观察,评价症状改善情况,体重增长,结核菌痰涂片镜检阴转率,学习、生活、持家能力恢复情况等身体恢复指标。结果采取营养风险防范措施的患者身体恢复速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结核素食习惯患者及时采取营养风险防范措施可加快身体恢复速度。
作者:翟妞荣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在胆囊手术中应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胆囊手术患者96例,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对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复杂胆囊病变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可有效简化操作,彻底清除病灶,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术后尽快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新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对照组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总分分别是(92.5±11.3)、(87.1±17.0)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分别是(66.4±18.7)、(73.2±1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NSS减分等于或超过50%的有36例,治疗有效率80.00%;对照组PANSS减分等于或超过50%的有31例,治疗有效率68.89%,2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白丽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后护理的方法。方法对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护理效果进行总结。结果好转52例,死亡10例,植物状态生存2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设备要求低,对护理要求高,要全面精心细致地观察,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和引流液性状、量的变化,及时处理,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东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64例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和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并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BI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I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疗效明显,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脑损伤情况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鲜民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护士护理能力与分娩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5例。对照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则实施助产士护理,帮助产妇分娩。对2组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的产妇自然分娩的有40例,占88.9%;对照组的产妇自然分娩为28例,仅有62.2%,干预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产妇在分娩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全面护理在产妇的分娩过程中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促进产妇自然分娩,提高分娩质量,值得临床参考与借鉴。
作者:王春梅;王淑蓉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补肾中药对老年糖尿病脾肾两虚证的效果。方法将67例老年糖尿病脾肾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降糖西药(格列喹酮片),治疗组在降糖西药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补肾中药(降糖汤剂)。结果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较对照组血β2微球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下降明显(P<0.05)。结论健脾益气补肾中药对防止和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脾肾两虚证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刘刚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高达8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4%,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郭海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诊断CT模拟定位在三维适形放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肿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诊断CT模拟定位,并对患者予以放疗治疗,观察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运用诊断CT模拟定位进行放疗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8%,治疗效果较好。结论诊断CT模拟定位具有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书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乳腺病和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以期为提升诊断准确率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3例乳腺病和54例乳腺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表现并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两者的不同之处及临床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彩超对乳腺病和乳腺癌进行临床诊断时,具有不同的声像学特点。病理检测结果提示,乳腺病组103例患者,其彩超检出83例,检出率为80.6%(83/103);乳腺癌组54例患者,其彩超检出48例,检出率为88.9%(48/54);组间检出率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在乳腺病及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既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还可以为以上两种疾病提供更多的、更可靠的临床诊断依据。
作者:冯红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