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保来
过敏性紫癜被称为许兰-亨诺综合征,临床症状主要为皮肤紫癜、腹痛、关节肿胀与疼痛、胃肠道出血,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尿血、便血[1],个别患者还会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一般在春、秋季发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若治疗不及时,病情迁延将累及于肾,导致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目前,临床上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但尚未形成统一疗法。因此,有必要对该病的相关病因病机作深入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作者:杨志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临床多种西药联合使用的不良反应,以促进和规范西药的联合使用。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开据的药方进行随机抽取,并回顾性分析其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经研究,参与研究的西药联合的处方中,存在用药不合理的情况,患者对西药联合的不良反应主要与联合用药时的用法用量、药物拮抗、用药重复等情况有关。结论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时,要注意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多种因素,在联合使用前了解药物的药理性质及相互作用机制,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张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手足口病病毒感染情况,为临床医师治疗手足口病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我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6例,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RT-PCR)检测患儿咽拭子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结果 EV、EV71、CA16阳性率为分别为44.2%,20.9%,3.5%;男女患儿EV、EV71、CA16阳性率分别为44.4%和43.9%,17.8%和24.4%,2.2%和4.9%;<1岁手足口病患儿,EV、EV71、CA16阳性率分别为46.2%,7.7%,0%;1岁~2岁患儿,EV、EV71、CA16阳性率分别为37.2%,20.9%,2.3%;≥2岁患儿,EV、EV71、CA16阳性率分别为53.3%,26.7%,6.7%。结论运城市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型为主,女患儿EV71感染阳性率高于男患儿,≥2岁患儿病毒检出阳性率高。
作者:昝海波;常艳军;马永进;贾红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的护理服务需求,比较护理服务改进前后护理满意度。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122例(改进前),及2013年10月—2014年9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人员122例(改进后)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体检者进行调查,比较2组人员改进前后护理满意度。结果改进后体检者在技术水平、言行礼仪、体检环境、指导服务、隐私安全、流程便捷方面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护理服务后,体检人群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燕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患者6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给予健脾益肾法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慢性肾炎脾肾气虚型临床效果较好,推荐使用健脾益肾法。
作者:臧兴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6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非体外循环(NCBP)下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NCBP下实施手术,术后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心肌供血与术前相比都有非常明显的改善,其中38例患者未出现缺氧以及心肌出血的问题。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在非体外循环下治疗冠心病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若能严格掌握适应证,从总体上看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
作者:王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总结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一般护理、中毒反跳的监测、加强恢复期的护理、防止反跳后猝死、阿托品的应用及防治脑水肿等。结果3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结论有序高效的抢救治疗和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后成功抢救的基础。
作者:段享梅;陈芳;项波;孔繁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手段。输液时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或输液管连接不紧密,管内空气进入静脉,则有可能造成肺动脉栓塞,导致体内严重缺氧,甚至死亡。
作者:任建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52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患者手术第5天后脑部血肿清除率达到85%以上者为44例(84.62%),术后第4周临床疗效评估显示总有效率为88.46%。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简化手术操作步骤、快速清除出血病灶,大限度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在微创手术后患者可快速恢复,因此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马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对比观察2组术中和术后情况,并对患者随访1年,对比观察2组术后受孕率和输卵管完全通畅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发现,观察组术后1年输卵管完全通畅率为77.78%,受孕率为80.9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可以显著提高输卵管完全通畅率和受孕率。
作者:李春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提高放射诊断人员对甲下外生骨疣的诊断水平。方法11例甲下外生骨疣患者均行数字X线(DR)摄片检查,分析甲下外生骨疣的X线表现。结果甲下骨疣是发生于手指、足趾末节骨的单发良性骨肿瘤,具有骨软骨瘤的一般特征,肿瘤起自趾(指)末端的骨性突起,多位于背侧,骨突呈丘状或蘑菇状,以宽基底或窄蒂附于母骨,瘤体外围为薄层皮质骨,内为松质骨。如有感染,可有骨破坏、死骨和软组织肿胀等骨髓炎表现。结论趾指骨是甲下骨疣的好发部位,具有骨软骨瘤的一般表现。
作者:杨卫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利用MRI扫描诊断Ⅰ型小脑扁桃体疝及其并发症的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颈椎MRI扫描的小脑扁桃体疝患者8例。结果8例患者均为Ⅰ型小脑扁桃体疝合并脊髓空洞症,MRI平扫均可见小脑扁桃体下端变尖并经枕大孔疝入上部颈椎椎管内,颈椎中下部脊髓中央可见管状长T1、长T2信号。结论小脑扁桃体经枕大孔向下疝入颈椎椎管内超过5 mm并多合并脊髓空洞症,即可诊断本病,而MRI扫描一种有效而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的50例异位妊娠患者,通过分析总结其声像图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征,从而提高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水平。结果本组50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中,经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的有47例,超声诊断正确率94%。对超声图像研究发现彩色多普勒显像中有较强的血流信号,能很好地呈现患者子宫内或卵巢的具体情况。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准确性较高,可作为首选的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王敏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2011年7月—2014年7月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8例,给予相关的护理配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实施有效的护理配合,可以提高医疗质量,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
作者:温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住院诊断为甲状腺肿瘤并全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3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0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对术前和术后超声与CT结果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超声与CT的特异性分别是69.1%,46.8%;敏感性分别是81.0%,70.8%;超声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46.7%,53.3%;CT的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36.7%,63.3%。经统计,超声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均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甲状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明显优于CT。
作者:王巧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2例垂体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试验组患者给予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出血量、肿瘤体积减少程度、内分泌激素下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肿瘤体积减少程度和异常内分泌下降更高,鼻腔出血、脑脊液漏、尿崩症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对垂体瘤患者采用内镜辅助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瘤体体积,异常激素水平明显下降,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璞;李明升;王增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疾病,可反复发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压力的增加,发病率越来越高。轻度患者能忍受,不影响正常工作;重者发作频繁,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临床应用药物治疗虽然有一定疗效,但易复发,副作用大。我院于2012年2月—2013年2月采用针刺配合梅花针放血、电针、拔罐治疗偏头痛100例,获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仇慧艳;张彩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也是医院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医疗技术及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现存药品的种类日益繁多,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医院药品保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找出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订相应的防范对策,从而保证药品质量,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师秀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总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68例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围术期并发症和医院感染发生。5,10年总生存率为33.82%和30%。其中因复发转移死亡52例,占96.29%。结论围术期的精心护理,恰当的心理疏导,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细致入微的生活关怀,能使直肠癌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计划。
作者:王小丽;刘宽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析系统护理对乳腺癌患情绪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化疗的乳腺癌患者22例,均施行系统护理,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以及欧洲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结果患者经治疗后偏执、恐怖、敌对、焦虑、抑郁、强迫以及躯体化等各项评分均明显下降,SCL-90由治疗前的(1.8±0.3)分下降到(1.5±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患者的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整体生活质量评分由治疗前的(64.3±10.5)分上升到(80.6±14.0)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系统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情绪,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平;陈艳;易珑 刊期: 2015年第08期