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滋谦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在胃镜下胃息肉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对62例胃镜下胃息肉切除术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术中密切护理配合、术后康复指导等护理措施,观察胃手术治疗效果。结果62例患者的96个息肉均一次性成功摘除,治愈率达到100%。结论围术期护理能够解除患者顾虑、提高患者主动配合、加快创面愈合,是胃镜下胃内息肉切除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史淑英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Pilon 骨折患者采用前外侧有限切开结合内侧微创锁定板接骨术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纳入98例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胫骨Pilon 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49例患者采用踝关节面有限切开复位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9例患者采用前外侧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内侧微创锁定板接骨术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6%,85.71%,观察组明显较高( P<0.05)。2组患者并发症包括骨髓炎、畸形愈合、软组织感染等,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8%,18.37%,观察组明显较低( P<0.05)。结论胫骨Pilon 骨折患者行前外侧有限切开结合内侧微创锁定板接骨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熊锦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10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大剂量米非司酮(25 mg/次)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12.5 mg/次)治疗,每日1次。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治疗前后促卵泡生成素( PSH)、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 E2)、孕酮( P)变化情况、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及闭经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子宫大小及子宫肌瘤体积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明显缩小,且观察组患者缩小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P SH 、L H 、E 2、P 水平差异不显著,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后2组患者闭经及血红蛋白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较大剂量效果更好,在明显减少肌瘤体积的同时改善体内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素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开展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的总知晓率为71.25﹪,其中对艾滋病经性、血液、母婴三大途径传播回答正确的知晓率分别为92.00﹪,90.25﹪和84.00﹪;对其余知识知晓率为44.75%~89.5%。结论新罗区部分社区人群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均在80%以上,但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总体知晓率还较低,提示在这一社区人群中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干预力度很有必要。
作者:李土荣;袁丹茅;闫建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脂水平和超敏 C 反应蛋白( h sC R P)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前瞻性开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8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41例)采用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43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在治疗前以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患者血脂及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常规治疗对血脂和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阿托伐他汀不但能降低血脂水平,还显著降低C 反应蛋白水平。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脂水平,并具有抗炎作用,对于抑制心肌缺血的进展具有良好作用。
作者:郭军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活血祛痛汤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80例。观察组给予活血袪痛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相较对照组的86.25%有明显上升(P<0.01);2组治疗后VAS评分、JO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活血袪痛汤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俊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5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13例(采取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1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异舒吉和依拉普利治疗)。结果观察组病情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取常规内科治疗加之异舒吉和依拉普利用于治疗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改善了患者病情状况及生存质量。
作者:程玉臻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调查分析朔州市右玉县孕妇营养KAP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孕妇营养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朔州市右玉县326名孕妇进行现况调查。所有资料统一编码,用Epidata3.1录入问卷,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地区孕妇营养知识得分(K分)平均为(45.34±12.68)分,态度得分(A 分)平均为(80.16±12.43)分,行为得分(P 分)平均为(69.24±12.4)分。三者的及格率分别为:24.23%,97.85%,89.26%。孕妇获得营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刊杂志(38.30%),父母亲朋(24.68%),和网络(14.89%)。结论朔州市右玉县地区孕妇营养知识(K)、态度(A)、行为(P)之间呈正相关,孕妇文化程度、配偶文化程度和人均年收入为孕妇营养KAP水平的影响因素。
作者:边俊枝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分析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替硝锉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活动性指数、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疾病活动性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硝唑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炎症性肠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阎冬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肺结核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6例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科治疗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甲乙2组,每组43例。给予乙组患者常规护理,甲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心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甲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明显低于乙组( P<0.05)。甲组患者护理总体满意率明显高于乙组( P<0.05)。结论给予肺结核患者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柳青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多种因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种全身代谢减低及脏器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可表现为水肿、疲劳、纳差而体重增加,腹胀、便秘、皮肤苍白,或者皮肤发黄尤其是手掌和足心,心率减慢,甚者心悸、气短、呼吸困难,也可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毛发稀少、月经不调,典型病例诊断不难,而以单一症状或某一系统为突出表现时却易误诊。我院自2011年7月—2016年3月共收治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53例,其中误诊48例,误诊率达31%。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滋谦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临床麻醉和镇痛治疗中罗哌卡因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且适合硬膜外镇痛的患者共80例,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0.75%的罗哌卡因麻醉和镇痛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1.0%罗哌卡因麻醉和镇痛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结果2组在手术当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组间差异不大( P>0.05)。观察组手术进行后1 d、7 d疼痛视觉模拟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且适合硬膜外镇痛的患者,采用1.0%罗哌卡因可获得非常理想的麻醉、镇痛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姜钦勇 刊期: 2016年第33期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国民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同时护患关系日趋紧张,严重冲击着医疗服务市场[1]。护患关系是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沟通、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彼此心理上的联系,良好的护患关系必须构建于有效沟通之上。护患关系的不良状态会直接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并与医疗纠纷的发生密切相关。据研究表明,医患纠纷大约有1/5与医疗技术有关,而由于医患、护患沟通不畅导致的却占了4/5。导致护患沟通不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护理人员对沟通的认知、组织层面的重视程度、沟通技巧的缺乏等多种因素。
作者:铁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12月在我所行宫颈癌筛查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220例患者,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PV-DNA)检测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①220例ASCUS的病理结果为慢性炎症125例(56.82%),低度病变(LSIL)68例(30.91%),高度病变(HSIL)26例(11.82%),阴道癌1例(0.5%)。②高危型HPV阳性128例,其中56例慢性炎症,50例LSIL,22例HSIL及以上;高危型HPV阴性92例,其中69例慢性炎症,18例LSIL,5例HSIL。高危型HPV阳性患者的活检阳性率显著高于HPV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细胞学结果为ASCUS的患者,其组织病理从炎症到癌症均有可能,应引起重视。高危型HPV检测在ASCUS患者分层处理中有重要价值,对ASCUS患者进行高危型HPV检测能有效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HPV感染阴性患者仍需密切随访。
作者:余育琴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的临床意义。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8例乳腺癌患者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4例。参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行术后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通过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Q LSBC)评定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康复指导效果显著,不仅能够促进患者疾病较快恢复,改善预后效果,同时还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罗青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中联合应用氨茶碱与呼吸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6年3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80例COPD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单用氨茶碱的4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加行呼吸功能训练的4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肺功能指标和运动耐量上均要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氨茶碱与呼吸功能训练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胡亮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480例住院患者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处方,对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抽取的480张处方中二联410例,三联69例,四联1例。结论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基本合理,但也有不合理之处,需进一步提高。
作者:章壮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对心理护理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心理护理,后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癌痛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其疼痛症状,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刘丽娜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失眠的效果。方法45例患者采取腹针标准取穴治疗,以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 P SQ I)调查,对其治疗前后各项积分数值对比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失眠症状改善明显。结论腹针治疗失眠效果明显,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注重辨证施针。
作者:宗金红 刊期: 2016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改道切开、开窗保留皮桥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院8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行改道切开、开窗保留皮桥术,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术后随访观察5年,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肛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和7.5%,对照组分别为80%和2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1年、3年及5年W ex n er肛门失禁评分分别为(3.12±0.84)分、(2.39±0.52)分及(1.50±0.3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改道切开、开窗保留皮桥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肛门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刘永平 刊期: 2016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