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继红
目的:对产科危重症抢救与麻醉的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我院产科于2012年4月—2014年3月对收治的产科危重症患者176例展开抢救,所有患者均经“绿色通道”迅速送至手术室,积极给予抢救并合理选择麻醉方法,对患者的抢救效果与之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治产科危重症患者病死率(11.4%)显著低于2010年4月—2012年3月收治产科危重症患者病死率(39.4%)。结论产科危重症患者的及时抢救与有效麻醉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尤其是产科麻醉属于麻醉学领域中的高危专业,麻醉医师应高度重视,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选择佳麻醉方法,从而为母婴安全提供大限度的保证。
作者:任素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总结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一般护理、中毒反跳的监测、加强恢复期的护理、防止反跳后猝死、阿托品的应用及防治脑水肿等。结果3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结论有序高效的抢救治疗和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后成功抢救的基础。
作者:段享梅;陈芳;项波;孔繁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四联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方法2011年3月—2013年10月我院诊断为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9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即三联药物疗法,而观察组则使用四联药物疗法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疗程为10 d,之后2组接受相同的抗溃疡治疗。对比2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以及溃疡治愈率,随访6个月,对比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达86.7%,胃溃疡的治愈率达60%,复发率15.6%;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3.3%,胃溃疡的治愈率44.4%,复发率33.3%。结论四联药物治疗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胃溃疡具有显著疗效,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上相对三联药物疗法具有较大优势。
作者:冀俊英;梁学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手段。输液时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或输液管连接不紧密,管内空气进入静脉,则有可能造成肺动脉栓塞,导致体内严重缺氧,甚至死亡。
作者:任建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5例,分别给予2组患者快速康复护理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参考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与参考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老年无张力疝修补术中使用快速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预防并发症,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春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产科手术所致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以及相应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剖宫产手术所致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经过积极有效治疗后,72例患者Ⅰ期愈合,余均Ⅱ期愈合,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过度肥胖、手术过程中频繁使用电刀以及操作不当等均会造成术后切口的脂肪液化,而在早期予以此类患者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可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利用MRI扫描诊断Ⅰ型小脑扁桃体疝及其并发症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颈椎MRI扫描的小脑扁桃体疝患者8例。结果8例患者均为Ⅰ型小脑扁桃体疝合并脊髓空洞症,MRI平扫均可见小脑扁桃体下端变尖并经枕大孔疝入上部颈椎椎管内,颈椎中下部脊髓中央可见管状长T1、长T2信号。结论小脑扁桃体经枕大孔向下疝入颈椎椎管内超过5 mm并多合并脊髓空洞症,即可诊断本病,而MRI扫描一种有效而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6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著好转16例,好转31例,进步9例,12例未愈出院。住院时间5 d~33 d,平均25.5 d,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取及时的治疗,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适时进行康复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常仙云;刘宽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变知识为技能的过程,是护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检验护生将所学的纵向理论知识横向贯穿于实践能力的过程,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提高护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缩短教学与临床之间的距离,在护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1],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目标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和主线实施教学的方法,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为主线的教学方法[2]。为适应医院护理实习生逐年增加和带教老师严重不足的形势,满足临床护理教学和培养合格的护理人员的需求,我院护理管理人员积极探索操作性强且效果明显的临床护理带教方法,通过对2013年9月—2014年4月在普外科一病区实习的146名护生采取目标教学法进行临床护理教学,对改变传统的护理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将我们在普外科护理实习生中运用目标教学的方法和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爱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T在矽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例矽肺患者分别进行相应的检查,主要进行CT和X线检查。对比检查结果,分析矽肺合并症的检出率。结果CT 检查的患者中确诊为矽肺患者的有85例,检出率为42.5%,明显高于X线检查。 CT检查出合并症患者为45例,检出率为22.5%,明显高于X线检查。结论两种检测结果显示, CT检查能够直观地显示出矽肺中的肺气肿和纤维化以及其他的病变,比X线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在矽肺的诊断中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作者:武保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在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诊断的68例晚期卵巢癌Ⅲc,Ⅳ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2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化疗方案,治疗组化疗前2 d开始加用康艾注射液。观察2组的近期疗效、化疗后生活质量评价、血液学毒性反应。结果2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学毒性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晚期卵巢癌化疗患者辅助使用康艾注射液,有提高生活质量,减轻骨髓抑制等作用。
作者:范小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后引起患者顽固性恶心呕吐的原因,并分析相关处置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14年8月16日在我院行长期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术后出现顽固性恶心、呕吐1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长期中心静脉导管术后引起患者顽固性恶心、呕吐,调整导管尖端位置恶心、呕吐症状消失。结论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低于右侧第四肋间隙可能会引起患者顽固性恶心、呕吐,术前应根据患者身高、体型选择不同长度的长期中心静脉导管,术中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时导管应保持水平状态测量长度,减少不同胸型引起的影响,术后常规胸片检查可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轻并发症。
作者:董德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平均划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以及治疗后IPSS评分、QOL评分、大尿流量以及剩余尿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卫公;吴睿歆;王昶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的差异。方法我院随机抽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住院的192例患者,对其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尿液分析仪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尿分析仪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差异,临床上同时运用两种方法对尿液进行检查能够有效地避免误诊、漏诊现象出现。结论在尿液常规检查逐渐走向规范化、自动化的当下,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仍是比较准确的检查方法。但是单独应用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或者尿液分析仪均容易引起误诊或者漏诊,将两种方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能够提升检验的准确度。
作者:刘汇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ACI)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52例经CT或MRI证实的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情绪状态,并与对照组比较;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根据脑梗死灶的数量和发病部位对ACI组患者情绪状态进行研究。结果 ACI患者的抑郁症发病率为33%,皮质前梗死、皮质下梗死及多灶性梗死者更易导致抑郁的发生。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易出现抑郁状态,其发生率的高低与梗死部位和数量有密切关系。
作者:田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笔者作为一名临床药师,在参与内科临床查房的过程中,遇见2例因使用院外中药处方导致中毒而急诊抢救的案例,分析其所使用的处方,究竟是乌头过量导致,还是细辛过量,亦或是两者共同原因所致,临床医师各执己见,莫衷一是。本文对其中毒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希望可以为临床提供一些借鉴。
作者:吴金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2011年7月—2014年7月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8例,给予相关的护理配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实施有效的护理配合,可以提高医疗质量,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
作者:温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浅析超声引导下对弥散性肾病穿刺活检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在超声引导下采用侧槽切割式自动活检枪,对53例弥散性肾病患者进行肾组织穿刺活检。结果53例患者均成功取材,成功率为100%。其中1针成功41例,2针成功11例,3针成功1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组织活检具有安全、准确、取材满意、并发症少且痛苦轻等特点,对指导弥散性肾病的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淑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7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主要以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瘤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症为主,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甲状腺疾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医生在采用手术治疗方案时,要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科学的治疗手段,还要结合患者的病变部位、病变性质、病灶大小以及出现的淋巴结转移状况决定。
作者:成海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蓝光照射后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胆红素及免疫系统功能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明显降低(P<0.05),而CD8+、CD4+、CD3+、CD35+和NK细胞的百分比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可有效减少胆红素对患儿机体的损伤作用,提高患儿的免疫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爱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